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不断深入,葡萄设施栽培作为一个高效项目迅速发展,到2000年初,全国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已达11.25万亩,但由于日光温室的生长条件与露地栽培条件截然不同,常常造成葡萄在日光温室内不能连续丰产,一般栽后第二年丰产性很好,而下一年开始结果枝率明显下降,表现是升温越早,下年果实越小,有些品种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的产量,不少地区利用一年一裁制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苗木投资大,管理费工。为此,我们通过以下试验,力求找出解决办法.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葡萄试验园的日光温室内。温室长75米,宽8米,脊高3米,定植沟垂直后墙,沟内定植双行,沟距(大行距)3米,沟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选择日光温室葡萄须选择一些品质优、结果早、产量高、喜潮的早熟品种,适宜于本地栽培的 品种主要有:凤凰51;乍娜;早生高墨;里查马特;奥古斯特;维多利来;1851二、日光温室搭建要求搭建日光温室应选择在交通方便、离水源近、光照充足、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下,土壤类 型为沙壤土的地方。地下水位在1.0米以上的地方栽植葡萄时必须起垄,株行距为0.5×2.0 米,行向为南北向,在低洼盐碱地栽植时,必须形成洼槽,以利排水,增强葡萄根系的透气 性。葡萄日光温室采用单面式,坐向朝南。(一)基本参数1、角度(1)温室的方位角度一…  相似文献   

3.
晋南地区,葡萄栽培起步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现有栽培面积五万余亩,主栽品种为巨峰系,是山西省葡萄重点新产区之一。但由于品种单一,供应期短,亩收入徘徊在2000—3000元。为了走出巨峰高产低效低谷,实现优质高效之目的。本所从1993—1999年,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改变栽培方式方法入手,从事大量的生产实践与试验研究,积极摸索推广葡萄周年优质高效栽培新模式,现将四种新模式经济效益、关键技术与特点总结如下:1五月上市暖棚栽培模式1.1 模式:采用第二代日光温室栽培有效面积亩栽植 550株(株行距0.8×1.5m),亩投资1.5万元,第二年进入挂果期,亩产2500斤,五月上中旬上市,五月底六月初售完,批发价8元/市斤,收入20000元,第三年后进入盛果期,亩产4000—5000斤,收入32000-40000元,生产周期5—6年。  相似文献   

