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难得是诤友当面敢批评文茂林,于培洪目前,有的基层单位党内生活的空气不浓,严肃的批评难开展,“好人主义”颇有市场。批评的武器在一些党员手中变钝了: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同级怕影响关系,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批评自己怕丢面子。批评的武器是法宝,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综合报道     
西双版纳军分区党员干部在“思想交锋”中找差距 云南西双版纳军分区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按照党员先进性标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在“思想交锋”中找差距纠偏差,进一步强化了党员的先进性意识。 该分区党委通过深入学习江主席的“七一”讲话,打破“批评上级怕穿小鞋,批评同事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的错误思想,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找自身问题及部队全面建设中的不足,分析为  相似文献   

3.
党内“批评难”的深层原因陈学斌近年来,一些党组织原则性战斗性不强,批评开展不起来的问题较为突出。对此,有的同志认为,党内"批评难"的原因,是"民主空气不浓厚"、"怕得罪人"和"怕打击报复"等等,这种分析有一定道理。然而深入思考之,党内"批评难"还有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的「三不谈」毛泽东同志在学校读书时,曾有「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不谈女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做到「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任弼时同志的「三怕」任弼时同志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用钱多,三怕麻烦人。  相似文献   

5.
记得小时候,父母带我串门或家里来了客人时,每当自己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大人们总是悄悄地扯扯我的袖子以示提醒。这是善意的批评、无声的警告。然而,现在这种“扯袖子”的事却渐渐少了,不少人习惯于当“好好先生”,奉行“好人主义”,人与人之间甚至开始忌讳起“扯袖子”的事:扯上级的袖子怕穿小鞋,扯下级的袖子怕丢选票,扯同事的袖子怕伤感情,扯自己的袖子怕失脸面。所以不但自己不扯,而且反对别人来扯,谁扯就认定是谁跟自己过不去,对其耿耿于怀,于是便多了些“抬轿子”的。所谓“抬轿”就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讨好卖乖,…  相似文献   

6.
某场站警卫连新战士王锦锋,小名叫小旦。入伍后,战友们根据谐音都叫他“王小胆”。说他胆小,他还真“胆小”,路上看到个士官,马上让到路边,来一个标准的军礼;战友小赵请他到小店去“干一杯”,他不敢,说怕挨批评;外出时战友请他去“聊天”,他也不敢去,说怕受处分,最后气得战友直骂他不是男子汉。  相似文献   

7.
常听一些基层干部说他们有“三怕”:一怕文件多,二怕会议多,三怕检查多。一方面,这固然是由领导机关的“五多”(考核多、工作组多、文电多、会议多、检查多)引起的,说明机关在工作指导上存在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从基层看,“怕”的根源还是自身不过硬,工作欠帐多,抓落实不到位。  相似文献   

8.
有人提出:领导干部要有所“怕”有所“不怕”。何为“怕”,何为“不怕”?细思之,此中大有深意。领导干部应该有所“怕”:怕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滑坡,对不起党;怕精神状态不振奋,斗志衰退,对不起群众;怕法纪意识不牢固,违法乱纪,对不起工作;怕道德修养不高尚,腐化堕落,对不起家人……有所“怕”,才能用理想信念激励自己,用责任义务鞭策自己,用政策法规约束自己,用高尚情  相似文献   

9.
臧传军 《政工学刊》2003,(10):27-27
后进单位是部队建设中的“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为何弱呢?近日,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对某部5个后进基层连队和3个小远散单位进行了调查。一、自卑感和失落感是后进单位前进的心理障碍。调查发现:后进单位官兵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消极心态:一怕领导机关总拿老眼光看待他们;二怕其他单位瞧不起他们;三怕自己干工作出力不讨好;四怕在后进单位工作影响自己的成长进步。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官兵不安心本职工作,想调离工作岗位。官兵存在的“四怕”心理,导致广大官兵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强烈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已经成为他们前进的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0.
一、坚持党性,敢较真。坚持党性原则,是政治工作的威力所在,是政治机关的威信所在,也是“生命线”的精髓所在。政治机关要坚决克服讲上级的问题怕“穿小鞋”,讲同级的问题怕“伤和气”,讲自己的问题怕“失面子”,讲下级的问题怕“丢选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克服怕矛盾揭多了,问题抓狠了影响单位声誉,妨碍个人进步的狭隘心理;克服关系网难冲破,人情风难抵制,“大气候”难改变的畏难情绪。切实纠正思想工作格调不高,政策把关不严,党内生活质量不高,干部管理不严,违纪问题查处不力的状况。坚持党性原则,敢于较真。首先,领…  相似文献   

