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绥江县人武部根据工作性质和担负任务的特点,大力加强干部、职工的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一是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刑法》、《国防法》、《危害国防利益罪》、《兵役法》、《军人违反职责罪》等法律法规,熟知和掌握法律条文。  相似文献   

2.
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是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类型之一。这种犯罪直接侵犯了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必须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一、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犯罪的认定 军人危害国防安全方面的犯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侵害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一)这种犯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国防安全利益。所谓国防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完善国家秘密保护法律制度,现行《刑法》规定了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在司法实践中,需严格把握本罪的构成要件,并以此为基础,准确区分此罪与彼罪,正确施以刑罚。  相似文献   

4.
军事刑法是普通刑法的特别法,因而,刑法的一般原则对军事刑法具有当然的指导意义,但是这些原则在军事刑法中会有特殊的体现。军事刑法保护的是国防利益、国家军事利益。但是,为了保护国防利益、国家军事利益而不当的牺牲个人权利是罪刑法定原则不允许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要求,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是,由于军人具有特殊的身分,刑法对军人和非军人加以区别对待。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战时缓刑是刑罚个别化原则在军事刑法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1997年3月14日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所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特点之一是新罪名的大量增加。新增加的罪名中绝大多数是针对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新出现的犯罪问题,这体现在刑法分则的每个部分,在军人违反职责罪中也有所体现。最典型的是刑法第442条规定:“违反规定,擅自出卖、转让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军人违反职责罪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公布之后,对于现役军人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军用物资的该定何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定贪污罪,因为现役军人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军用物资属监守白盗,符合贪污罪的特征;另一种意见认为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应该首先适用《条例》,定盗窃军用物资罪。198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法院在《印发(关于审理军入违犯职责罪案件中的几个问題的处理意见)的通知》中指出。“军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盗窃自己经手管理的军用物资的,符合贪污罪的基本特征,依照《刑法》第155条和全国  相似文献   

7.
多行不义必自毙。贪图金钱,王、黄绑架儿童、盗割国防通信线,危害了他人,危害了社会,危害了国防,罪不可恕,当受法律严惩! 由这起案中案想到一起起破坏军事设施的案件,尤其是军队通讯电线、电缆被盗严  相似文献   

8.
接送不合格兵员罪是1997年刑法修定所增设的新罪名之一。本文运用刑法理论,结合司法实践,对该罪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分析了该罪的立法背景、概念及法律特征,并对在司法实践中认定该罪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二条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没收财产。”这是《刑法》新增设的持有、使用假币罪。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我国《广告法》和刑法理论,探讨了虚假广告罪的罪名、主要特征及其刑事责任问题.界定了虚假广告罪的概念,认为本罪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主体具有特殊性和多元性;二是由于主体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决定了这种犯罪行为方式方法的多样性;三是由于这种犯罪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则决定了触犯刑事法律条文的竞合性和对这种犯罪行为处罚应坚持行政、民事、刑事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性.对本罪的刑事责任问题,作者认为:对违反《广告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构成犯罪的,在现行刑法没有增设虚假广告罪以前.应以诈骗罪定界处刑;对违反《广告法》第三十六条、第四十四条构成犯罪的,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以诈骗罪,伪造、变造公文、证件罪,投机倒把罪定罪处刑;对发布虚假广告销售假药的案件,应按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贩卖假药罪论处,不能实行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1.
危害战斗力方面的犯罪,作为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一种类型,直接危害我军的战斗力,侵犯了国家的国防利益,是军事刑罚的重点对象之一。正确认识和把握这类犯罪的特点及刑事处罚的法律界限,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刑事法律武器,同这种犯罪行为作斗争。 一、军人危害战斗力方面犯罪的认定 军人危害战斗力方面的犯罪,是指军人违反职责,损害了军队的战斗力,依法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从犯罪构成看,它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2.
医疗活动的高风险性,要求医院管理者认真学习和领会新《刑法》关于医疗事故罪的法律规定,正确处理医疗事故和调解医患纠纷,不断增强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目前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常见于报端的状况表明,人们的法律意识较前有了明显提高。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正确区分医疗事故罪与非罪,合理解决医患纠纷,对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防患于未然,已成为各级医院管理者共同的愿望。一、医疗责任事故就是犯罪。修订后的新刑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将罪名细化,增加了大量的新罪名。玩忽职守罪被称为"口袋罪",即各种特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新刑法第十章的规定,军人违反职责罪中妨害作战秩序方面的犯罪,直接侵害军队的作战秩序,危害国家的军事利益,是军事刑罚的重点。 一、军人妨害作战秩序方面犯罪的认定 妨害作战秩序方面的犯罪,是指在战争情况下或者部队接受作战任务进行动员后,军人违反职责,妨害军队的作战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从犯罪构成看,妨害作战秩序方面的犯罪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一)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并且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即国家军事利益。所谓国家军事利益,是指国家在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队物质保障、军事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利益,它涉及军事装备、国防建设、作战行动、军事部署、军事科研、军事生产和军事管理等具体方面。国家军事利益这一客体是相对于军职罪这一类犯罪而言的,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中央军事委员主席江泽民日前签署命令,批准公布我国民用运力国防动员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 记者:请您谈一谈制定《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的必要性。 负责人:制定《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国家国防安全利益的需要。从法律上规范民用运力国防动员活动,对平时做好民用运力国防动员的各项准备,加强国防建设,赢得未来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民用运力国防动员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变化,需通过立法明确责任、义务和权利,使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利益相统一。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条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国防斗争,是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斗争,它存在于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之中。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国防斗争需从维护国家发展这一核心出发,把效益作为一条重要的斗争原则,瞄准战略利益目标,采取灵活的策略与恰当的手段,力求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一、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高准则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高准则,维护国家利益是国防斗争的最终目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孙子兵法》之《九地篇》)这是古代军事家孙子对国家利益与国防斗争关系做出的精辟论述。邓小平在1989年会见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相似文献   

17.
国防战略本属于军事领域的研究范畴,但从经济视角来看,就会发现美国的国防战略不仅仅只是美国国防与军事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指向。文章从2008版美国《国防战略》中提出的关于加强盟友伙伴的合作、对中国实行"引导"+"防范"战略以及对伊拉克战争重新评估等观点出发,对比分析其与2005版《国防战略》的不同,比较分析这些变化背后的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8.
《国防》1999,(2)
让国防法律法规显尊严 《河北省民兵预备役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和施行,在群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广大群众说,过去只知道刑法对罪犯是无情的,现在才知道,国防法  相似文献   

19.
对《刑法修正案(五)》第三条增设的过失军事犯罪的具体罪名,刑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存在分歧。通过对用词的分析,根据罪名的确定原则,认为最佳选择的罪名是"过失损坏武器装备、军事设施、军事通信罪"。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国防》2011,(4):8-11
2011年3月31日,中国政府正式发表了《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这是从1998年以来,我国第七次发表国防白皮书。与之前的六部国防白皮书相比,《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部国防白皮书,本刊记者专题采访了参与历次国防白皮书撰写工作的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陈舟研究员,请他就新国防白皮书的基本内容及其主要创新点进行了重点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