4.
发展葡萄的保护地栽培,品种选择至关重要。为丰富葡萄日光温室栽培品种,我们从1998年汗始在本所示范基地进行红双味葡萄日光温室栽培实验。在良好管理条件下,1999年5月,350平方米的大棚采收浆果600公斤,2000年5月采收浆果1100公斤;售价20元/公斤。效益显著,品质优良,该品种适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 红双味葡萄的品种特性 该品种是山东酿酒葡萄研究所以红香蕉和葡萄园皇后杂交育成。果穗圆锥形,平均穗重800克,平均粒重7克,果粒椭圆形,紫红或紫黑色,果粒着生中等紧密,成熟一致。果皮中等厚,肉软多汁,香味浓郁,具有香蕉味和玫瑰香味。生长势中等,结果能力强。在日光温室栽培,元月1日扣棚,成熟期为5月13日,用手持测糖仪测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5.
许尚斌  乔文生 《宁夏科技》2002,(1):68-68,67
由北京市农林办公室科教处1999年5月下达的温室葡萄反季节品种及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招标项目,由张家湾葡萄协会与北京农学院承办,选址在张家湾镇。从1999年5月开始启动,到2000年6月,经过2个年度的工作,该项目的各项工作任务已经完成。 一、温室葡萄新品种引进及品种介绍 张家湾镇现有设施葡萄栽培面积1000亩,共引进栽植葡萄新品种二十余个,其中2000年已结果的温室葡萄品种有京秀、87-1、京亚、乍娜、奥古斯特、维多利亚、红双味、塔米娜、格来卡以及无核品种8611、8612、无核白鸡心、奥迪亚等,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葡萄设施栽培品种的选择,丰富首都果品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推广品种的成熟期及果粒性状 经过两年的示范工作,通过生产实践的观察、对比,项目课题组已筛选出适合北京地区设施栽培中采用的葡萄新品种。 由于1999年冬至2000年早春,北京地区气温明显低于前几年,因此2000年北京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北方地区日光温室葡萄反季节栽培已成农业的支柱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本试验设在北京林果所果树新品种示范基地,北京市丰台区王佐乡青龙湖畔,总面积为40hm2,其中日光温室葡萄栽面积为5280m2,主栽品种香妃占3360m2,其次是87-1(玫瑰香型品系),无核早红,京秀等。经过两年的栽培示范,已初见成效,1999年4月15日定植,2000年6月16日采收,折合666.7m2产量,香妃551.7kg,87—1(玫瑰香型品系)536.5kg,比露地提早采收56天。达到预期优质丰产的目的。1 日光温室的基本结构和立地条件 北京地区冬季较寒冷,日光温室用加气混泥土砖砌墙后墙中间设10cm厚度的塑料保温材料,墙总厚度为70cm,东西墙厚度为100cm后墙高250cm,温室脊高为3.2m。采光面呈拱形。后屋面角为25°-35°范围,棚屋面用6cm钢管拱形框架,框架间隔1m。上覆大棚无滴膜,顶覆双层无纺布,厚度5cm。用电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S.tuberosumL)原产于南美秘鲁,明末清初引入我国,在我国已有3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国,年种植约466.7万hm2,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23%,是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宁夏是马铃薯种植的理想区域,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不同加工用途的马铃薯品种提供了理想的种植条件。目前种植面积8—10万hm2,年总产鲜薯约11—13亿kg。主要种植区在宁南山区,是主要的粮食作物。由于病虫害严重,特别是马铃薯病毒的长期积累,使种质降低,单产逐年下降,商品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鲜食、酿酒葡萄其栽培面积增加很快,呈现出“葡萄热”。经栽培观察,许多品种对病虫害特别是对病害的抗性较差,加之防治措施不力,造成病害发生严重,葡萄生产损失较大。现将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主要病害的诊断 1、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染病初叶片上有半透明油渍状病斑,后扩大为黄褐色病斑,受害叶片背面有层灰白色霉,严重时病叶失水焦枯脱落。发生严重的年份,霜霉病前期也危害果实,后期发病只危害叶片、嫩梢。 病菌在葡萄病残体中越冬或随落叶在土中越冬。气温在10~15度左右,是霜霉病菌流行的高峰,一般在6~7月份开始发病,8~9月达到发病盛期。 2、黑痘病(1)幼叶初染病有红褐色、黑褐色细小斑点,后扩大成圆形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浅褐色或灰白色,最后干枯穿孔。叶脉受害时,叶片扭曲皱缩。(2)幼果感病是从谢花后开始至浆果膨大期结束。幼果初染病时呈褐色圆斑,后病斑中央部分变  相似文献   

9.
军事展望月刊2002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日本贸易振兴会松江贸易情报所的邀请,我们宁夏西夏王葡萄酒业公司一行三人于2000年8月5日-8月10日对日本岛根县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及营销进行了考察,现将这次考察的情况简述如下,以期对国内的葡萄与葡萄酒生产及营销有所借鉴。1 岛根县的葡萄生产1.1品种结构:岛根县的葡萄品种鲜食和酿酒葡萄兼有,鲜食葡萄绝大多数为日本传统品种和用欧美葡萄杂交选育品种,如甲州、巨峰(Kyoho)、藤稔(Fujiminori)等,酿酒品种多为欧洲国家盛行栽培的品种,如霞多丽(Chardonnay)、梅尔诺(Merlot)、赤霞珠(Cabernet Sauvlgnon)等。1.2栽培方式:由于岛根县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降雨量为1800mm左右,为了避免过多降雨造成葡萄品质下降和严重病虫害发生,岛根县的葡萄栽培一般采用大棚种植,这种大棚呈屋脊式,全部用钢管架设而成,上盖塑料薄膜,透光防水,既能满足葡萄对光照的需要,又  相似文献   

