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批 评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无论我们处在何种地位、从事何种职业 ,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别人的批评 ,也或多或少地批评过别人。然而 ,当批评几乎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时候 ,我们却往往很少有意识地去体味批评或被批评的个中滋味。纵观社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批评及其体验与感受 ,可以用甜、酸、苦、辣四个字加以概括。甜。电视连续剧《陶行知》中有这么一个情节 :担任育才小学校长的陶行知 ,一次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里的同学 ,当即制止了他 ,并令他放学后立即到校长办公室。放学后 ,陶行知来到办公室 ,…  相似文献   

2.
本期话题: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少不了被别人批评和指责,身处军营自然也不例外。受到批评后,如何应对批评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活技巧。如果我们不经过深思熟虑就回应批评,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那么战友们应当如何巧妙地化解别人的批评呢?请看本期话题  相似文献   

3.
食指与拇指     
现实生活中,人们在指责、批评别人时,习惯于使用食指,而在肯定、表扬别人时,则通常使用拇指。基层工作中,一些带兵人往往更多地使用食指,很少使用拇指。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对基层带兵人来说,恰当地使用好食指与拇指,尽量多用拇指、少用食指,对促进基层管理具有积极作用。食指换成拇指。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常听到个别官兵在受到大小委屈、挫折和组织上的批评时,便垂头丧气地说:“我想不通!”“想不通”是我们人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它是对某事、某种结果以及其他不公平境遇的怨愤感情的自然流露,是套在精神上的枷锁,是思想上的沉重包袱。时间一久,心灵上郁积的症结会越来越多,导致精神压抑、萎靡不振,有的还可能走向极端。造成“想不通”的表层原因,有的是心胸狭窄,知识浅薄;有的是不能辩证地对待得失,爱钻牛角;有的是性格内向,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但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私心作怪。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绝对公平的事根本不存在。更何况…  相似文献   

5.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的永恒主题。当前,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挥党委核心领导作用,需要研究解决批评难开展的问题。要敢于突破"禁区",增强批评内容的准确性。在批评过程中,有的同志认为在班子内部共事,批评实质问题怕伤了感情;有的信奉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多给别人栽花,别人不会给自己挑刺;还有的认为班  相似文献   

6.
在党的民主生活中,有的同志不是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面镜子,经常对照自己身上的缺点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是听了批评,火冒三丈,双脚直跳,认为别人是专找他的茬。  相似文献   

7.
批评是一个很老的话题,只要人生活在这个世上,或多或少都曾经受过某种批评。而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着一个组织,为了组织的利益,批评部属更是司空见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和虚荣,都有自己的情感,如果领导批评不注意方式方法,或者批评时简单粗暴,就容易伤害部属的自尊,使部属产生怨恨心理,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因此,作为领导者,应该研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战斗堡垒无“战事”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指通过开展积极的思想交锋,使党支部在“团结———批评———团结”的良性循环中,提高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增强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但在个别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没“战斗”的现象。镜头一:某连支委民主生活会上,3名支委成员围绕议题“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批评要么是学习抓得不够紧,要么是有时脾气不太好;批评别人要么是“光荣的缺点”,要么是无关痛痒的不足。最后,民主生活会在书记“总体不错”、“个别方面尚需加强”的总结中“友好”地结束了。镜头二:某中队一…  相似文献   

9.
纳言何必计身微任忠显我党我军有一个很好的民主传统,就是在对待批评和建议这个问题上平等待人。毛泽不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  相似文献   

10.
莫当「哑巴干部」祁荣祥时下一些地方和单位,“批评难”的现象并不鲜见。“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往往只能是“自我批评谈工作,互相批评谈希望”。他们觉得直陈其事、点名道姓地批评是给别人下不了台和不近人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所犯的错误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育者,在遵循教育原则的前提下,区别教育对象,掌握具体情况及不同特点,因人制宜地开展批评,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收到好的效果。1.掌握思想基础。批评信息是通过人的思想认识产生强化作用。因此,思想觉悟、道德认识怎样,对能否顺利接受批评有着重要的关系。思想基础差的,大多不愿听批评意见,甚至闻过则怒;思想基础好的往往不忌讳别人的批评,闻过则喜。鉴于此,对前者的批评,就要注意策略,多用心计;对后…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内矛盾的有力武器。但现实是,表扬与自我表扬易,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为什么大多数人只喜欢表扬,喜欢阿谀奉承,而不喜欢批评,难以接受别人挑自己的毛病呢?简单地说,就是面子和虚荣心在作怪;  相似文献   

