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魏化勇  张建忠 《国防》2014,(3):66-67
为深入落实军民融合式发展重大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地方装备科技资源优势,弥补现役部队装备保障力量不足,保障部队“能打仗、打胜仗”,安徽省军地相关部门深入调研、周密筹划,军地合力、务实推进,按照与基干民兵“统筹编、重点建、归口管、共同保”的原则,坚持“四个着眼、四个规范”,探索了民兵高新技术装备保障分队“编、训、管、保”的方法路子,有效提升了高新技术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试验装备维修保障任务重、效益不高,试验部队维修保障力量不足等问题,对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进行了研究,依据军民维修保障力量担负任务的主次程度,构建了以地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军方力量为辅,以军方维修保障力量为主、地方力量为辅和军地维修保障力量联合编组的"民主军辅、军主民辅、军地联合"的3种试验装备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某预备役炮兵团在抓武器装备管理工作中,始终坚持把装备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纳入部队全面建设规划和纳入部队“双争”活动中去,同时,健全了“平时统管、训练合管、军地联管”的装备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4.
黄正勇  韩永发  周斌 《国防》2010,(2):68-69
近几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的重大战略思想,充分发挥军地资源优势抓好预备役部队装备保障配套建设,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全省预备役部队现有训练装备完好率、配套率均达到95%以上,较好地保障了部队战备训练和各种应急任务的完成,也探索总结出了融合军地资源加强预备役部队装备保障配套建设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5.
王秋宁  许仁鹏 《国防》2014,(11):51-51
为深入贯彻习主席视察福建时做出的"坚持从难从严、提高实战化水平"重要指示,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海防部队防卫作战装备保障能力,前不久,福建省军区围绕"夯实战备支撑、编实保障力量、训强实战能力、创新运用保障法"四个重点,采取静态演示与动态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对海防部队装备保障力量模块化编组运用和战时装备保障网系构建等内容进行统一规范,重点演练了大规模作战背景下防卫作战装备保障"一个过程"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针对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战区装备保障力量的问题,借鉴外军经验,立足我军实际,从整体保障效能目标出发,区分诸军兵种一体、各层次各专业一体、军民一体3个层面,分别提出了三军联合保障、纵横联动保障、军地综合保障3类一体化装备保障组织形式。研究结果可为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大保障"体制,加快提升战区部队体系保障能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根据抢险救援任务中装备保障的基本要求,结合抢险救援装备保障的现状,针对完成任务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从保障预案、保障行动、资源整合和工作组织四个方面,阐述了抢险救援装备保障应采取的措施,为提高部队装备保障水平、提升部队抢险救援能力,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8.
王向东  蔡清 《国防》2013,(4):52-52
随着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装备陆续配装部队。加强高新技术装备保障力量动员建设,对于确保部队打赢具有重要意义。加大高新技术装备保障动员力量军民融合建设力度。要打破承研、承制、承修单位三方"背靠背"工作模式,健全支前保障动员任务单位跟研跟产信息共享和联合培训制度,使其在装备研制阶段即筹划军民一体化保障内容,确保其平时掌握通用高技术  相似文献   

9.
按照装备保障建设的客观要求,从加强企业引导、军地信息融合、推行合同保障、实现技术融合等方面对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对整合和利用军地装备保障资源,加强军民一体化装备保障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生成缺乏全系统全过程的分析、缺少总体规划和全面管理等问题,论文分析了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生成过程,构建了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生成过程模型,并对过程模型的输入输出进行了研究,为部队装备保障能力生成全过程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增飞  吕杰 《国防》2012,(7):74
沈阳军区国动委充分发挥东北三省为部队配备和储备的30万余件(套)抢险救灾装备器材效能,搞好部队抢险救灾训练和使用保障,探索建立了装备用管军地对接机制。组织存储装备的70个军地仓库,对口与部队省、市两级抢险救灾应急专业力量建立联系,明确装备保障的数量规模、联系人及通联方式,周密制订东北地区抢险救灾装备保障部队训练使用计划,突出灾害事故易发的重点地区和主要方向,将地层隙孔探测仪、热成像生命探测仪、海事卫星电话、割灌机等科技含量较高、操作复杂、专业性较强的抗洪抢险、森林扑火、抗震救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条件下装备技术保障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伊拉克战争进程,细致分析美英联军装备技术保障特点,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装备技术保障模式,具有积极的意义。一、装备技术保障应注重三军联勤、军地联合立体保障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实行的是以空袭为先导、诸军兵种联合攻击战略,多种作战手段综合运用,这就启示我们:装备技术保障应注重三军联勤、军地联合立体保障,增强装备技术立体保障能力。随着光、电、磁等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使得作战空间呈现出“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化作战的新特点。技术保障行动也随之呈现出立体化趋势,如技术力量的立体机动,保障物资的立体…  相似文献   

13.
黄正勇  韩永发 《国防》2008,(3):F0002-F0002
为推进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战斗力,湖北省军区积极探索融合军地资源搞好装备保障配套建设的路子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所谓全要素编兵整组,就是着眼预备役部队装备不足、物资匮乏、掣肘“两应”能力生成与提高的实际,把军地通用装备和物资作为编兵整组的应有要素,实现编人员与编装备、编物资的有机统一,促进“两应”能力各要素之间平衡兼顾、有序整合。  相似文献   

15.
<正>"确山决胜—2013"长途机动演习如火如荼。演习中,一支装备保障小分队跨区转战,伴随部队保障数十种高新装备。这支能征善战的小分队就是中国兵器内蒙古一机集团军品售后服务中心的保障团队。2013年,他们出色的完成了我军多个大型演练活动的保障任务,这些召之即来、来之能保的技术尖兵,被参演部队誉为"随队神医。"  相似文献   

16.
军队财务保障装备训练是提升部队财务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军财务装备建设不断推进,装备训练日益加强,但与现代战争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应从施训理念、训保制度、训练内容、组训方法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推动财务保障装备训练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浅析构建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背景,立足现实装备保障体系基础,着眼未来装备保障体系发展,从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概念、基本特征入手,在树立一体化保障观念、建立装备指挥信息系统、编配合成多能的保障力量、构建军地一体的装备保障模式、培养高素质的装备人才队伍等方面,分析了构建一体化装备保障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军地联合维修保障已成为各国军队装备维修保障的发展趋势。论文从军地联合维修保障的基本认识入手,介绍了外军军地联合维修保障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实行装备军地联合维修保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数字化部队保障装备不能较好的执行战时装备保障任务,依据部队作战和保障的特点和实际,运用IDEF 3方法形式化描述了作战和保障任务基本流程。为了提高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适用性,从满足装备执行作战和保障任务需求角度出发,按照"保障活动-保障能力-保障效果"逻辑关系逐步分析,在依据相关原则和进行重要度、稳定度判定的基础上,确立了数字化部队保障装备能力需求满足度评价指标体系。为提供指标权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改进的群体层次分析法(IGAHP)对评价指标赋权。针对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运用云理论实现指标聚合和综合评价。最后,以某部队保障装备为对象进行示例评价,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HAN Dangsheng 《国防科技》2018,39(1):086-089,094
"作战云"的作战理念将引发装甲装备保障领域的深刻变革。文章剖析了"作战云"理论视阈下装甲兵装备保障问题的基本内涵,从装备保障力量部署、指挥控制方式、协同方式、防护手段四个方面分析了"作战云"视阈下装甲兵装备保障的主要特点,提出"探测——决策——保障——评估"的装备保障行动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