10.
葡萄品种需冷量及打破休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打破休眠、提早萌芽是我国南方暖湿地区葡萄促成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一般认为葡萄冬季休眠的需冷量(Chilling Require-ment,CR)约为7.2℃以下1000~2000hr,以此推测上海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的日期可能在2月中旬左右。若在休眠不足的状态下覆膜进行促成栽培,往往会造成葡萄萌芽率低下,荫芽、开花不整齐,生理障碍较严重等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弄清上海地区葡萄促成栽培几个主要品种的需冷量及有效的破眠技术,为大棚葡萄促成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为此,我们在1998—2000年对葡萄不同品种需冷量和打破休眠的药剂进行了试验,其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休眠需冷量调查试验1.1.1 试验材料:试验的葡萄品种为欧美杂种的京亚、巨峰,欧亚种的绯红、京玉、里查马特、无核白鸡心;试验所用仪器为:冰箱  相似文献   

11.
为了学习发达国家的葡萄栽培技术,加快武威地区葡萄基地建设步伐,应欧盟中国协会的邀请,经国家外专局批准,我们甘肃武威葡萄栽培、酿酒技术培训团一行十四人赴法国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学习和培训,重点考察学习了勃根第产区葡萄栽培和酿酒技术,并于6月25日在法国农业部高级培训中心——博纳进行了一周封闭式训练,通过考察培训,使我们获得了许多新的启迪、新的观念和新的思维,同时对武威地区葡萄产业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一、勃根第葡萄发展概况 勃根第是法国与波尔多齐名的葡萄产区,它以盛产优质酒而闻名世界,素有“葡萄酒王国”之美称。有近二千年的栽培历史,现有葡萄面积2.5万公  相似文献   

12.
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时启  杨承时 《宁夏科技》2002,(1):19-19,15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参与全球经济的角逐,给具有相对优势的新疆葡萄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各地州都将种植葡萄列入重点发展计划之中,提出了许多优惠政策,鲜食、制干、酿造葡萄面积增加很快,葡萄产业在新疆种植业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1 新疆葡萄生产的特点及现状1.1 新疆是我国葡萄种植业的发源地,有数千年的葡萄栽培历史,在我国葡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到2000年新疆的实际栽培面积已接近 4.67万公顷。虽然从总体上看,新疆的果树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比例不大,但在葡萄产业中确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如1998年新疆的果树总面积是15.2万公顷,产量是121.4万吨,分别只占全国总面积和产量的1.57%和2.25%,而新疆葡萄面积为3.2万公顷,产量为55.5万吨,分别为全国葡萄面积和产量的 18.0%和 23.6%,分别占新疆果树面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葡萄是一种抗逆性极好的栽培植物之一。关于葡萄的抗性研究,前人已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葡萄的栽培和育种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葡萄栽培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葡萄的生产经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制约,特别是一些旱地,盐渍化土壤和低洼地等。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土地,有效的扩大葡萄的栽培面积,提高葡萄的产量,我们进行了该项研究,以筛选综合抗性较强的砧木和品种。1 供试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供试的材料共计23份,69份次,分3个组分别进行抗旱、抗盐、抗涝性的鉴定试才如下:775,520A,5BB,贝达3309,沈530,SO4,225Ru,SaltGreek,pollux,Castor,Phoenix,orion,Siliver,NY14528,四倍提拉洼,巨峰,红富士,红瑞宝,黑奥林,龙宝,红伊豆,熊岳白葡萄。1.2 方法1.2.1 苗木状况及试验设计: 供试品种的苗木均为1年生扦插苗。1998年4月初在大田中扦插育苗,6月下旬  相似文献   

