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立,为人们正确地观察和研究战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毛泽东坚持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观察和研究战争的运动发展,发现战争是一个充满着矛盾运动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从根本上来说,研究和认识战争就是认识战争的矛盾,认识战争的运动发展过程就是认识战争的矛盾运动发展过程,指出:“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就告诉我们,要具体地了解和分析战争的矛盾,对于研究和认识战争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毛泽东那样系统而成功地把这种唯物辩证法的分析方法运用到战争问题上,这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展史上,还是在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都还是第一次,从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毛泽东的战争方法论。学习和继承毛泽东的科学的战争方法论,对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未来反侵略战争,都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战争是阶级社会中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如同其它一切复杂的客观事物一样,战争是一个充满着各种复杂的矛盾运动过程,有其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集中揭示了贯穿于整个战争运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及矛盾诸方面的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在中国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深入而具体地观察分析战争内部的矛盾运动,揭示出战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中国革命战争的种种规律,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战争规律论思想。纵观古今中外战争发展史,在以往的军事家中,可以说毛泽东是最善于把握理论与…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基于战争实践,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规律的学说,揭示了战争规律的内涵,并侧重从战争认识论的角度,通过把握战争的流动性、不确实性和偶然性等特性,阐明了战争规律的可知论;依据唯物辩证法,关于一般与特殊关系的原理,阐明了研究战争特殊规律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从中显示了毛泽东对战争规律认识的精深和透彻。 一、把握战争特性 毛泽东认为,战争的规律,是任何从事战争的人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然而,在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诞生前,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18世纪法国元帅沙克森认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军事家,他在《矛盾论》中阐发的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思想,在他一生研究军事、指挥战争中,可谓达到了运用娴熟,得心应手的地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掌握了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成功地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今天《矛盾论》写作已五十周年,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也已经三十八年,但毛泽东留下的许多军事著作,特别是其中运用矛盾精髓思想研究战争问题的光辉范例,仍  相似文献   

5.
军事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以往发生的军事现象。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人类社会各民族、国家或社会集团之间运用有组织的武装力量进行抗争的历史过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特有的社会矛盾冲突的运动过程,即以往战争、军队和其他军事活动及组织的产生、发展过程。从古到今的战争和军队,并不是一次产生后便无限期地延续下来的。每一次战争和每一支军队,都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因此,整个军事历史又是战争和军队不断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毛泽东在《矛盾论》一文中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战争预测思想初探胡哲峰预测是对未知事物和过程的判断。战争预测是对未来战争全局和运动过程作出的超前判断,是一项探求未知战争领域和战争趋势的活动,是战争决策的前提,是进行战争指导的基础。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毛泽东主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  相似文献   

7.
解放战争战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杰 《军事历史》2002,1(4):3-8
战略,就是"筹划和指导战争全局的方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66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战争中,凡属带有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的问题,都是有关战争全局的问题,即战略问题.在众多的战争指导规律中,战略问题属于高层次的部分,对战争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战争的胜败的主要和首先的问题,是对于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如果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照有了重要的缺点或错误,那个战争是一定要失败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17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场战争中,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战略高度所作的科学预见,在人类预测学上放射着耀眼的光芒。 1938年5月,毛泽东同志以他特有的洞察力,发表了《论持久战》的长篇演说,把中日战争放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详细分析了中日战争的复杂矛盾,通盘考察了这场战争的全局,清晰勾画了这场战争的轮廓和发展总趋势。抗日战争的实践证明了毛泽东同志的预见是科学的。列宁指出,辩证唯物主义者“承认外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和外部自然界的规律,并且认为人完全可以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些规律”(《列宁全集》第14卷第194页),从而可以科学地预见未来。对战争也是一样,可以依据战争的规律加  相似文献   

