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NMR定量方法研究了水基质的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减压旋转蒸干操作对《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附表化合物的性质和回收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防御体系中,对目标进行准确的角度测量是进行有效探测跟踪的前提。研究了交叉极化干扰对极化匹配单脉冲阵列雷达测角影响。首先阐述了阵列雷达极化匹配单脉冲测角方法,分析了回波极化状态估计和虚拟极化匹配接收2个关键环节。然后,理论分析了交叉极化干扰对极化匹配单脉冲阵列雷达测角影响,从数学上证明了该干扰可带来极化匹配测角的误差,导致测角精度下降,并给出了交叉极化干扰对极化匹配单脉冲阵列雷达测角影响流程图。最后,对极化阵列雷达的测角性能进行了交叉极化干扰仿真,得到了RMSE随交叉极化干扰强度的变化曲线。仿真结果表明,交叉极化干扰会导致阵列雷达测角性能的下降,并随着交叉极化干扰强度的增大测角误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名词注释     
极化极化是各种矢量波共有的一种性质。天线的极化是指天线辐射的电磁波的电场和磁场的方向。通常分为水平极化、垂直线极化、圆极化等。雷达为了抗干扰等目的,将天线的极化做成可变的。余割平方天线雷达用窄窄的波束探测广阔空域的目标,扫描所用的时间太长。为了节省搜索目标的时间,同时兼顾到测向精度和分辨力,可以在一个方向上产生宽的扇形波束、而另一个方向上仍用窄波束。这样的天线叫作“赋形波束天线”。余割平方天线就是一  相似文献   

4.
针对雷达探测信号多为线极化而干扰信号一般为圆极化的特点,提出通过全极化辅助天线的主极化和交叉极化接收通道,将干扰信号从回波信号中分离,从而对主天线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进行对消的抗干扰方法。这一方法不受干扰信号极化方式的影响,除与雷达探测信号同极化的信号外,可对抗任何形式的极化干扰信号。分析了对固定极化干扰信号的对消效果,包括转发式干扰和压制式干扰,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电场作用下w/o型乳状液液滴的极化模型及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研究电场破乳的动力学机理,以单水滴为研究对象,建立电场作用下油中椭球形水滴的极化模型,研究w/o型(油包水)乳化油进行电场破乳脱水过程中水滴的极化特性,分析水滴极化的影响因素,推导体系中各个基本要素的关系式。分别对电场作用下水滴在向日葵油、棕榈油和校准油中的极化强度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电场中油水界面张力及油的介电常数均对水滴的极化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椭球形水滴的极化模型得出水滴单位体积极化率相对于基于圆球形水滴极化模型的结果有明显改善,低压区和高压区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2.5%和13.5%。利用椭球形水滴的极化模型分析水滴的极化特性对深入研究乳化油电场破乳动力学机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将天然手性池化合物D(+)-樟脑引入离子液体中,设计合成了新型手性功能化咪唑型离子液体,并采用微波辅助反应,极大的提高了反应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种估计来波信号极化状态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扰场的极化估计是自适应极化滤波器首要的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极化估计器的精度直接制约极化滤波器的滤波效果.基于单极化雷达接收天线的空域极化特性,提出了一种来波信号极化状态的估计方法.首先介绍了算法的估计原理,并对算法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计算机仿真实验,探讨了影响估计性能的主要因素及提高算法性能的主要途径.理论推导和计算机仿真结果均证明了估计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标极化散射矩阵的精确测量是全极化雷达极化信息处理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正负线性调频信号,针对采用数字解线性调频处理的同时全极化测量体制雷达,分别推导了雷达中频频率偏差和采样频率偏差对同时全极化测量影响的数学模型,提出一种雷达中频频偏和采样频偏的联合估计与校准方法。仿真和实测数据表明:雷达系统频率稳定度会引起不同通道极化测量结果峰值位置和相对相位的变化,采用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校正峰值偏移,补偿相位误差,提高目标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极化与时域、频域一样都是电磁波的基本特性。雷达对电磁波极化信息的利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其抗干扰、目标检测和目标识别的能力。探讨雷达天线的极化特性并加以利用有助于解决雷达对抗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基于任意极化波的分解理论,分析了线极化分量法和圆极化分量法的原理,建立了相关数学模型,给出了轴比和极化失配因子对接收机灵敏度及雷达接收端干信比的影响,在雷达对抗装备研制及雷达对抗试验评估中起到良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挖掘北斗信号大数据资源的应用价值,拓展其在大气海洋领域的应用方向,重点从理论上研究了利用北斗信号的极化相移监测降雨信息问题。结合北斗信号的频率和极化特征,从极化相移的定义出发,分析了北斗信号经过雨区和降雨粒子相互作用的微物理过程,建立了极化相移与降雨强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该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北斗信号极化相移对降雨强度具有敏感性,这说明了北斗信号监测降雨强度的可行性;还系统研究了雨滴谱分布、雨区路径长度和卫星仰角等关键因素对极化相移的影响,为后续开展实验验证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带有微型漂移管(0.6cm^3)的微机电系统射频离子迁移谱仪及其检测性能。该仪器的检测下限可达PPb浓度水平,同时在毒剂检测和识别化合物方面具有传统飞行时间离子迁移谱所不具备的高选择性。文中对其工作原理及制造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2.
用动电位扫描法研究了钛材在含有不同氯离子浓度溶液中和含有PO3-4离子的氯离子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利用线性极化法,测得钛在上述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实验结果表明,钛在上述介质中具有非常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仿真,在雷达信号极化方向与矩形点目标长边或短边平行的两种情况下,分析了矩形点目标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建立了地对空雷达干扰军事模型,以干扰暴露半径为主要指标进行了干扰效果估算,分析了雷达信号极化方向对干扰效果的影响,按照一般地对空雷达干扰作战要求,提出了干扰信号极化方向的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14.
潜艇服役期间涂层性能退变影响潜艇电场分布,以材料电化学极化状态为边界条件,应用边界元法建立潜艇涂层性能下降、涂层渗透腐蚀、涂层局部破损极化三种潜艇腐蚀静电场模型,从时域和频域特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化学极化状态对螺旋桨扰动电场的电位信号特征及电场谐波频段影响显著。恒电位、线性极化、非线性极化三种边界条件下,螺旋桨以相同频率旋转扰动静电场时,各模型的频率成分占比差异明显。非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大,线性边界条件下的扰动频率和2倍扰动频占比相差最小。三种边界条件下电场模型的3倍扰动频以上的谐波范围会发生改变,恒电位边界下模型谐波范围最小,非线性边界条件下谐波范围最大。  相似文献   

