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布式仿真技术是解决装备保障方案评价问题的重要手段.由于装备保障方案是由一整套不同层次的综合保障要素方案组成,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装备保障方案其仿真模型分辨率需求往往也不尽相同.为解决装备保障方案多层次建模问题,引入了装备保障仿真实体的概念,从属性、行为、保障关系和交互4方面出发定义了装备保障仿真实体元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装备保障仿真聚合实体的概念,研究了实体属性聚合、行为聚合、保障关系聚合和交互聚合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装备保障仿真系统中的不同层次模型转化问题.最终以某旅前进保障群实体为例进行说明,并在联合作战装备保障仿真系统中进行了应用,证明了装备保障仿真实体聚合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陆军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评估需求,提出了基于仿真的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方法框架,研究构建了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指标参数值计算方法和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设计了技术保障装备体系效能仿真评估系统功能框架,为面向技术保障装备体系论证与优化的效能评估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3.
利用网络把分散在各地的模型、软件、工具、仪器仪表甚至设施等试验鉴定资源作为床部件连接起来,采用协调一致的结构、标准、协议和数据库构建仿真试验床,是开展装备体系试验鉴定的一种方法和技术.通过分析引入智能化仿真引擎对装备体系鉴定试验床的影响,介绍了装备体系鉴定仿真试验床的功能与特征,探讨了部件构成、信息关系和运行流程等总体设计问题,可为仿真试验床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HLA技术的装备保障仿真训练系统是通过网络将分散在各地的仿真器、计算机生成兵力以及其他设备联合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互相耦合的虚拟战场环境.分析了装备保障仿真训练的功能和特点,并依据HLA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对分布式装备保障仿真训练系统进行方案设计,建立了系统体系结构,并介绍了其方案组成.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系统动力学的相关概念、特点.分析了战时通用装备保障系统的体系结构.并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战时装甲装备保障子系统进行了简化模型仿真研究,验证了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通用装备保障建模的可行性;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对战时通用装备保障系统进行研究分析,必将对通用装备保障系统的结构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子装备功能结构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FBS(功能——行为——结构)模型的电子装备仿真的新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模型的原理及其分析、建立过程.然后以该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如何针对电子装备的具体结构、功能特点,确立仿真策略、选择仿真软件以满足仿真要求,并以某复杂电子装备为例,探讨了其虚拟仿真的设计与实现.最后根据实际应...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装备保障方案评估科学性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仿真的装备保障方案评估思路,即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在作战行动仿真的牵引下,通过对装备保障行动过程的大样本仿真,依据仿真数据及评估指标体系对装备保障方案进行评估。分析了装备保障方案仿真评估方法的优势,给出了仿真评估基本流程及主要工作,梳理了仿真评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重点探讨了仿真过程中损消耗生成采用的主要方法,基于实体的装备保障行动规则的制定过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评估指标和指标计算方法的确定思路。  相似文献   

8.
装备保障力量复杂适应性仿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装备保障力量复杂适应性仿真是新形势下探索装备保障力量转型的有效手段。采用CAS理论和基于多智能体的建模仿真方法,界定了装备保障力量复杂适应性的内涵,设计装备保障复杂适应性仿真的Agent类,建立了基于向量驱动的装备保障模型,并以动态联盟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装备保障力量复杂适应性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也可通过仿真实验获取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与运用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9.
武器装备动员纵向体系是指按照装备全寿命阶段不同进行区分而形成的体系,主要包括武器装备科研动员、武器装备生产动员和武器装备保障动员。一、武器装备科研动员装备科研动员是指在装备科研动员指挥机构的组织指挥下,根据战争的特定需求,以确保和提高现役装备作战效能、提供战争急需的新型作战装备为主要目的,平时进行装备科研动员准备,战时统筹运用国家相关科研资源,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相关技术成果进行的一系列应急性科学研究及相关管理活动。战时武器装备科研动员实施,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1.实现武器装备科研机构的平战转换…  相似文献   