9.
军事认识的基本矛盾,是军事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认识和指导战争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 军事认识的核心问题是战争认识问题。战争这种社会现象是客观存在着的各种矛盾的集合体,军事认识作为战争运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在总结中国革命战争认识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科学系统地阐明了战争认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战争实践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的思想,它不仅揭示了战争认识辩证运动的完整过程,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一、从战争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 在军事思想史上,我国古代的军事家孙武最先从朴素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对战争认识的一般过程作过简单的描述。他认为,在知已知彼中,以知彼最为复杂,而知彼的方法就是“相敌”,即用侦察手段了解敌情,并列举了32种判断敌情的方法。同时,孙武还提出了诸如“践墨随敌,从决战事”等知战结合的思想,即实行战争的问题。虽然他已初步勾勒了战争认识  相似文献   

11.
军事认识主体和军事认识客体是军事认识论的一对重要的基本范畴,是构成军事认识最基本的两极结构,是为揭示人们对战争和军事的认识关系而提出的。军事认识论归根到底是研究军事认识主体和军事认识客体及关系的理论。探讨军事认识主客体的规定性及其与一般认识主客体的不同特点,是本文的主旨。  相似文献   

12.
战争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能动性毛泽东论述了战争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问题。这就科学地解决了战争的正确指导的问题。但是,在毛泽东看来,要使战争的胜利变为现实,还必须在战争实践中充分发挥根据和符合客观实际的自觉能动性;战争中的客观,就是战争双方的客观实际情况,实际上也就是进行战争的客观条件,战争规律就是客观地存在于这些客观条件之中;战争中的主观,就是根据客观实际引出来的思想、原则、计划等等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人的自觉能动性。要通过战争中的人的自觉能动性,能动地…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我们研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各个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指导规律,应该着眼其特点和着眼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对待战争指导规律如此,对待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也是如此。邓小平新时期国防建设理论正是科学地把握新时期国防建设指导规律的正确反映。邓小平在运筹指导新时期国防建设中所把握的基本指导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条:  相似文献   

14.
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是主体政治与客体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客观要求是主体政治一定要适应客体的利益需要。革命的政治工作就是要帮助客体充分认识自身的利益所在 ,并且团结起来 ,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主体政治与客体利益的矛盾在政治工作诸矛盾中处于主导的和决定的地位 ,规定和影响着其它矛盾的解决。我们既不能因为强调主体政治的主导作用 ,而忽视了满足客体的利益需要 ;也不能因为强调客体利益 ,而忽视了主体政治的主导作用。正确认识政治工作的基本矛盾 ,有助于我们探讨新形势下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增强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1月5日《人民日报》)毛泽东也曾讲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由此可见,事物的发展,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时代的进步,就是破解问题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认识战争特点是军事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战略指导的基本前提。毛泽东指出:“不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就不能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就不能引导中国革命战争走上胜利的途径。”①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十分重视研究战争特点,并从战争特点及其相互联系中进一步把握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原则,从而引导战争走向胜利。而毛泽东之所以能在中国革命战争过程中正确把握战争特点,主要是因为他掌握了认识战争特点的科学方法。他说:“我们的眼力不够,应该借助于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一、军事认识论的人类学目的内含着军事认识主客体的关系判断,它具有价值论意义。 人类学目的的成果的检验,实际上是认识的价值境界的实现。所谓认识的价值境界,意指主、客体之间统一的最高价值状态,即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表现,或主体需要得到满足的标志,简言之,实现了客体主体化的境界。表现在军事领域里,意味着战争的客观历史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与无产阶级军事认识主体的真理原则、价值原则的两者一致性:意味着作为军事认识最高目的的价值境界——“真、善、美”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就规律而言,它是一个必然性的东西,掌握战争规律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毛泽东同志说:“……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在朝  相似文献   

19.
和平时期,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处于分散状态,必须经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使之具有较高的国防价值。反之,其转化为战争实力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对战争资源的利用也将是盲目和低效的。在将动员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的过程中,转化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可用于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而动员体制就是连结动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桥梁。这座桥梁,是一个国家国防动员组织系统、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及动员方式和规范的总和,是战争伟力的储藏转换器。  相似文献   

20.
战争中人与武器的关系问题,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并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其中,有学者认为,恩格斯强调"战争胜负取决于物质条件",毛泽东则强调"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由此断定,恩格斯和毛泽东关于人与武器关系的论述是相互矛盾的.果真如此吗?回答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