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实验合成了一种磺酸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并用于催化高酸值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当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8∶1,离子液体用量为废油质量的0.8%,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80min,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到90.6%。该离子液体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将餐饮废油的酸值从13.22mgKOH/g降低到1mgKOH/g以下,然后利用NaOH催化生产生物柴油,会达到更高的产率,更为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2.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表征及其作为润滑剂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两步法合成了含酯基官能团的咪唑类离子液体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了该合成方法的可靠性;对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基本物化性质、熔点、热稳定性及其作为润滑剂的粘温性、蒸发损失、金属腐蚀性等进行了全面研究,并选择了含有相同烷基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传统离子液体进行对比,发现官能团的引入,使传统烷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展现出不同的特性,同时发现两种离子液体均对金属表面有较强的腐蚀作用,为进一步开展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摩擦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萃取-絮凝组合精制再生废润滑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溶剂精制再生废润滑油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应用极性溶剂为萃取剂、乙二胺为絮凝剂,组合精制再生废润滑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为正丁醇,精制时间为15 min,精制温度为25℃,剂/油质量比为5∶1,絮凝剂添加比例为1.0%。以该精制工艺操作,再生油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黏温指数达130以上,闪点达200℃,酸值为0.05 mg.g-1,灰分质量分数降低到0.01%以下,金属元素含量显著下降,再生油产率为80.6%,各项性能基本上符合HVI150基础油指标,表明该精制工艺再生废润滑油可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解决餐饮废水中乳化油分离处理这个技术难题,采用化学破乳法对餐饮废水进行研究,得到不同化学试剂的最佳质量浓度,并通过复配实验总结出最佳复配组合.结果表明:小分子醇类的质量浓度越大,醇类单链越长,则破乳作用越显著,加入正丁醇至总体积分数为4%有较好破乳效果;少量添加有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可以提高除油效果,但用量过高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质量浓度为100~200 mg/L较为适宜;金属离子所带的正电荷越高,破乳效果越好,选择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CaCl2较为适宜.根据复配实验可知,同时加入正丁醇至总体积分数为4%和CaCl2质量浓度为150 mg/L,可以取得更好的组合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5.
餐饮废油甘油酯法合成烷醇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餐饮废油为原料,采用甘油酯法制备表面活性剂脂肪酸二乙醇酰胺。通过均匀实验确定最优合成反应条件:反应温度200℃,餐饮废油与二乙醇胺质量比1.3∶1,反应时间330 min。在此条件,油脂转化率为98.3%,产物的胺值和pH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产物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并可作为中间产物用于进一步加工。  相似文献   
6.
高动物油含量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重庆餐饮废油动物油含量高的特点,用氢氧化钠作催化剂制备生物柴油,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质量比25%,催化剂用量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搅拌强度3000r/min。在该工艺条件下,进行数据放大实验,生物柴油的产率可以达到93.6%,说明该工艺条件适合工业生产。生物柴油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与0号柴油调和使用可以很好地改善其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7.
离子液体润滑剂的金属腐蚀性与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及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两种离子液体润滑剂的金属腐蚀性作了初步研究,发现两种离子液体均对多种金属表面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其中含酯基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腐蚀性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其具有较弱的吸湿性和较强的表面吸附能力;另外发现,具有杂环结构的传统防锈剂苯并三氮唑(BTA)能很好地溶解在两种咪唑类离子液体中,并能显著降低两种离子液体对铜的表面腐蚀,说明有望通过利用传统防锈剂抑制离子液体润滑剂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