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双向交流和情感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沟通能使教育双方在认识上产生认同、情感上发生共鸣、思想上实现升华,达到其他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  相似文献   

2.
思想互动微交往,是指借助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利用微博、微信和微视频等互动载体,在网络虚拟平台和空间里实现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交往方式。这一新的交往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推进了全时空全覆盖的思想互动与交往,密切了教育双方的沟通联系,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春风化雨、落细人心提供了更现实的途径。深入研究思想互动微交往的特点功效和运用机理,有助于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微时代”的价值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3.
价值与情感的互通--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交换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实质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双方应用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进行的一种社会互动行为,而价值观念与情感的互通交流是其最为突出和显著的特征.从社会交换论的视角分析价值观念交流和情感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角色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三个方面的各自作用和表现,可以使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行为的本质有一个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感召力,必须坚持真情感召,在动之以情上下功夫情感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之间在接触和交往过程中的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意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情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一)在感情上真正贴近官兵。思想政治工作者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就要在感情上真正贴近官兵。要真心实意地关心、了解官兵,做官兵的知心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接近官兵,走进官兵的内心世界,了解官兵想什么、…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因素的功能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影响和促使受教育者认识提高、思想转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人与人深刻的情感交流。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要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的生活品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思想工作是充满挚热真情的工作 ,浓浓的情味是思想工作的显著的特点 ,它是一种促进工作落实、任务完成、战斗力提高的催化剂。实践证明 ,情是人心理变化的主要诱因之一 ,它对人的行为起着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思想工作主客体的感情越融洽 ,心理沟通越微妙 ,思想工作效果就越好。正如列宁所说 :“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然而 ,时至今日 ,思想工作中的人情味在某些单位、某些思想工作主体的身上变了味 ,致使思想工作主客体双方各怀心腹事 ,貌合神离 ,难怪有些官兵说 :“干部变心了 ,战士没情了。”这不仅影响了思…  相似文献   

7.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情感效益莫石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当人的需要获得满足,对某些事物或现象持有欢迎、接纳态度时,就会体验到喜爱、快乐的肯定性情感;反之,一个人的需要不能满足,对某些事物或现象持有排斥...  相似文献   

8.
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负效应的含义及其特征在教育学理论中,效应是指受教客体(以下简称客体)因受到施教主体(以下简称主体)作用而发生的对主体的直接作用.效应按性质分有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即在相互作用中满足了主体需要或实现了主体目的的效应;负效应即与主体需要和目的相反,并且反过来阻碍或反对主体的需要和目的实现的效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负效应,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互动中,由于内部或外部异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与教育目标相背离的不良效应.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注重人际宣传效应宋发选人际宜传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之间借助于语言或非语言符号,运用人际宣传艺术进行双向交流和情感沟通所具有的效应。在部队的管理教育中,人际关系突出地表现为干部(管理者)与战士(被管理者)的双向交流。如何充分运用人际宣传效应,增强管理教...  相似文献   

11.
心意相通求共识水到渠成善用人———领导班子任用干部过程中沟通原则的运用宋卫东认识运用沟通原则的重要性领导班子的沟通原则,是指领导班子为了使决策全面准确,要求班子成员之间在决策过程中互相传递和交换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愿望,从而达到认识上的一致。在干部工作...  相似文献   

12.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教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消融在思想里”。情感在经常性思想工作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做好经常性思想的工怍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情感具有两极性。人的情感虽然极为丰富和复杂,但概括  相似文献   

13.
努力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必须本着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的精神,搭建交流平台,畅通沟通渠道,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有效融合;尊重人格尊严,强化心理关爱,实现情感教育与渗透教育的相互统一;明确思想引导,调适平衡心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情”与“理”在思想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启发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教育引导活动。人的思想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运用好“情”与“理”,促使人的思想向正确方向转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一、情感在思想转化过程中的作用所谓思想转化,就是在客观外界的影响下,通过主体内部的加工改造,使思想认识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思想转化的过程通常经历三个阶段,即:思想矛盾的发生阶段,思想矛盾诸方面的斗争阶段和外部行为的养成阶段人的思想转化是主观与客观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一定的变化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要遵循…  相似文献   

15.
谈心六原则     
价值取向原则。谈心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 ,不是一种随便的交谈行为 ,而是要遵循政治取向原则 ,紧紧围绕思想政治工作来展开 ,不能偏离这个方向。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官兵思想灵魂的工程师 ,要始终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世界观来感染人、开导人、塑造人 ,始终把官兵的思想观念统一到党的大政方针、宗旨思想上来 ,聚集到“打得赢”、“不变质”上来。积极介入原则。积极介入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发现、善于发现、及早发现官兵在思想认识、心理情感上的问题 ,并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主动与这些官兵谈心 ,而不能被动地等官兵…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主体与客体沟通的过程,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沟通的有效性.有效的沟通艺术主要表现为:相互信任,在坦诚相见中沟通;主动接触,在细心观察中沟通;彼此尊重,在平等相待中沟通;正视差异,在求同存异中沟通;换位思考,在设身处地中沟通;情感互动,在情理相融中沟通;言行一致,在言传身教中沟通.  相似文献   

17.
互动交流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力有重要意义。开展互动交流要把握信息反馈的适时性、互动的对等性和网络的激励性,发挥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建国 《政工学刊》2002,(12):15-16
(一 )认识的环节。这里所讲的认识问题是指教育者本人的认识问题 ,包括大认识和小认识两个方面。大认识是指教育者本人要对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任务要有清醒的认识。小认识是指教育者要对政治教育课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清楚政治教育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 ,在筑牢官兵政治思想基础的艰巨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要使政治教育课紧密结合部队的各项工作实施 ,结合官兵的思想实际来开展 ,不断增强其吸引力。(二 )调研的环节。教育者只有深入到官兵中间 ,深入到工作一线 ,大兴调研之风 ,才能抓住官兵思想中的热点、难点…  相似文献   

19.
美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二者在工作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在工作任务上具有交融性 ,在实施过程中具有相互渗透性。美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人的心理过程、思维类型、工作特点、价值取向等方面各具优势。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 ,发挥美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进而增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对广大民兵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如何在“网络时代”加强对民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课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对当前民兵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积极面和消极面影响。其积极的一面是,网络特有的信息高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克服了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导致影响面较小的弱点,促进了民兵有针对性地接受教育和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