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日前,山东省昌邑市进站体检的应征青年每人收到一张由市人武部、市监察局联合印制的廉洁征兵提醒卡,这是该市加强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征兵工作伊始,该市针对以往征兵接兵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印制了2000余张廉洁征兵提醒卡,发放给应征青年及家属、征接兵工作人员和征兵监督员。提醒卡上印有征接兵“八不准”及监督举报电话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刘韬  焦景宏 《国防》2007,(11):21-21
近年来,河南驻马店市驿城区坚持依法征兵,着力强化征接兵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确保征兵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了以廉洁树形象、以公正求质量的社会效果。今年征兵工作开始后,这个区征兵办一是及时组织区、  相似文献   

3.
征兵工作     
《东北后备军》2009,(12):10-11
沈阳市设立廉洁征接兵卡片;长春市征兵期间严防甲流;盘锦市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强化廉洁征兵;锦河农场依法征兵确保质量;加格达奇区征兵工作突出个“早”字  相似文献   

4.
国防简讯     
河南省义马市征兵办公室为加强征兵工作中的廉政建设,制定征接兵“十禁止”,签订廉洁征接兵责任状,向社会发放征接兵人员监督卡,有效地防止和克服了各种不正之风,保证了新兵质量,确保了征接兵人员廉洁自律。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保证征兵工作的公开、公正、透明,丹东市元宝区通过采取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等措施,把廉洁征兵真正落到实处。他们制订了《廉洁征兵工作实施细则》.还向社会公布了监督电话号码,制作了廉浩征兵监督卡,由应征青年或家长填写.直接寄送区征兵办公室:同时还与接兵部队协调.  相似文献   

6.
路秀儒 《国防》2010,(12):60-61
新兵交接是征兵工作重要环节之一。为推进这项工作改革,总部去年规定,除条件兵外,接兵人员不参加定兵,兵员质量由兵役机关"负全责"。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征兵责任主体,对于降低征接兵成本、提高新兵质量、加强征兵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兵役机关和接兵部队必须按照总部要求,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征兵工作特点规律,转变观念,改进方法,狠抓落实,确保征接兵方式改革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7.
张年进  胡洪武  李家银 《国防》2002,(12):46-46
为确保征兵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地完成兵员征集任务,杜绝征兵工作中违纪现象出现,应注重加强对征接兵人员的管理。 一要建立健全征接兵临时党委(支部)。各市、县(区)要在征兵领导小组之下,建立健全征接兵临时党委(支部),统一实施对征接兵人员的领导和管理。临时党委、支部书记可由  相似文献   

8.
张文政 《国防》2007,(11):59-61
近几年,随着征接兵方式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新的征接兵办法试点,即由兵役机关对新兵质量负全责,接兵部队不再参与征兵工作全程,而是只派少量接兵联络员将新兵带回部队.从实践看,这项改革对部队建设影响深远,给征兵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推进征兵工作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徐长华 《国防》2010,(1):49-49
北京市顺义区人武部不断完善廉洁征兵监管机制,做到廉洁征兵“四个到位”。一是宣传到位。利用各种公共媒体以及政府信息网、校园局域网,向社会青年和在校学生广泛宣传新兵征集条件、优抚政策和各级廉洁征兵举报电话,确保应征青年熟知有关征兵规定和反映问题渠道。二是责任到位。实行领导包片负责制,每名征兵领导小组成员承包一个乡镇,并且与征接兵人员逐级签订廉洁征兵责任书,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德昌县征兵办采取多种措施加大了对接兵干部的管理。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接兵干部纳入组织管理中,定期召开机关支部支委会、接兵干部会,讲评通报接兵干部守纪情况;二是明确接兵纪律,组织接兵干部利用半天时间学习了接兵干部十不准和县人武部《关于加强征兵廉政建设的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廉洁接兵意识,同时,采取座谈会的形式向接兵干部介绍了辖区社情、民情.提高了接兵干部自觉遵守法规意识;三是统一集中住宿,解决了接兵干部的生活困难,同时,  相似文献   