14.
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是一种重要的药用和固沙植物,因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在药理上具有平喘、升压、收缩血管、利尿和降温等功效。由于它习生于我国广大西北部的旱山坡、盐碱地、沙地和荒漠中,因而作为荒漠治量的主要物种之一。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宁夏各地大量人工栽培,目前栽培面积已达3万多亩。近几年应种植单位的邀请,我们对宁夏及周边内蒙地区种植麻黄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发生和发展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5.
无核白葡萄是一个鲜食制干兼用的优良品种。许多国家特别是葡萄干生产国都有较大面积的栽培,如美国加利福尼亚一个洲无核白的栽植面积多达160万亩,产量很大。所产无核白葡萄在美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占鲜食葡萄总销售量的40%,并出口北美、欧洲、东亚许多国家。葡萄干生产大国如美国、希腊、土尔其、伊朗、阿富汗等国制葡萄干的主要原料全是无核白葡萄。 我国无核白葡萄产区是吐鲁番。栽培历史悠久,所产葡萄鲜果和葡萄干数量大,品质好,销售到全国各大市场,国内其他省市栽培面积不大,产品下多。内蒙古乌海地区1967年引入无核白葡萄,经过30多年的发展,栽培面积和鲜果产量均已初具规模。所产的无核白葡萄被指定为亚运会展销产品。多次参加了国家组织的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并于1995年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7年在中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全国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6.
葡萄砧木及其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砧木应用的意义: 葡萄是扦插容易生根的一种植物,所以长期以来在生产上一直应用自根苗。在100多年前,葡萄根部害虫根瘤蚜从美洲传入欧洲并迅速传播,使欧训大面积的葡萄园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后来,经过研究证明,美洲的野生葡萄抗根瘤蚜,继而对美洲的葡萄野生种进行改良,培青砧木品种,从而挽救了欧洲的葡萄栽培。因而,现在在全世界都在使用砧木进行嫁接育苗。 野生砧木不仅抗根瘤蚜,而且对地上部的接穗品种也有各种各样的影响,这种影响又是相当复杂的,同一种砧木对不同接穗品种的影响表现不同,有时由于栽培地域或栽培条件不同,还会出现完全不同的结果。一般砧木对接穗品种的影响表现在树势、结果习性、产量、成熟期、着色、糖度、果粒大小、裂果性和运输贮存性能等诸多方面。栽培上应该对不同品种进行砧木的适应性试验,然后再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葡萄保护地栽培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保护地栽培就是在不适合葡萄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利用保护设施,人为地创造一个适合葡萄植株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从事葡萄生产的一种特殊栽培方式。通过保护设施可以使葡萄栽培达到促成(即提早果实成熟)、延迟(即延后果实成熟)、避雨等目的。 日本、荷兰等国葡萄保护地栽培历史悠久,保护设施和栽培技术都很先进。据1990年的数字显示,日本保护地葡萄面积已达6403ha,占全国葡萄面积的23.9%;荷兰的鲜食葡萄已全部由保护地生产。葡萄保护地栽培的方式多种多样,成熟有先有后,因而大大加长了供应期,使鲜食葡萄几乎是周年供应。 近年来我国葡萄保护地栽培的发展十分迅速。栽培面积逐渐增大,栽培技术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8.
浙江金华婺东葡萄良种场的殷柏成、江文彬、俞才兰3位青年民兵,成功地引种栽培出颗粒最大直径3.9cm,横径3.6era,重32克,大似乒乓球一样的特大葡萄——藤稔1055。据浙江农大教授、全国著名葡萄栽培专家陈履荣检测后说:“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葡萄。” 1984年初,他们3人租用了12亩荒地,投资5万余元,创办了这个葡萄良种场。1987年秋,他们通过辽宁中国果树研究所从日本引进了藤稔等20多个品种,在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经过近3年时间的精心试验栽培,于今年8月初,藤稔1055、高尾  相似文献   

19.
葡萄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果树,它不仅在山东省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而且适宜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使其成为山东省果树主栽树种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尤其是国家大力提倡饮用果酒促使葡萄酒业的兴起,都极大促进了山东省葡萄的发展,目前,山东省葡萄、葡萄酒生产的发展正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一、生产现状 山东省葡萄栽培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以酿酒葡萄品种为例,在1984、1989年出现了两次大的波折,由于价格、市场等多种原因,造成葡萄价格严重下降,1989年山东省葡萄价格曾降到每千克0.12元,且不能当年付款,曾一度使山东省葡萄面积由1988年的  相似文献   

20.
新梢摘心是葡萄夏季修剪不可缺少的工作,在一定肥水条件下,对新梢摘心,并对副梢进行及时处理,有利于葡萄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同时亦可达到葡萄“省工”栽培的目的。在以往的研究中,着重于鲜食品种,尤以巨峰为多,对酿酒葡萄研究较少,本研究是“酿酒葡萄省工栽培”的一个内容,以期探讨除,果穗以上副梢采取单叶摘心,破除腋芽,顶端留2副梢的基础上,在花前不同时期进行结果枝摘心,和不同摘心强度的试验,以确定不同酿酒葡萄品种摘心时期、摘心强度对座果率的影响。1 材料方法1.1 材料:3年生霞多丽(民族化工基地);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