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刊中报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最近发出通知,转发了解放军总参谋部《关于我军预备役部队10年建设的情况和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的报告》,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总参谋部的报告就今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是统一认识,切实把预备役部队建设摆到重要位置.二是明确方向,努力实现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目标.具体要求是,  相似文献   

2.
王送军  王嘉庆 《国防》2007,(7):40-41
搞好预备役官兵编组是加强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也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的重要课题.新时期新阶段,一定要树立"编组出战斗力"的意识,着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局部战争特点,切实搞好预备役部队预备役官兵编组,为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兴国  甘学荣 《国防》2000,(1):13-13
最近,兰州军区在西安召开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工作会议,新疆军区和各省军区领导,军区机关业务部门,全区所属预备役师、旅、独立团主要领导及兼职第一政委共15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全区预备役部队组建16年来的基本经验,观摩了陕西省军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成果,分析了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形势,讨论审议了《关于加强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牛有成 《国防》2004,(7):12-13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预备役部队组建20年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规范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张卫兵  姚力  弓箭 《国防》2002,(12):28-28
最近,黑龙江省军区在预备役高射炮兵师召开了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座谈会。会议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统一了思想。大家以江主席关于加强部队基层建设的重要指示为指针,从贯彻落实沈阳军区预备役部队建设座谈会议精神,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推动部队全面建设发展的高度,认识了抓好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的重要性。二是讨论修改了《黑龙江省贯彻落实<沈阳军区预备役部队2003~2005年建设规  相似文献   

6.
《华北民兵》2004,(5):1-1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10年来第一个系统阐述预备役部队全面建设大政方针的重要文件,《意见》对新世纪新阶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地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方向、建设目标、工作重点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做了明确规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本依据,对推动我军预备役部队建设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是党在民兵预备役部队中进行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工作,是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生命线。改革开放30年来,军区民兵预备役政治工作积极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决策指示,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改革中前进.不断取得发展进步,保证了党对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绝对领导,保  相似文献   

8.
杜卫和 《国防》2005,(2):52-53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对预备役部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自觉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着眼长远打基础,持之以恒抓落实,与时俱进抓建设,开拓创新促发展,在更高的层次和起点上谋划和推进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9.
朱毅  陶红军  唐启胜 《国防》2007,(11):43-44
从军事斗争准备全局需要出发,精心选配好预备役军官,是当前预备役部队建设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地方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选配预备役军官,是造就高素质预备役军官队伍,提高预备役部队干部队伍整体科技素质,加强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途径,应积极而大胆地尝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四川预师二团炮兵营党委"一班人"在抓部队建设中以抓"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为载体,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预备役部队的根本职能教育,增强了广大预备役官兵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2003年9月,该营被成都军区评为"预备役部队建设先进单位"。 "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巩固国防的战略决策,党政领导干部支持并参与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国防观念的具体体现,预任军官抓不好预备役部队工作等于失职……"这是该营预任教导员、大英县县委副  相似文献   

11.
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建设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新形势下,我们要着眼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扎实做好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组织建设调整改革,为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组建预备役部队好”。这是邓小平1982年根据我国国情作出的英明决策。1983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组建了一些预备役部队。目前。预备役部队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规模,建设发展应以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提高部队建设的质量为重点。但我们又必须看到,在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可能拿出更多的钱用于国防建设的情况下,加强预备役部队的质量建设,也不可能全面铺开,同步进行,只有从我国国情出发,将现有的预备役部队区分层次,突出重点,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用于刀  相似文献   

13.
美国从其战略需要出发,调整武装力量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视预备役部队建设,并力求突出质量、减少数量,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整体效益。借鉴美国预备役部队建设经验,我军预备役建设应该遵循预备役部队与现役部队协调发展的方针,大力加强预备役部队质量建设,优化预备役部队动员体制,着力提高预备役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刘强 《国防》2005,(4):40-40
当前,立足预备役部队的实际和特点抓好战斗力建设,必须重点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增强对预备役部队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打牢预备役官兵的思想基础。由于预备役部队组建时间不长,部分官兵还存在着对预备役部队建设认识不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备役部队战斗力建设。要大力提高广大预任官兵尤其是师、团两级预任军官对预备役部队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预备役部队现代化,是指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水平而言,而不是要改变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性质。就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水平而言,现代化的标准不仅是应该达到的,而且是能够达到的。 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水平,是以战争需求为参照系的。而战争这一参照系提供给我们的,不是静止的水平比较,而是动态的变化对比。与昨天的战争相比,我军从没有预备役部队到有了预备役部队,说明我们在后备军建设上已经向前迈出了相当大的一步。但与明  相似文献   

16.
苑世军 《国防》2007,(5):47-49
组织整顿是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基础工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必须扎扎实实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整顿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2020年7月1日零时起,预备役部队全面纳入军队领导指挥体系,预备役调整改革大幕正式拉开。当前,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正在持续推进,在这个职能定位、结构优化、转型重塑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战略意图,聚焦备战打仗根本指向,准确把握预备役部队建设定位,深刻认识预备役部队建设规律,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8.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因受传统观念、各种保障等因素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质量。新世纪、新阶段,预备役部队应着眼“三个突破”,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扎实提升部队的“双应”能力。在观念上求突破,加快预备役部队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有些同志对预备役部队搞信息化建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预备役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否发挥作用缺  相似文献   

19.
谭仕禄 《国防》2003,(10):39-40
我军预备役部队组建以来,部队各方面的建设不断步入正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但与未来战争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改变这种状态的基本出路,在于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机制的创新。 一、必须营造有利于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环境 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在给预备役部队建设提供了日益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促进了国防观念更新等的同时,也使预备役部队建设运行机制和政策制度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社会环境,从而导致了预备役部队建设运转困难的局面。因此,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发展北京市副市长牛有成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意见》,是预备役部队组建20年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规范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重要文件。这个文件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要求,体现了新形势下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特点规律,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文件精神,努力掌握其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自觉用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指导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预备役部队建设的深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