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WGN信道中Turbo码的性能和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Turbo码的解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常用的MAP解码算法,对Turbo码在AWGN信道中应用不同的解码算法进行了仿真,针对不同解码算法和解码迭代次数等因素对Turbo码性能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urbo码在AWGN信道中和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单介绍了Turbo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Turbo码的基于MAP译码算法和基于SOVA译码算法的迭代译码方法及其性能。为了进一步验证Turbo码的迭代译码性能,并与卷积码的性能进行比较,重点论述了Turbo码在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码率与扩频增益折衷设计、迭代译码性能和仿真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迫零比特结构Turbo码,给出了一种短交织长度匹配交织器设计准则,通过确保局部坏点对应Turbo码码重,有效减少了Turbo码字中小重量码字数量。仿真结果表明,与两种传统方法设计的交织器相比,文中算法所得交织器性能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4.
传统基于RS-Turbo码的系统需要提供RS译码及Turho译码2种不同的译码算法需求,使得译码器的软硬件设计复杂化,无法满足无人机通信要求.从理论上分析了Turbo码的性能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二维turbo迭代算法,并应用在无人机通信仿真中.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时能够提升误码率性能,且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5.
分析研究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波束分集接收的可行性和性能及联合TPC编码性能。分析了波束交叠、波束增益对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的性能影响,建立了用于多波束分集处理的系统模型;引用基于MGF函数的性能分析方法,针对波束分集的研究,得到了Nakagami-m衰落信道条件下的多波束相干最大比合并(MRC)性能;利用计算机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进一步分析了联合Turbo乘积码(TPC)编码的性能。通过研究表明,在多波束卫星通信中采用分集接收处理不仅完全可行,而且可以有效提高上行链路的性能,降低地面终端的发送功率,解决上行链路发送能力不足的问题,联合TPC编码可以获得进一步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并行级联低密度奇偶校验码(PCGC)译码算法采用串行算法导致译码延迟大,难以在实时通信系统中应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PCGC码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对各子码进行并行消息迭代,对相同的信息位进行变量消息联合更新,实现了PCGC码的并行译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PCGC码译码算法相较于传统译码算法译码延迟降低,信噪比较低时误码率性能弱于后者,信噪比较高时,误码率性能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7.
利用N阶幻方设计一种具有低相关特性的交织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urbo码是近年信道编码理论研究的热点课题,而交织器的设计则是Turbo码研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利用数学中的N阶幻方设计了一种交织器,给出了交织方案。并利用相关特性分析了其交织性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叉熵最小化的 Turbo 码迭代译码停止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Turbo码最优译码算法及迭代译码的基本原理 ,在保证迭代收敛的条件下 ,利用交叉熵最小化原则推导出Turbo码译码过程中停止迭代的准则 ,并给出了一种降低计算复杂性和减少存贮空间的简化算法 ,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此迭代停止准则及其简化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最小和算法(MSA)折中了译码性能和运算复杂度两个方面,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硬件实现最常用的译码算法。比特后验概率对数似然比(LLR)是LDPC码MSA译码的关键参数,现有的高阶调制信号比特后验概率LLR计算方法及简化算法都需要估计噪声方差,估计值影响译码性能。论文从分析M阶无记忆二维调制信号比特后验概率LLR通用的计算方法入手,研究了适用于MSA译码的高阶调制信号比特后验概率LLR简化算法,该算法无需估计噪声方差,进一步降低了运算量和实现复杂度。  相似文献   

10.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指出了两种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效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的部分并行编码结构,设计实现了IEEE 802.11n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FPGA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DPC编码器硬件开销较少,信息比特吞吐率最高能达到13Gbps。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Turbo码和混沌序列相结合的DCT变换域扩频水印算法。首先对原始水印信息进行伪随机置乱,接着对置乱的水印进行Turbo编码,用混沌序列对编码后的水印进行扩频,生成待嵌入的扩频水印信息。在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特性的基础上,将扩频水印嵌入到DCT变换系数的中频中。文中对算法在多种常见的攻击如JPEG压缩、噪声、剪切、滤波下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实现的水印具有良好的不可见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证明了两类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价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的部分并行编码结构,设计实现了IEEE 802.11n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FPGA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DPC编码器具有硬件开销较小、吞吐率高的优点,在码长为1944bit、码率为5/6时信息比特吞吐率最高可达13Gbps。  相似文献   

13.
利用Turbo码的强纠错性和小波分形思想,提出了基于Turbo码和小波分形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嵌入水印之前,对水印信息序列首先进行混沌变换和Turbo编码,并利用HVS(Hum an V isual System)将水印自适应嵌入到载体图像视觉不敏感的零树和分形的相似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提高了提取水印的准确度,也提高了水印的抗攻击能力,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水印的鲁棒性和不可见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Turbo乘积码在双多进制正交码扩频系统中的应用,介绍了其解码的过程与方法。给出了两种较为实用的信道接收软值获得方法。计算机仿真表明通过采用本文所提出的信道接收软值获得方法,Turbo乘积码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弥补高效调制所带来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对应用于光通信系统的原始turbo码提出了改进方案:用BCH码做外码、turbo码做内码组成一种新的串行级联卷积码(SCCC).提出了相应的全面迭代最大后验概率(MAP)译码算法.推导了级联码的不可检测错误概率.对SCCC码的误码率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CCC码在高信噪比时降低了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可适用于军用光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项特别适用于进行实时信号处理、可作为评估自适应算法性能的新指标——收敛时间。然后依据此指标,提出了一种简化的块变步长(SBVS)自适应算法,并导出了它的频域实现。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性能上优于BLMS 算法。  相似文献   

17.
无线通信在现代指挥控制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提出双最大时间间隔(Dwell)PN码捕获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PN码捕获技术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恶化的问题,仿真比较了双Dwell算法与传统的差动捕获算法两种算法在检测概率、虚警概率和平均捕获时间等方面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硬件和信噪比条件下双Dwell算法具有更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Logistic映射的混沌序列扩频序列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序扩频通信系统中,扩频序列的各项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扩频增益、抗干扰性能以及多用户复用性能等。混沌序列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重生性等特性,可作为理想的直序扩频码应用于低压电力线通信中。对混沌扩频技术在电力线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利用Logistic映射得到大量适用于直序扩频系统的混沌扩频序列的算法,并在Matlab环境下编程实现了该算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所得混沌序列的性能并与M序列、Gold序列加以比较,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动态应用环境,研究了两种基于延迟锁定环结构的码环鉴相器算法.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两种鉴相器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然后利用模拟中频数据和真实中频数据,分别对两种算法在低动态和高动态环境下的鉴相性能进行了实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鉴相器都能对码相位进行准确鉴相和牵引.同时,在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两种鉴相器算法各自适用的条件,对高动态GPS跟踪环路的设计实现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GPS系统中的P码由于具有定位精度高,码周期长,结构复杂的特点,有着广泛的军事应用.如果能产生其周期内的任意一段P码,对研究P码的快速捕获有着重要意义.对P码的产生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GPS P码的软件产生算法,能够产生任意时刻、任意卫星的P码,并在MATLAB 6.5环境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