11.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光荣传统,对改进和促进工作益处多多。有的同志却不好好利用这一思想武器,最常见的就是批评时吃"大锅饭",不愿指名道姓、直截了当,"板子"不打到具体人身上,使批评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批评中注意时机,讲讲方法固然应该。然而,上述批评却不是这样。这些同志在开展批评时存在种种心理障碍,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批评领导怕穿小鞋,批评  相似文献   

12.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和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为此,必须注意防止四种倾向。一、防止左顾右盼、怕字当头、心存杂念的倾向。一些主官之所以怕批评多了影响关系,怕批评深了伤了感情,左顾右盼,说穿了,还是私心杂念作怪。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是批评要出以公心。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一定要态度坚定,旗帜鲜明,敢敲"当面  相似文献   

13.
批评是纠正缺点、改正错误,促进成长进步的工作方法。有人说:“高明的批评就像一块香皂,它能除去人们身上的污垢,给人留下的却是清香。”“高明的批评”来源于对工作对象的全面了解和科学分析。必须把握工作对象的不同特点,因人而异,提高批评的针对性。对承受能力比较弱的同志,要事先“透透风”公开批评,对其他同志可以起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作用,因此,对有些错误,必须公开批评。然而,现实中有的同志性格内向,沉默寡言、猜疑心重、心胸比较狭窄,有的同志自尊心强,有的同志脾气火爆。这些同志往往对公开批评一时难以接受,需要在批评前…  相似文献   

14.
怕就是害怕、惧怕。怕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活动,所以“怕”字以竖心为偏旁。“怕”字右边为“白”,也许发明“怕”字的先人明示:人类心中最惧怕的是“白”。  相似文献   

15.
无科技心理。突出表现在“武警部队没有导弹、飞机、大炮,没有高科技,科技练兵没练头”。对科技练兵没兴趣,上面推一推才动一动,缺乏主动性。无用论心理。表现在“科技练兵对部队有好处,对个人无用处”。部队那一套在地方用不着,科技练兵一不能加工资,二不能当饭吃,复员转业照样是看关系,看“本事”。“恐高”征心理。表现在“科技练兵是技术兵种、技术部门的事。”基层部队科技含量低,高技术人才少,科技练兵没法搞,练的不好怕领导批评,怕同行笑话。急功近利心理。表现在梦想能“一夜成佛”,“一口吃个胖子”。什么都想学,想…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怕”就象影子一样伴人左右,走路怕跌,吃饭怕噎,小孩怕打针……对于任何人来说,一个“怕”字是少不了的。画家黄永玉曾著文说,有人问小偷:“你怕什么?”答曰:“我怕偷来的东西再被人偷去。”有人问法官:“你怕什么?”答曰:“我怕自己犯法被别人审判。”有所怕,才能有所不为。怕坐牢,就不会去触犯法律;怕出交通事故,就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怕得病,就会坚持锻炼身体。陈毅有诗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怕  相似文献   

17.
纳言何必计身微任忠显我党我军有一个很好的民主传统,就是在对待批评和建议这个问题上平等待人。毛泽不同志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  相似文献   

18.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锐利武器.我们提倡大胆开展批评,不是不要讲究方法,乱批一气.而是既要敢于批评,还要善于批评.特别是在领导班子内部,更应讲究批评的方法.具体来说应注意做到“四适”:一是适人.就是批评要因人制宜,区别对待.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对待批评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性情开朗、性格外向的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批评,对这些同志开展批评可以直率一点,当面锣,对面鼓,语气重一点、问题提的尖锐一些关系都不大;而性情孤僻、性格内向的一般对批评比较敏感,对这些同志开展批评语气应尽量婉转一些,谈  相似文献   

19.
四菜一汤     
李威 《政工学刊》2008,(2):43-43
我在吉林某边防团当排长时,新兵很多来自浙江。其中一个叫艺帆的新兵,父母做建材生意,家境比较富裕。下连没多久。一次他向我借两千元钱准备过生日。我当时没有拒绝也没有批评他,因为他初到部队,我怕影响他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我决定通过独创的“四菜一汤”生日宴的形式来教育他。  相似文献   

20.
抗击“非典”时期,领导批评人最多也最严厉,有的批评还显得有点过火。但被批评者绝大多数都能正确对待,没有因此而产生矛盾和对立情绪。一位朋友曾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批评是最大的关心。”假如“非典”能让人们都明白,“批评是最大的关心”,那真要感谢“非”典。如果没有非典,在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的情况下,谁”能承认批评是最大的关心”这个人“生的基本道理呢?批评是最大的关心,有人或许对此还有异议。但细想一想,人之一生,尤其在青少年时期,谁对自己批评最多,除了父母就是老师。实践证明,父母对儿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