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培养与提高民族科技创新意识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缺乏近代科学传统的国家来说 ,必须理性地对待近代西方科学传播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本文通过科学在我国近代文化传统中含义的研讨 ,认为尽管近代科学已经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是更多地被纳入传统“经世之学”或对“道”的追求 ,而作为科学文化深层底蕴的科学理性与科学精神仍然相当缺乏。因此 ,在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中 ,应该更加注意 ,以给民族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提供足够的意识支援。  相似文献   

2.
在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开展德育工作,既要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又要照顾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民族文化背景。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蕴含广博的德育资源。“微德育”是“微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德育工作的创新手段,将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南疆高校“微德育”,对于推进新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和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云南省确立了以开发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打绿色牌”、“建大通道”、“建民族文化大省”为主要内容的《中国西部大开发云南行动计划总体构想》。作为省军区系统,如何抓住机遇,在富民兴滇中有所作为,我们认为,应在五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借鉴传统文化“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有助于加深思想道德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思想道德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强调“德教为先,修身为本”。《左传》提出人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把“立德”放在第一位;《大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的目的直接概括为“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此被视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三纲领”中“明德”显而易见地处于首要位置。这些都是传统文化“德教为先,修身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为我们当今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教…  相似文献   

5.
近代既是传统士气思想集大成之时,又蕴含着现代士气思想的萌芽,诞生了“良心血性”说、“国魂”说和“主义”说三种士气理论。军人仁爱忠勇坚毅之道德品质是士气的基本内涵;爱国尚武安民保国的民族精神是士气的文化根源;为民族民权民生而战的政治理想信念为近代士气思想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句话,蕴涵了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性社会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依托。这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军人精神家园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伊斯兰建筑是埃及和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建筑以及波斯和拜占庭建筑的继承与嬗变,伊斯兰教自唐初传入中国,这种外来文化使其随之进入的建筑文化教育有了一种强大的宗教载体,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在其艰难曲折的道路中完成了一个从“承继”到“结合”的过程,逐步形成了内地以回族等民族的清真寺、陵墓、道堂建筑和新疆维吾尔等民族的礼拜寺、玛扎等两种不同风格的伊斯兰教育建筑体系,并促进了我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和砖石建筑技术的发展。二、伊斯兰传统建筑结构伊斯兰建筑的构成原则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其传统建筑从不强调形式与功能…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是任何时期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走向进步、发展的根本前提.毛泽东同志曾说:“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族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历史本来就是个批判继承和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国武德史自然也不例外。而我们今天来研究它和总结它也正是为了更好批判继承和丰富发展它,使之为创造人类最先进的武德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传统的中国武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并对中华民族道德性格的形成发展与民族精神的承传发扬,都起过重大的作用;甚至在经过“天崩地解”之后的今天,我们仍可在人民解放军身上看到它的烟烟光辉。所以,学习研究和批判继承这份历史文化遗产,不但对扩大和加深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优越性的认识,而…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法三家,都富有治国安民的管理思想。儒家强调修己安人、民为邦本、贵和中庸等“王道”管理;道家强调不争而善胜、无为而无不为的“柔道”管理;法家强调法律制度、策略手段和权势威势相结合的“霸道”管理。在现代管理研究中,这些古代管理智慧仍有不应忽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崇尚和平、睦邻为基本内容的和谐思想,造就了中华民族“万邦协和”的博大胸怀,积淀成中华文化独有的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之中的“和”的内涵、意义及致和之道,都有全面、深刻的揭示,形成了系统的“中和”哲学思想。“中和”思想是中华文化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中国新安全观包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弘扬和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张力。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传统、精神情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积淀和传承,是人们认同归属的精神家园和沟通交流的桥梁纽带。作为一种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文化深深熔铸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每一个历程。以“文”化人,能够提高人的素质与涵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文”化物,能够为物品注入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中医药是独具民族文化特点和最有特色、最有优势的学科。传统的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面对国际天然药物的巨大市场,传统医药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和我国传统中药所处的地位,国家科技部于 1996年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并将其列为国家“九五”科技重中之重项目,组织实施。继四川之后,国家又批准宁夏为“中药材现代化科技产业 (宁夏 )基地”。目前基地建设已经启动,宁夏传统中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和最为辉煌的时期。   在国…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生存环境和历史发展的差异 ,决定其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和哲学思辨传统的区别 ,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战略文化特点 ,并从根本上对各国海军运用理论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以“和”为最高价值取向 ,它决定了甲午战争前后北洋海军建设和运用的基本思路和模式。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历史局限性是导致北洋海军败殁的重要原因 ,但中华民族善良平和的民族特性不应因此而埋没其光辉 ,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同样不应当被埋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在以一种中国式的战略文化逻辑 ,引导自己的“和平崛起” ,引导世界的共同安全。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传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辉煌 ,即使是在反思北洋海军覆殁的命运时 ,也不应当以偏概全。  相似文献   

15.
名扬五洲、怀拥41枚金牌的她被杂技同仁解读为“国际金奖编导”。推陈出新、引领中国古老杂技走进世界高雅艺术殿堂的她被评论界解读为“杂技的革命者”。根植沃土、尽吮5000年传统文化精髓的她被文化界解读为“民族文化的掘井人”。  相似文献   

16.
<正> 甲申(一六四四年)明亡后,中国历史的发展已面临山穷水尽之境,社会政治秩序陷于分崩离析之局,民族浩劫与历史大难倏然并临。当此“天崩地解”(黄梨洲语)、“鱼烂河决”(李恕谷语)我们民族生死存亡关头,儒家文化思想传统激发一代历史新人,“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大声疾呼,泛起了新时代之潮音: 奈此国命何, 大势常与俱。 天意未可测, 或为真人驱。 顾亭林这首诗里所谓“真人”并不是道家思想范畴的“真人”,而乃是儒家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本期开始 ,本刊将在“文化广角”栏目里开设“中国古代军旅诗词赏析”专栏。旨在通过采撷几朵璀璨的古典军旅诗词的奇葩 ,品味欣赏其健康积极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继承和发扬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 ,陶冶当代军人的高尚情操 ,提高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更好地为建设国防、振兴中华而奋斗。———编者  相似文献   

18.
汤丽娟  李晓 《中国军转民》2023,(18):128-130
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发展的伟大结晶,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流传百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既可以丰富思政的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文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出发,对二者结合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使之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9.
古老而文明的中国,军事文化渊远流长。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轴心的。在崇尚伦理文化的国都中,军事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礼义之邦”的印记,放射着武德的灿烂光华。古老而文明的“礼义之邦”,创造了同样古老而文明的军事伦理文化。研究华夏文明,吸取传统精华,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加强“文明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人民军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可不研究中国军事伦理思想文化传统。鉴于此,我们从本期开始。开辟了“中国军事伦理思想研究”这一专栏。我们殷切期望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热情地支持。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传统向来崇尚孔、孟的“中庸之道”,但近几十年来它渐渐有点过时,“好走极端”渐渐成为今天我国民族性格!怎么会这样呢?这值得我们沉思!小孩看戏时,常爱问爸妈:“谁是忠的?谁是奸的?”如果得不互,到直截了当的答案,幼稚的心灵便无法安顿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