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常被人戏称为"太平洋上的警察——管得宽",而其军队也常以"太平洋上的警察"自居,对地区事务频繁插手出招。由此,对总部设在夏威夷胡岛,管辖范围占到地球表面50%以上的美军太平洋总部司令基廷来说,称他是太平洋上的警察总监似乎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2.
3月28日至30日,学院院长马金旗应邀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与东盟等周边国家警察院校长论坛暨执法能力建设圆桌会"。会议由公安部主办,云南警官学院承办。来自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等11国负责警察培训事务的主管机构负责人和警察院校长,公安部相关业务局,云南省公安厅,国内相关警察院校、培训机构负责人参加  相似文献   

3.
生活眼     
"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边防警察""六一"前夕,西藏公安边防总队10多名官兵来到拉萨SOS儿童村与小朋友一起欢度节日。背上新书包的次仁多吉告诉抱着他的叔叔:"长大了我也要做一名边防警察。"公安边防部队实施"爱民固边"战略活动  相似文献   

4.
2006年10月23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武警学院承办的"发展中国家维和警察业务研修班"在武警学院维和警察培训中心举行开班典礼。学院院长杨隽、坦桑尼亚驻华使馆官员出席会议并致辞。维和警察培训中心政委李春增向研修班学员介绍了培训中心的有关情况。来自约旦、尼泊尔、埃及等18个国家的官员参加了研修。典礼仪式由培训中心副主任高心满主持。摄影报道:吉川发展中国家维和警察业务研修班在学院举办@吉川  相似文献   

5.
笑笑好心情     
武帅 《华北民兵》2013,(2):63-63
以后别让我再逮住你一警察拦住一超速行驶的外国人,拿出罚款通知单,问:"你叫什么名字?"外国人:"撒迪尔斯·里索斯汤姆·迪米特里尔斯·凯利安若宝罗斯……"  相似文献   

6.
中国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把中国维和警察理论作为中国警学的新兴学科,研究由联合国维和行动基本理论、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基础理论、中国维和警察专业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应用理论构建的中国维和警察学科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对我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维和行动的不断发展和演变,联合国维和警察的快速部署方式也已经从过去的待命安排机制过渡到目前的常备警力。常备警力的设立不但缩短了新任务区警察部门建构的周期,提高了警察工作效率,还可指导或直接参与任务区当地执法、司法和监狱管理工作,并适时开展对警察部门行动能力的评价和评估,向任务区警察警监提出建议。梳理联合国维和警察常备警力的概念、历史沿革、组建及职责,提出组建中国维和警察常备警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联合国维和任务区条件艰苦,环境危险,维和警察在安全方面存在着很多风险和隐患。如何发现并排除隐患,最大限度地保证维和警察的安全,是维和警察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从维和警察警务风险管理概念入手,探讨维和警察警务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处理和效果评价等,以期对维和警察管理部门的警务风险管理实践起到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警察使用枪支需遵循必要合理原则和生命威胁原则,符合法律和警局政策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的优点,从强化对警察的保护、规定明确的用枪原则和详尽的用枪条件、健全警察用枪程序和相关支撑制度等方面,完善我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自清末当局引入西方警察制度起,中国警察权力的行使逐步规范,呈现出明显的统一化倾向。其表现包括:军队与警察职能的剥离;民间社会警察权向专业警察机关的集中。近代中国警察的统一化倾向代表着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维和警察是一种高危职业,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是维和警察工作发展、降低维和警察风险和公安外交工作的需要。分析建立维和警察工作快速反应机制的意义和快速反应机制的基本构建框架,提出快速反应机制的运行原则。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我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尚不完善,存在着法律责任设置不够系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探讨警察枪支使用方面存在的困境,对我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责任的设置提出建议,有利于我国警察枪支使用法律责任的设置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3.
维和警察培训是培养维和警察履职能力的短期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情景教学法是维和警察培训过程中运用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探讨情景教学法的概念与理论依据、情景教学法在维和警察培训中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高维和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是中国维和警察学科理论体系基本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的概念、主体、特征、范畴进行了探讨,以构建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的基本框架,为中国维和警察学科理论体系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开展联合国维和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开展联合国维和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原则与步骤,从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与各种传播媒体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与任务区民众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机构与联合国其他机构、各国驻维和任务区外交代表机构以及当地政府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加强联合国维和警察内部派遣国警队之间的公共关系工作;重视发挥维和警察个体的公关作用;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引起的公关危机等6个方面提出了开展维和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维和警察防暴战术理论体系,以丰富维和警察理论体系,为维和警察在任务区执行任务提供理论支持。重点对维和警察防暴战术理论体系的概念、构成及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维和警察防暴队战术协同的特点、原则和方法,一方面可以丰富维和警察防暴队教学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也可为维和警察防暴队在任务区执行任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缘于新时期地区安全战略的需要,澳大利亚打造了国际派遣处,建立起了维和警察新体制。该维和警察新体制的运作机制和理念值得关注和学习。澳大利亚希望通过其维和警察新体制扩张并主导在南太平洋地区的警察维和行动。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强势维和行动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19.
在联合国任务区执行任务的中国维和警察,展示的是我国警察的整体形象,这就要求维和警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因此,维和警察的政治考察工作尤为重要。阐述了政治考察工作的必要性和几个重要环节,对政治考察工作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20.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进行文化传播是塑造一个国家积极正面形象、提高软实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探讨维和警察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任务、方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旨在对中国维和警察及维和警察培训有所裨益。中国维和警察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进行中华文化传播,塑造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打造中国维护世界和平、构建和谐世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