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蹲点调研是领导机关指导和服务基层最直接的形式,也是抓基层的传统作风和方法。近年来,各级领导机关认真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规定的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调研制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手把手地传帮带,面对面地指导帮促,实打实地解决问题,既提高了机关按纲指导能力,又推动了基层全面建设。但是,下基层蹲点调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正下基层调研本是上级领导机关了解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掌握不同单位建设状况和官兵思想实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但如今,有些领导机关下基层调研却被称为"作秀"。究其原因就是这些领导下基层并不是为了了解官兵疾苦、解决基层问题,而是把下基层当成增加"上镜率"的途径,当成捞取"升迁资  相似文献   

3.
杨靠山  陈彪 《政工学刊》2006,(10):43-44
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是领导机关全面了解基层、科学指导基层、提高基层按纲建连能力、促进基层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各级机关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有计划地安排机关干部到基层连队蹲点指导,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全面建设。但也存在认识不够到位、态度不够端正、作风不够深入、方法不够科学、素质不够过硬等问题,一定程度影响了蹲点的质量和效果,必须下大力加以解决。一、强化领导机关的责任意识,着力解决态度不端正的问题。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指导,既是基层建设需要,又是机关职责所在。总的看,绝大多数机关干部对蹲点指导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高士兵 《政工学刊》2007,(12):45-45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基本的工作方法。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指导,是各级党委机关调查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实施正确工作指导,提高基层建设水平的有效途径。只有在“四要”上下功夫,蹲点才可能出实效。  相似文献   

5.
领导机关下基层蹲点、跑面、调查研究,为的是多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但同样是下基层,收获往往不同。有的满载而归,有的收获甚微,甚至带回来的是些虚假情况。  相似文献   

6.
有些单位领导和机关干部总是把下基层多少天作为自己工作踏实、深入实际、心系群众的依据,至于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多少时间,在基层发现了什么情况,帮助基层解决了多少问题,效果如何,反馈如何,回到机关后又给领导提出了多少切实可行的建议等却只字不提。笔者认为,这种只讲下基层的天数,不讲效果,以时间当成绩的现象,算不上深入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下基层,或跑面,或蹲点,或全面检查,或专抓某事,只要时间许可,都应尽可能做好“四件事”:听听“数家珍”,帮帮“挠头事”,点点“当局迷”,谈谈“心里话”.这是联系群众、学习群众的重要渠道,是抓基层、抓落实工作的需要,也是领导干部和领导机关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听听“数家珍”,才能向群众学习,全面了解基层每一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光荣传统,在工作实践中都有一套自己的招法,即使一个后进单位,它工作中的某个方面也可能是颇有见地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下基层时,一定要抽出专门时间,十分重视地听听人家“数家珍”,让人家把自己最满意的工作、最受益的做法说出来,这对于基层的同志来说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鼓励;对领导和机关来说,这是了解基层情况,掌握部队动态的好时机.  相似文献   

8.
坚持"三个为主"科学服务基层骆林森领导机关下基层工作组如何科学指导服务基层?从调查和部队反映的情况看,应注意坚持"三个为主"。一、机关下基层工作组的组合方式应坚持以"联合工作组"为主。"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形成合力抓基层,是军委领导关于抓基层建...  相似文献   

9.
谈谈下基层     
谈谈下基层耿辉远,张红兵近几年,各级都下力解决下基层下不去的问题,却忽视做下得好的工作。从实际效果看,下基层的效益与下基层的人数、天数并不都成正比。下得去下得多不等于下得好。当前,对下基层的问题,基层和机关都有顾虑。基层既盼下又怕下,盼望机关能下来帮...  相似文献   

10.
总后颁发《基层后勤管理暂行规定》之后,基层后勤管理工作逐步摆上了各级领导和机关的议事日程。下基层蹲点抓管理已成为各级领导和机关的自觉行动,主官抓后勤管理也在许多部队形成良好的风气,这为强化基层后勤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但是,基层主官后勤素质“先天不足”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治。基层主官当家意识淡漠;重军事工作、轻后勤管理的现象还十分明显;短期行为突出,应付上级检查多,长期精打细算少;想管不会管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后勤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下基层的八子经时下,少数机关干部下基层不是真心实意地调查研究,为基层分忧解难,而是做形式主义的样子,摆官僚主义的架子,出主观主义的点子,损害了领导机关的形象,降低了领导机关的威信。要转变这一状况,必须端正思想,念好「八子经」。放下架子。有些人下基层喜...  相似文献   