11.
征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加强征接协作,充分发挥接兵人员的作用,妥善处理双方间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是推动征兵工作顺利进行,圆满完成征兵任务,提高新兵质量的重要一环。从实践情况看,在以往的征兵工作中,总的来说,征接双方都能坚持原则,严格要求,共同把好兵员质量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武部在省军区、军分区两级纪委的帮助指导下,对传统的征接兵工作监督模式进行了改革,制定并实行了“廉洁征接兵监督卡”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征接兵工作中的违法违纪问题,有效地保证了征兵工作和兵员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车瑞金 《国防》2006,(3):60-61
本文所讲征接兵方式改革的内涵,是指将现在由兵役机关和接兵部队共同组织征兵体检、政审、走访、定兵,改由兵役机关单独负责新兵征集的全部工作,新兵接收部队只派少数干部在新兵起运前3~5天,到征集地将新兵带回。征接兵方式改革好处很多。一是减少了部队人员派出。每年征兵期间,正好是部队年度工作转换期,训练、战备任务繁重,老兵退伍、年终总结等各项任务都要完成,这时抽调大量干部长时间外出接兵,势必影响部队日常工作。而实行征接兵方式改革后,新兵接收部队只需派出少数干部将新兵带回,提高了部队干部在位率,减少了部队工作的压力。二是…  相似文献   

14.
董智奎  王庆军 《国防》2006,(12):68-68
在今冬征兵中,山东省把加强征兵廉政建设作为保证兵员质量的重要措施。针对征接兵工作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把防范工作做在前,规定了“六严禁”,即:严禁利用工作之便索贿受贿、收受钱物、接受应征青年或家长宴请和陪同游玩;严禁为应征青年提供假学历、假文凭、假户口、假年龄、假手续等证明材料;严禁滥用职权为不合格青年入伍说情或向征接兵人员施加压力;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与接兵人员签订不退兵协议;严禁擅自更改体检、政审、走访调查结论;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用或强行让新兵参加各种保险、购买各种物品。他们在征兵过程中还实行“五公布…  相似文献   

15.
阿旺多吉 《国防》2014,(5):20-20
正加强征兵廉政建设,是严格执行征兵政策、提高兵员质量的保证,在征兵时间和征兵主体调整的新形势下,严格落实征兵廉政规定有着更现实的重要意义。要把宣传报名、目测初审、体检政审、学历审核、审批定兵等各项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头,实行专人专管、专人承办、专人负责。主管领导、兵役机关、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和征兵工作人员要逐级层层签订廉洁征兵责任书,  相似文献   

16.
胡飞 《国防》2013,(10):64-64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在今年征兵工作中引入人大监督机制,促进了该区征兵各阶段工作有效落实。该区组织人大执法检查组,从兵役登记、征兵宣传、体检心测等各个环节,多次对区征兵办、各街道、社区征兵工作和民政系统优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部分后进街道、社区进行通报督办,加大跟踪监督和执法检查力度。  相似文献   

17.
马喜成  李超  汪思科 《国防》2012,(8):57-58
抓好廉洁征兵工作,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军队良好形象和提高新兵征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征兵不正之风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身条件不合格青年花钱当兵的现象不可忽视.有些年龄、文化、身体条件不合格的应征青年,用不正当手段改户口、买假毕业证,在体检过程中私下送红包,在定兵前给有关人员送钱物.二是部分征接兵人员设障卡要的现象不可忽视.有的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在适龄青年报名时,人为设置障碍,迫使家长不得不送钱送物疏通关系.还有个别征接兵人员对应征青年挑毛病、搞暗示,公然索要钱物.三是征兵热点地区不正之风较多的现象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东北后备军》2005,(12):1-1
一年一度的征接兵工作即将结束。各级要严格落实军区《廉洁征接兵规定(试行)》,把抓好廉洁征接兵工作,预防和遏制征接兵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提高兵员素质,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党的先进性要求的实际行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廉洁征接兵各项规定落实,确保军区征接兵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9.
姜振源 《国防》2004,(10):44-45
按照《征兵工作条例》规定,交接新兵工作可以采取县、市派人送兵、新兵自行报到或部队派人接兵等办法进行。近年来,我区积极推行征接兵方式改革,逐步探索完善了“接兵部队少去、晚去,兵员质量由兵役机关负全责”的征接兵新模式。各级普遍反映,新的征接兵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军地双方责任,规范了征接兵程序,减轻了部队负担,减少了不正之风的干扰,有利于提高新兵征集质量。这一办法受到总部的重视与肯定,2003年冬,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向全国推广了这一做法。但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以2003年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不合格新兵数…  相似文献   

20.
傅建伟  宋晓军  余小军 《国防》2014,(12):73-74
征兵难、退兵难是兵役工作近年来遇到的新问题。由于适龄青年供给总量减少,部分地区为完成征兵任务适当放宽了标准,导致退兵问题频发。为此,要加大兵役法规执行力度,奖优罚劣,严进严出;要加大国防教育和落实优抚政策力度,提高征兵吸引力;要强化兵役机构职能、创新征兵方式方法,满足新的历史时期对征兵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