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民兵服务台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 民兵在参加生产劳动和军事训练之后,洗个热水澡,可消除疲劳,似乎大家都认为这是合理的事。 但有关专家提醒说:千万不可在运动以后马上洗热水澡。因为运动的时候,由于肌肉要收缩,流向肌肉和心脏本身的血液增加,以适应运动所需。运动后较快的心率和血液流速,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立即洗热水澡,会使血液往肌肉和皮肤的流量继续大量增加,结果可能使剩余的血液不足以供应身体其它器官的需要,尤其是心脏和脑部,导致心脏病突发或脑缺氧。  相似文献   

2.
去年11月一天午休时间,湖北省十堰军分区一名领导到机关抽查战士在位情况,发现一名战士不在位,值班干部报告:这名战士洗澡后感冒到卫生所输液去了。洗澡怎么会感冒?不是早就装了电热水器吗?仔细一了解,原来由于训练后洗澡的人比较多,电热水器的水不够用,有的甚至洗到一半热水没了只好用冷水接着洗,这名战士就是一热一冷着凉的。  相似文献   

3.
山沟里的训练场上,风大、沙大,连太阳都是脏兮兮的,半天训练下来,洗一把脸,一盆水都会变颜色。新兵连的苦和累算不了什么,最令我们头疼的是洗澡的问题。于是,痛痛快快地洗一个澡,成了当时我们最奢侈的愿望。团部这个地方缺水,井水好像快抽干了,里面夹杂着泥沙,稍微一沉淀,脸盆底下就会有一层泥。但团里还是每个星期给  相似文献   

4.
“不”字简单,谁不会说?但有的人在该说“不”时往往没有说,有的人在不该说“不”时却轻率地说了,这大概有三种情形。 一是不敢说“不”。在同事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同仁,会招致挨骂;在老板面前说“不”,可能被认为不是好员工,会遭受“炒尤鱼”;在老师面前说“不”,可能不是好学生,会受到批评。难怪那么多人不敢轻言“不”字,凡事唯唯诺诺,察颜观色,见风使舵,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即使面对假、丑、恶现象,也熟视无睹。  相似文献   

5.
所谓“三洗”,即洗脸、洗澡、洗脚。冬季气温低、湿度小,正确掌握“三洗”的方法,能增强抗寒能力,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勉疫力,保证身体健康。洗脸。洗脸得法尤为重要。根据皮肤正常的生理需要,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需用热水洗脸,且应少用或不用香皂,因为频繁地用热水、香皂,会去脂、去酸,使皮肤的抗寒能力降低,并且还会损伤上皮细胞,导致皮肤脱水、无光泽,容易衰老。冷水洗脸后双掌来回在脸部按摩,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增强勉疫力,而且皮肤上保持一定的酸性物质还可以抑菌、杀菌,保持皮肤的光泽、湿润,有益于  相似文献   

6.
邢庆海是农二师29团1连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45岁。20年多来,邢庆海默默地照料着患有精神疾病的孤寡老人杨青堂,从不曾间断过。一有闲暇,邢庆海就会去杨青堂家里,给老人洗头洗澡。看到杨青堂的衣服脏了,就及时换洗。有好吃的也一定会给杨青堂捎带一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躺平”“佛系”“丧文化”等热词频出,一些人使用这些词也许出于戏谑调侃,但的确反映出一些青年的消极颓废心态,军营中某些青年官兵也在其中。正如自然界有疫情,青年官兵的思想中也存在病毒感染,典型表现有“仗打不起来,轮不到我”的和平病,“迷信武力代差,胜战信心不足”的恐强病,“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躺平病,“人人为我,我即世界”的自私病,“娱乐至死,金钱至上”的享乐病,等等。  相似文献   

8.
个性量表     
《解放军生活》2013,(10):77
洗澡也可以看出人的个性。你喜欢在什么时间洗澡呢?A、饭后洗澡B、饭前洗澡C、习惯看完电视后才洗澡D、习惯在上床睡觉前才洗E、喜欢早上起床之后才洗F、习惯跟家人或战友排顺序洗澡解读:选A说明你属于慢条斯理型。喜欢趁着洗澡沉淀思绪,并悠然自在地享受洗澡的乐趣。这类人不会情绪化,对事物的好恶不轻易表现。  相似文献   

9.
说比     
“人比人,气死人。”这是一句安慰人不要盲目与人攀比的老话。比,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充分反映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心境的差异。问题在于与谁比、比什么、怎样比? 有的人一味与别人比实惠、比待遇、比享受、比索取、比名利、比级别、比地位。这样比只会越比越生气,越比越泄气,甚至会丧失最起码的人生准则。胡长清刚到江西工作时,与一些商  相似文献   