15.
敌方实施变极化干扰时,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最优权矢量失配,抗干扰性能急剧恶化,利用广义旁瓣对消模型,对变极化干扰引起的性能改变进行定量描述。首先利用广义旁瓣对消模型求解最优权矢量,接着引入变极化产生的幅度、相位相对改变量,阵列单元幅相扰动,然后计算共极化干扰和交叉极化干扰在不同采样数据权值下的性能改善因子。仿真实验表明,变极化干扰能有效影响自适应波束形成阵列,恶化性能改善因子,大信噪比间歇采样干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用液相色谱-质谱两种电离技术测定路易氏剂1的降解产物2-氯乙烯胂酸,比较了在不同流动相中该化合物的响应情况,并且利用源内CID技术获得了丰富质谱碎片,对所鉴定的碎片进行了解释,用选择离子检测得到该化合物的检测限在APCI电离技术中为9ng,在ESI电离技术中为4ng.  相似文献   

17.
采用准稳态的极化方法研究了两种碳钢在不同pH值的3%NaCl溶液中的极化行为,发现:碳钢在3%NaCl溶液中发生钝化的临界pH值约为8.0;当pH>8.0时,随着pH值的增大,致钝及维钝电流逐渐变小,点蚀电位逐渐变正.同时发现NH+4对碳钢的极化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应有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等电子能谱和热重分析(TG)、X—射线衍射(XRD)等物理方法,考察了由聚碳硅烷法制备的连续SiC纤维的表面性质,比较了不同的预处理条件对纤维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iC纤维表面涂层可经500℃热处理或丙酮浸渍脱除;其体相结构为超细的β—SiC微晶结构,其表面存在硅氧化合物层,可能为α—SiO_2结构。在空气中500℃焙烧时,随着焙烧时间增长,表面氧化硅层增厚,同时表面游离碳含量减小。SiC纤维表面层硅氧化合物对酸较稳定,但易溶于热的浓碱。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于双柱信道参考模型的几何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小型无人机信道模型。该建模方法提到了MIMO信道去极化现象,为分析计算交叉极化鉴别率(XPD)提供了一种机制。分析了极化MIMO模型中发射机侧单跳的XPD问题,并对散射体分布对XPD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发现,极化MIMO信道的XPD取决于MIMO子信道和其阵列方向,在多极化天线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相似文献   

20.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其作为润滑剂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含酯基官能团的咪唑类离子液体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了该合成方法的可靠性;对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基本物化性质、熔点、热稳定性及其作为润滑剂的粘温性、蒸发损失、金属腐蚀性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选择了含有相同烷基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传统离子液体进行对比,发现官能团的引入,使传统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同时发现两种离子液体均对金属表面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为进一步开展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摩擦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