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了设定、论证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马克思不断地趋向现实。共产主义学说的这种内在素质也决定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趋势,坚持现实取向是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本文将在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建构过程中揭示它的现实规定性。  相似文献   

2.
大同社会思想来源于中国传统经典《礼记·礼运》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终极的社会形态的一种论述。大同指天下为公,消除了阶级的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景象。共产主义思想脱胎于全世界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简单是只属于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共产主义制度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华文明传统的大同社会理想不谋而合。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就是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领域的大同社会思想向共产主义的更大格局开阔的伟大理论创造。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在总结苏东剧变的原因、教训以及在研究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对马克思跨越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设想颇为关注,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阐释。本文试从方法论的角度来探讨马克思晚年设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一、坚持历史发展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理论,是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所揭示的一般规律,它从整体上反映了人类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普遍性,它并非是个别社会历史发展机械简单地相加,也不是每一个具体社会都必须经过的独立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必然”,作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论断。“两个必然”论断的提出,有着其科学的历史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做的科学总结。这对于我们认识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规律,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相对低潮时期如何坚信共产主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正确把握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同样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市 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最亮点 ,它亮在第一次把市场经济引入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宝库 ,而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在资源配置方式上的理论与实践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一个最基本的经济问题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 ,当年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应采取计划方式。这是因为 ,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 ,是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是一种无商品、无市场、无货币的产品经济…  相似文献   

6.
理论前沿     
崇尚劳动: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求是》刊文指出,中国梦有其深厚的价值基础、鲜明的价值取向。由于劳动对于中国梦的决定性作用,中国梦的基本价值取向包含着崇尚劳动。崇尚劳动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价值观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这表明,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不仅劳动的价值能够充分实现,而且劳动的评价也在不断提升。崇尚劳动是一种价值行为,它要在一  相似文献   

7.
西方资本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生了许多有待认识的新的变化。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 ,实事求是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新特点及其固有本质 ,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和历史过程的长期性 ,对正确认识其发展历程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政工学刊》2010,(8):13-13
《文汇报》登载了王若水《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的文章。文章的内容提要如下: 长期以来,人们一提到马克思主义,首先想到的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因此马克思主义被蒙上了一层严酷的色彩。人们还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就是“要什么有什么”的社会,这是普遍存在的误解。共产主义社会将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一切文明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为所有的人所享受,  相似文献   

9.
韩亮  田力 《政工学刊》2011,(11):58-58
信仰,是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主义的信服和尊崇,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和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思想纽带和精神动力。封建社会,人们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邦兴国的理念;资本主义时期,人们把"自由、平等、博爱"奉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人类社会构建了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0.
学会怀疑     
马克思的大女儿燕妮曾让父亲填过一张调查问卷,问卷上有50个问题,其中一个是:“您最喜爱的名言是什么?”马克思答道:“怀疑一切”。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天才设想和亲身实践,向世人彰显了怀疑精神的时代价值。怀疑是创新的起点,然而不是所有的怀疑都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怀疑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也会身受其害。学会怀疑才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带来了人类社会现代制度文明的共享 ,但具有对立性的“两制”将长期存在。全球化又以人类共同利益为介促成“两制”新质的相互合作 ,共生共存。资本主义强国主导的全球化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机遇 ,也提出了挑战。社会主义应融入全球化的潮流 ,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不断进行制度创新 ,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为最终实现全球社会主义和全球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华兵 《华北民兵》2011,(1):66-66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党的二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实行计划调控 ,工人参与管理 ,个人资本转向社会资本 ,实行福利政策 ,以及民主进程的发展 ,都有社会主义运动的功劳。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要学习资本主义的有益经验 ,借鉴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社会平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 ,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虽然没有给社会主义平等以具体含义 ,但是 ,他们是在对资本主义平等的分析、批判和对未来社会平等的展望中 ,把社会平等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 ,阐明了社会平等的科学含义 ,并把社会平等作为自己理论体系的最高社会目标。只有深入分析革命导师关于社会平等的理论 ,才能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情况下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平等 ,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理论前沿     
当代资本主义的三重困境《红旗文稿》刊文指出,当代资本主义正面临着种种困境,主要有三:第一,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角度看,冷战结束后的20余年间,资本主义发展遇到了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新挑战。这是西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历的第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危机。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经济活动突破国家界限,垄断资本不受国家限制。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并未消失,而  相似文献   

16.
《兵团建设》2007,(11):117-1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和目标任务,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问题 ,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认为 ,在新的历史时期 ,资本主义仍然有“再发展”的可能 ,我们必须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运行体制区别对待 ,在学习资本主义方面不能单单只停留在经济体制和技术管理层面上 ,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和借鉴其已被证明是人类共同财富的一些具体制度上 ,如此 ,社会主义才能在两种制度的长期竞争中赢得最终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浪潮。资本主义社会经过调整和改良,呈现出发展态势;社会主义的胜利仍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需要做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在这“一球两制”、“一球多极”的国际背景下,正确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东方社会主义构想的启迪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有两种社会主义构想 :一种是取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西方社会主义构想 ,一种是东方落后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的东方社会主义构想。马克思的东方社会主义构想能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怀念钱学森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是我们十分敬仰的科学大师,此时,我们格外想念他。从1957春到1966年秋,我有幸在钱学森的指引下工作,我把自己的点滴回忆和感受付诸文字,以示对他的纪念。钱学森同志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科学和理论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