13.
问:我是个直脾气, 遇到不顺眼的事就直言相告,却常常因此闹得双方都不愉快,您说, 直率地指出别人的错误不对吗? 答:我想,您在指出别人不足的同时大概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即:受尊重是人的普遍心理需求,只有保存了自尊心的人才有能力要求进步,否则就会破罐破摔, 任你说什么也不在意。既然咱们指出别人的错误是为了帮助他改正,那么我们是不是首先要保护他的自尊心呢?! 我给您讲个真实的故事吧,在一所院校的炊事班里, 有位从农村来的新战友,因为从未接触过做饭,所以案上案下动作都不利索。班长呢,看着他的作派就起腻,再者也认为自己大小是个头儿,有权批评他,所以不论场合、地点、逮着他就教训一番,语言很不讲究。结果这位战士非但炊事技术没有提高,情绪也越来越糟糕,一天到晚一声不吭,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向班长发泄了满腔  相似文献   

14.
批评四味     
俗话说“忠言逆耳”。我们总是不愿意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批评,青年战士们更是如此。但若我们的带兵干部在批评时能入情入理,富有情味,具有趣味,独有风味,兼有韵味,定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寻求到官兵沟通的最佳效果。情味。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青年战士是内心丰富的群体,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需要强烈的情感共鸣。所以,带兵干部在教育青年战士时,应晓之以理,更应动之以情,运用自己丰富的情感来引发战士的情感潜势,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引起官兵情…  相似文献   

15.
选择正确的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我们应当很好地利用和发扬。我们在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常可选择的批评方式主要有:(一)公开式,即间接地或直接地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的批评,如大会批评、通报批评等。公开式批评对群众影响大,对受批评者触动深,不仅使受批评者受到教育,而且对其他人也有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生命的长度     
王磊 《兵团建设》2010,(2):44-44
她叫茉莉。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上。这里离海滩很近,阳光充足,环境优美,风景如画。 从小,父母就告诉茉莉,要好好照顾自己,要遵守小镇上的生活准则,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茉莉一直把父母的话牢牢记在心底。上学、工作、结婚、生子……她按照父母的希望与教导按部就班地生活着,丝毫没有让父母失望。她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与邻居和睦相处,从来不给别人添麻烦。  相似文献   

17.
卢列 《华北民兵》2011,(9):62-62
人可以在生活上,平平淡淡地过一生,吃着家常菜,即使没有一滴油珠,但还觉得很香,再去做着在别人眼中认为很不起眼的事,以自己的能力养活一家人,就满足了。这是一种生活的平淡。人可以在工作上,忙忙碌碌地过一生,做着平常的事,即使人生没有辉煌,但还觉得尽力了,付出自己的汗水把自己分内的  相似文献   

18.
美,无处不在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抹阳光、一片花瓣、一泓清水,无不蕴含着美的情愫、诗的意境,禅的机趣。或大或小,或浓或淡,或多或少,只要你用心地体会和感悟,美,随处可见;美,触手可及;正所谓:一花一世界,枝叶总关情。一路前行,美就在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19.
牟晓平 《政工学刊》2004,(11):39-40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本质的就是要更加地坚持执政为民,最大限度地关心、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部队中,在坚持执政为民上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误区,一强调维护官兵的利益,就认为是要让他们转士官、考军校、学技术或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等等。当然为官兵  相似文献   

20.
征服自己     
征服自己林野在极多的际遇里,我们难以悟出自己在生活中承担的角色。别人的伟岸和光环笼罩了我们,于是别人经商,我们准备下海,别自己人升职我们也梦想仕途通达。我们完全乘了别人的“风”不掌自己的“舵”,我们对幸福的理解,对生活的渴望完全由他人的成就而操纵。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