10.
装备保障力量复杂适应性仿真是新形势下探索装备保障力量转型的有效手段。采用CAS理论和基于多智能体的建模仿真方法,界定了装备保障力量复杂适应性的内涵,设计装备保障复杂适应性仿真的Agent类,建立了基于向量驱动的装备保障模型,并以动态联盟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为装备保障力量复杂适应性研究提供一种思路与方法,也可通过仿真实验获取装备保障力量建设与运用的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1.
装备采购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减少装备采购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在介绍装备采购中非对称信息的基础上,运用博弈论的数学工具建立起装备采购中非对称信息博弈的模型图,并给出了减少非对称信息问题的博弈模型,提高了装备采购的效益.  相似文献   

12.
承包商的努力程度直接决定了装备的制造成本。为有效激励承包商降低装备制造成本,提高装备采购效益,基于里昂惕夫劳资博弈模型建立了成本分担定价方式的装备采购博弈模型。并在承包商边际效用非线性和定价方式多变量的假设基础上,分别对价格、成本、承包商努力程度和承包商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原模型进行了拓展,为定价方式中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装备合同履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提高装备合同的履行效益,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在有限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建立了装备合同履行监督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对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制单位与军事代表、合同履行管理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探究,得到了各参与方在不同条件下均衡策略的选择,并对优化装备合同的履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针对装备采办中的一级密封招标问题,分析了招标过程中的博弈特点,给出了一维贝叶斯均衡的求解方法和解析表达式,论证了在军工企业的最优战略是选择博弈的贝叶斯均衡,军方的选择是增加竞标者的人数。然后,重点分析了招标过程中的多维博弈问题,给出了多维贝叶斯均衡的一般求解方法,并针对特定的事例进行了多维均衡分析。最后,在多维博弈的框架下对一维博弈和多维博弈的均衡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级密封招标过程中,多维博弈均衡是军工企业的最优战略。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军品市场正由封闭市场向一个相对开放竞争的环境转变。基于不完全信息的装备采购的博弈模型,探讨了在不完全信息的相对开放的竞争环境下,军企双方对对方的策略、偏好、所处的地位或者状态的信息等策略问题进行了解,并给出了求解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说明,对装备采购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单一来源装备采办下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一来源装备采办下,由于供应商在装备的定价与装备的升级改造上都存在 相对的比较优势,军方引入渐进式采办来改变自身的不利地位 应用博弈论的观点来对单 一来源装备采办下军方与供应商定价问题进行比较,实现了对单一来源装备采办与竞争策 略下各自收益分析,并用不定次重复博弈对渐进式采办进行了定量分析,对在实际采办过程 中如何实现激励合同和防止腐败问题也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装备采办中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性谈判是一种重要的武器装备采办方式,军方与承包商之间的谈判是一个重复博弈过程,双方谈判的本质是讨价还价。分析了轮流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对轮流出价博弈的子博弈精炼均衡进行了论述;在轮流出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并对2种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案例对2个模型的均衡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同时出价的讨价还价模型更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定价方式和定价参数的选择对于承包商会起到不同程度的激励作用。为提高装备采购效益,在承包商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采购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价格、成本、承包商努力程度和承包商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了成本分担和固定价格的定价方式能够有效激励承包商提高自身努力水平降低成本,并提出了2种定价方式的参数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局中人对策略有偏好、支付值模糊的双矩阵对策给出了一种具体的求解方法,首先根据加权算子集结得到局中人的策略偏好向量、利用模糊数排序方式将模型转化为清晰的双矩阵对策,再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后以雷达电子对抗为例,建立了具有策略偏好的模糊双矩阵对策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结果对于双方资源分配,提高作战效能具有一定的军...  相似文献   

20.
海军兵棋演习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棋演习系统是我军未来开展模拟训练的重要手段,针对国内外对兵棋推演系统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提出海军兵棋演习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设计方法,并结合海军兵棋推演的研究内容重点,给出作战规则建模、指挥关系建模等主要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为我国海军未来兵棋推演系统设计、研究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