12.
蔡鹏 《政工学刊》2002,(8):43-44
团级机关要履行好蹲点帮扶指导基层的职责 ,增强面对面抓基层的实效 ,切实解决机关下不去、蹲不住、帮不实的问题 ,必须有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蹲点帮扶机制。一、目标实现机制。 目标实现机制是落实蹲点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必须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 )调查摸底。 党委机关要解决问题 ,必须调查摸清基层单位存在的问题 ,要树立“发现问题是水平”的观念 ,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抓好“三个一遍” ,即年初团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全面调查摸底一遍 ;季度《纲要》考评调查摸底一遍 ;每月利用下基层检查工作时调查摸底一遍。使党委机关、各基层单…  相似文献   

13.
时下 ,机关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走出机关大楼、深入基层单位 ,察兵情、听兵意、解兵忧 ,受到官兵的普遍欢迎。但有些机关干部下基层时 ,“身”下“心”不下 ,心不在焉地听听汇报 ,没有目的地游游逛逛 ,或者坐着小车转一转 ,隔着玻璃看一看。基层官兵称这种下基层是“潇洒走一回”。这些同志主要是“官”念太强 ,放不下架子 ,拉不下面子 ,扑不下身子。有的兜风心切 ,在机关呆的时间长了 ,感到压抑沉闷 ,趁下基层机会好好散散心、兜兜风 ,放松放松。下基层是领导机关为了解基层建设的真实情况和最新动态 ,实行面对面指导 ,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促…  相似文献   

14.
按《纲要》指导基层建设,是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责和基本方法。我们常说机关是为基层服务的,这就是说机关的主要职能是抓基层,没有基层,机关则没有服务的对象。但是,从过去的实际工作来看,有的领导机关干部法规意识淡薄,不注意按照《纲要》履行职能,不善于依据《纲要》开展工作,要么大包大揽,忽视了基层的主体作用和积极性;要么坐而论道,忘记了机关的职责和要求,造成了基层的忙乱,损害了机关形象。据此,在贯彻落实新《纲要》中,各级领导机关应注意把握好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对领导机关抓基层的职责和要求,作出了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指出:“加强基层建设,是各级党委、首长和机关的共同责任。要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把基层建设状况作为检验领导机关工作的主要标志。”这对我们各级机关如何抓基层、建基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了与基层建设科学发展不相适应的不良倾向,值得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提高代职实效胡伯昌,王景才机关干部下基层代职,有利于机关于部了解基层、熟悉和掌握基层工作套路,以便于更好地发挥指导、服务基层的功能,对加强基层建设、密切机关和基层关系、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干部素质等都具有积极意义。为了将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机关...  相似文献   

17.
近闻,某支队召开季度按纲建队形势分析会时,党委常委和机关干部坐到了台下,把各基层单位推荐的有话想说的基层战士代表请到了台上,让他们敞开心扉提意见、吐心声。多年来,许多单位都有这样的现象:想吐兵声的战士,找不到领导;想听兵声的领导,也找不到战士。一些领导下基层,也多是陷在干部堆里,"干声"听得多、"兵声"听得少,"赞声"听得多、"怨声"听得少。甚至个别领导和机关干部到基层蹲点,不愿住班排,不  相似文献   

18.
元旦过后,为实施对基层建设的科学指导,江西省峡江县人武部领导机关严格落实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坚持一手抓基层一手抓机关,决定机关派人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要从机关各业务部门中抽调懂基层的同志参与,以便更好地解决基层建设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检查既是领导机关掌握下级工作开展情况的一个途径,也是领导机关督促下级落实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但是,有些领导机关的同志在下基层检查中,经常会出现“坐着车子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8点检查10点到.吃顿午饭往回转”的现象,没能很好地履行检查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蹲点莫当客     
井涛 《政工学刊》2013,(4):33-34
蹲点、调研、帮建是领导机关尤其是团一级领导机关抓基层建设的基本实践活动,是真抓实干的有效途径。机关干部下基层指导工作,要牢固确立“基层第一、士兵至上”的观念,当主人而不当客人,在参与基层建设的实践中实施正确指导,切实提高帮建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