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君子”、“小人”是古人常用的称谓,其词义多样且不断演化。君子,最早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统称,常与“小人”与“野人”对举。《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孟子·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淮南子·说林训》:“农夫劳而君子养焉。”都是这个意思。汉班固《白虎通·号》:“或称君子何?道德之称也。君之为言群也;子者丈夫之通称也。”宋王安石《君子斋记》:“故天下之有德,通谓之君子。”“小人”的称谓其一是平民百姓,其二是旧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自称的谦词,其三是指识见浅狭之人,其四是…  相似文献   

2.
三国时蜀汉名相诸葛亮辅助刘备、刘禅父子,三分天下,鼎足其一,其功业称得上是彪炳千秋。诸葛亮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善于选拔、使用人才,标准就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 在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中,他劝谏蜀后主刘禅重用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蒋琬等人,要刘禅“亲之信之”,因为他们都是“忠良死节”之臣,并且针对主公的弱点告诫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  相似文献   

3.
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不仅要善于用人之长 ,更要学会用人之“短”。美国有位女专家叫波特夫人 ,善用人之“缺点” ,她让线性思维又很热情的人 ,去做技术培训教师 ,因为他乐于教书 ;让线性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 ,去当警察 ,因为他爱管闲事 ;让系统思维而又热情的人当领导、顾问 ,因为他既高瞻远瞩又埋头苦干 ;让系统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去当工头 ,谁干得怎样 ,他会一目了然。这样就做到了各得其所 ,各避所短。在一般人眼里 ,“直来直去”、“吹毛求疵” ,也许都是“缺点”、“短处” ,但在波特夫人眼里 ,这些“缺点”和“毛病”同时也是“长处”…  相似文献   

4.
周昌荣 《政工学刊》2006,(11):55-55
一要做真实坦诚的人。真实坦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诚信,二是坦率。先说诚信。“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知。“真诚换真金”,这是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现实中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所以说,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现在的社会,信誉被认为是最昂贵的资本,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而拿自己的信誉做赌注,委实有些得不偿失。所以,真实坦诚地待人,诚恳率真地处事,是做人最明智的选择。再说坦率。为人要做到真实可信,必须保持一种坦率的态度。对于广大官兵来说,…  相似文献   

5.
人武部党委要议大事、管大事。作为班子领头人,应能驾驭全局,像毛泽东同志说的那样,善于抓关键,牵住“牛鼻子”,才能使党委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得稳、行得正。 一是把握方向,保持清醒头脑。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做书记工作的人,就要跳出事务圈子,在事关全局、把  相似文献   

6.
“不迁怒,不二过”寥寥数字,听着简单,做着不易。现实生活中,有的同志面对过失和错误讳莫如深,千方百计粉饰辩解;有的面对批评总是强调客观,怨天尤人;还有的则认为过失和错误人皆有之,不足为怪。但凡这般文过饰非、迁怒他人的做法,势必还会二过、三过。古人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业者,都能做到闻过不怒,有则改之。毛泽东同志当年面对延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要做到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就要善于搞好工作统筹。工作统筹,是一门统揽全局、系统筹划的工作方法与艺术,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抓好作为教育主要环节的课堂教育 ,在提高授课质量上下功夫 ,应该注意做到“三个善于”。一、善于讲大道理。善于讲大道理就是要善于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官兵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思想疙瘩 ,消除疑虑、解开扣子。达到这个目的要 :(一 )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做到愿讲。要克服“大道理”没人听、不管用的片面认识 ,坚持“大道理”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二 )解决理论素质问题———做到会讲。要克服不求甚解、死搬硬套的敷衍应付现象 ,力争使教育…  相似文献   

9.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人分为三种,德才兼备者为圣人,德胜才者为君子,才胜德者为小人。荀子把入分为三类,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之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之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之妖也。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不能用君子和小人两极分化的标准,简单进行人生分类。应该结合社会实践解读人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基层官兵所期盼的主要是“八不”干部 ,即 :立场不萎 ,为人不媚 ;作风不浮 ,虚名不图 ;身子不懒 ,手不乱插 ;架子不大 ,办事不卡。这“八不”道出了基层官兵的心声 ,也是旅团政治机关干部应该做到的“八项注意”。一、立场不萎 ,为人不媚。“萎” ,就是没有“主心骨”。有些政治机关干部善于察言观色 ,人云亦云 ,左右逢源 ,一遇有重大分歧的事 ,马上就做“骑墙派” ,或者见风使舵 ,或者随大流 ,没有原则 ,也没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看法。要做到立场不萎 ,关键在于学习 ,熟悉大政方针、上级指示和相关的业务知识 ,有一定的理论功底 ,这样看问…  相似文献   