10.
退伍不褪色     
他与“铁道游击队”的大队长同名,今年刚25岁。他就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两次荣立二等功的刘洪.1985年,刘洪退伍到攀钢密地机修厂后,人们称赞他在战场上是英雄,在生产建设中是尖兵。刘洪退伍到地方后,他本可挑选一个既轻松,又能多挣钱的工作单位。但是,他坚决服从组织需要,毅然决定到劳动强度大,并且  相似文献   

11.
进入冬季,北方不少农家又要生起炉子抵御风寒。有经验的生炉人都知道“人勤火不旺”的道理:炉火生着以后,只要加上适量的煤块,保持好通风,不要再去管它,炉火就会越烧越旺;如果一会儿开风门,一会儿捅炉底,一会揭炉盖,过勤地捣弄炉子,反而会把炉火搞得半死不活,甚至熄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炉火燃烧有其自身的规律,破坏了这一规律,哪怕你再勤快,炉火也烧不旺,达不到取暖的目的。生炉子是这样,抓部队基层建设也是如此。一个个基层单位就好比是一座座熊熊燃烧的炉子,领导机关就是让炉子烧旺的专职“司炉”。有的领导机关在“烧炉”时,注意把握“…  相似文献   

12.
《兵团建设》2012,(5):48
[案例]温家宝总理下基层调研,时常会冲破下面官员设计好的"路线图",临时改变路线,突然袭击式地直奔田间地头、灶台炕头了解情况。当年轰动全国的替农妇讨薪事件,就是温家宝总理要求"临时停车"的结果。之所以会这样,源于温家宝总理想听真话、得实情。俞正声刚当上海市委书记时,一上任就开始了密集调研。他不坐专车,不用警车开道,  相似文献   

13.
在贵州贞丰县,一提到张明全这名宇,可以说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这位40岁刚出头的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曾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立过战功,2000年6月组织上调任他到贞丰县担任领导职务。  相似文献   

14.
不悔     
李炜 《华北民兵》2010,(7):60-60
布谷声声,麦浪翻滚。爹揉搓了一捧麦粒,撂进嘴里嚼了嚼,说:"熟了,明儿个割。"吃罢晚饭,爹娘在院子里磨镰,月光下,嚓嚓的磨镰声在静寂的夜里分外响亮。天刚蒙蒙亮,爹娘、弟弟和我便拉着架子车,扛着叉子,拿着镰刀、  相似文献   

15.
有的基层领导在对部队工作讲评时这样开场:“这次任务,总体上说完成得不错。好的方面我就不讲了,主要讲存在问题……”讲评会变成“批评会”,让战士们本来高涨的情绪,一下子低落到极点。  相似文献   

16.
常听人说起一个似是而非的歪理,叫"被动腐败"。持此论者认为,那些落马的党员干部本身并不想贪腐,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家都收礼送礼,到你这儿说"不",显得不近人情、自命清高,不仅不利于开展工作,还会影响自己发展。此种"被动腐败"说,实在荒唐可笑。违规违纪乃至贪污腐化,不在于别人,全在于自己。拒绝犯错误,就要不给别人送礼的念头。《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  相似文献   

17.
洗澡     
洗澡在我们的生活常态中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类别,但在部队却不普通。这里固然事事都按章程来,一日生活坐立行都有条条框框管着你,但你细细的咂摸吧,每一个细长悠远的日子,都能品出不同的味道,而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生活常态,却有着它特殊的讲究。洗澡本是件惬意的事,但对于新兵而言,它就绝不仅仅是为了洗澡而洗澡那么简单了。百炼成钢,好铁来到了熔炉,任何一个生活细节都是锤炼。洗澡能培养新兵们的时间观念。新兵连里洗澡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你够快,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脱衣、润湿、洗头、打香皂、冲洗几个必  相似文献   

18.
沫沫 《政工学刊》2013,(9):78-78
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有人会写细节,这个非常可怕,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的时代正从人们生活中删除细节。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说话也是一样,有些人,说话只有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些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却一直记得。  相似文献   

19.
“零食”“美丽”的抉择不提这两个词似乎对不起“女生”这个话题了。有次去洗澡,路上碰见两位女生。她们除穿着相同的军便装外,还提着相似的东西:左手衣物,右手零食。一位忧郁地说:“惨了,忍不住又买了这么多吃的。”  相似文献   

20.
班长的遗憾     
那时,四级士官的班长在休息的时候总会看着我火红的肩章出神。刚开始我没注意,直到一次洗衣服的时候,为了图方便,我肩章也不卸,直接就把衣服扔进脸盆里。班长见了心疼得要死,赶紧过来把"红牌"小心地拆下来。班长边拆还边说:"哎哟!我的乖乖,这样会把肩章洗坏的,多可惜呀!"当时我不明白班长为啥有那么大的反应,不就一副很普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