11.
沈红平 《政工学刊》2006,(10):48-48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当前,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学习贯彻好党章,践行党员先进性要求,关键是要以党章为镜,经常对照自己,才能做到知荣辱、明得失,才能时刻保持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在具体的对照检查中就要善于用好“四面镜”。用“平面镜”照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往往习惯于用“手电筒”照别人,而经常忽视用“平面镜”照自己,结果导致个别党员干部因长期看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发生问题,直至酿成大错而追悔莫及。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经常以党章为镜进行对照检查,…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其实,对于常人而言,应该也可以做到"肚里撑船"。 儒家经典中强调:"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即要求仁人君子胸怀要广大,要具有包容一切的雅量,善于团结各方面和各种禀性之人,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各级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锐利武器.我们提倡大胆开展批评,不是不要讲究方法,乱批一气.而是既要敢于批评,还要善于批评.特别是在领导班子内部,更应讲究批评的方法.具体来说应注意做到“四适”:一是适人.就是批评要因人制宜,区别对待.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个性特点的人对待批评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性情开朗、性格外向的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批评,对这些同志开展批评可以直率一点,当面锣,对面鼓,语气重一点、问题提的尖锐一些关系都不大;而性情孤僻、性格内向的一般对批评比较敏感,对这些同志开展批评语气应尽量婉转一些,谈  相似文献   

14.
从古至今,有很多哲人,注重做到言语谨慎。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言辞慎重缓慢。”现在,有的人不会说话,张口说出的话,带有负面情绪,影响人身心快乐;有的说话无重点,不简洁,东扯西拉。哆里哆唆,使人产生“敬畏”感;  相似文献   

15.
《政工学刊》2008,(1):64-64
古人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识人、用人的经验,归纳起来为“五视”,即: “居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在一起。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相反,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加以当心。  相似文献   

16.
荀子把人区分为圣人、君子和小人三个等级,三等人的道德修养、学识、对言谈的态度等都有很大的差别,因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言谈风格.荀子对这三种言谈风格的形式、内容和成因进行了精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清贫是福     
纵观古今,多少志士仁人视富贵为浮云,“德润身,富润屋”,清贫为福。难怪古人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叔向,见到韩宣子因为自己  相似文献   

18.
谈及成才,问:“何以成才?”答:“勤奋成才。”问:“何谓勤奋?”答:“勤读书、善学人、多做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凝结的是一个人甚至几代人的智慧和思想文化成果,展现的是广阔而新奇的领域,可启心智,可开顽愚。大凡才干突出的人,无一不是好读善思者。勤读书,就要多挤时间,少些玩乐,像鲁迅先生“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和写作上”;就要结合自身文化和工作需要,有选择、有重点地读,需知用有限的生命去占有无限的知识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就要不断培养读书兴趣,在日积月累中汲取知识营养。“一枝一叶一世界”。作为万物之灵…  相似文献   

19.
做过网页的人都知道,超链接是从一个网页的文本或者图片指向另一个目的端的链接,它可能是一行字,抑或一幅画。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每个人不仅要扩大自己的内存,更要建立自己的“超链接”。知识链接首先在线。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知识结构每天都在升级。古人曰:不进则退;今日可谓:“不进则废”。微软公司老总比尔·盖茨和英特尔公司老总安德鲁·葛鲁夫可谓知识的巨富,但他们每天晚上都在计算机网络上调阅明天出版的电子刊物,力求比别人早一步获取新的信息。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谁拥有知识谁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理想链接应是主线。“理…  相似文献   

20.
说“忍让”     
“忍”指的是忍耐、忍受,自古就有“君子忍人所不能忍”之雅量;“让”指的是谦让、礼让,“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广为传颂。“忍让”则是“忍”和“让”的完美结合,是修身养性的要旨,成就大业的利器,也是部队和谐团结的祥瑞,值得大力提倡。我们之所以要提倡忍让,是因为忍让是一种高尚的美德。大千世界,纷繁复杂,芸芸众生,迥然各异。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就连那漂泊在孤岛上的鲁滨逊,不也有一个土人“星期五”做朋友吗?可见,人与人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联系,而个性又千差万别。联系和差别都蕴藏着矛盾。“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