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制定《国防转轨战略》和《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为标志,先后对国防工业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基于能力的国防工业基础”的战略思想,并辅以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较好地实现了国防工业的重组。美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做法,对我国制定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军现已装备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系统。但是,未来战争将会与今天的战争截然不同,国防供应商制造的武器系统也必然是截然不同的。根据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转型指示精神,主管工业政策的副国防部长办公室在对24家新型的国防供应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于2003年2月公布了一份《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国防工业发展战略构想。一、美国国防工业基础转型的指导原则美军正在按照“基于效能作战”这一新的指导原则不断向前发展。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提出了关于军事转型的6个作战目标,即:保护本土和基地、投…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美国获得的国防经济实惠主要来源于海湾战争丰厚的“红利”,冷战后巨额的军火贸易收入,由压缩国防开支、减轻财政负担带来的间接收益及压缩国防工业规模、开展军民结合而增加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迅猛发展,美国政府经过三位总统十几年的准备之后,开始着手对其庞杂的国防工业进行了“基于作战效能”的转型。该文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社会经济安全和资源利用率等几个方面对冷战后美国国防工业转型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强调“加强政府监管”对保护国防工业基础“至关重要”2011年11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利昂·帕内塔表示.削减军费预算”绝不允许削弱美军的工业基础“.”维持美国国防工业技术诀窍(know-how)至关重要”,“不保护工业基础就不会有强大的国防.由国会政治僵局造成的大规模军费削减或许将使美国永久失去这些技能。”2012年1月5日.美国防部发布《国防战略大纲》,强调“国防部希望保护工业基础”,“为适应未来任务要求.国防制造商应更具灵活性。  相似文献   

6.
吕强  梁栋国  赵月白 《国防》2013,(12):73-75
美国、欧盟、俄罗斯三大国防工业体目前均处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维持持续发展,并夺取未来军事技术优势,都高度重视国防基础科研,分别出台了若干重要举掐。一、美国在国防预算削减时期力保基础科研2013年3月自动减赤机制启动后,美国国防预算面临冷战后第二个紧缩期。未来10年,国防预算将削减近5000亿美元。国防预算紧缩危及国防工业基础,已引起美国各方高度重视,纷纷提出应对措施建议,力保基础科研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1985年国防经济正式纳入国家学科目录后,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国国防经济,受到了我国国防经济学界关注,有很多好的研究成果面世。对美国军费的研究,重点是围绕美国军费与军事技术发展、军费结构和军费管理政策与体制变化等;对其国防经济动员的研究,则涵盖了美国国防经济动员的政策、体制和机制;国防工业经济的研究内容,冷战结束前侧重于军工体制、军品贸易利润等传统问题,冷战结束后在继续研究前述问题的基础上,也关注美国军工转型、新作战背景下军火工业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型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信息战、网络战、非对称战等新的战争形式,满足美国新军事变革的要求,美国于本世纪初制定了《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提出了构建“基于能力的国防工业基础”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9.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加快转型升级则是完成这些任务的战略举措。准确把握世界各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趋势,是谋划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前提。转型升级恰恰是世界各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大势所在。作为具有超强军事实力和一流国防工业基础的美国,较早提出了军事转型和国防工业转型的目标,描绘了转型路线图,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体制和机制。早在上世纪末,美国克林顿政府就提出军事转型。新世纪伊始,随着布什政府的上台,美国的军事转型全面展开。美国军事转型的实质是抓住社会从工…  相似文献   

10.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也是国外军民融合发展的最为重要领域。冷战结束后,作为世界头号军工大国的美国对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探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大进展。1994、1995年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相继完成了《军民一体化潜力评估》《军民一体化潜力评估精选案例研究》《中国和日本国防工业军民一体化的基本途径》等研究报告,勾勒了美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未来蓝图。而后,以制定《国防转轨战略》(1990年)和《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2003年)为标志,对国防工业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核心内容就是推动国防工业军民深度融合。近年来,美国政府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民用科研、两用科研、技术转让和合作项目四个领域。美国国防工业的军民融合发展,既要服务美国继续维持其绝对军事强国的地位,又要服务其继续保持经济强国和大国地位,因而走的是一条"军民一体、军民并重"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主要是把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作为核心内容,鼓励和大力推进军工大公司进行合并重组,发展和维持更多的可供替代和可靠的国防供应商,鼓励国防工业军用技术民用转化和开展多样化商业经营,支持国防生产使用商用(两用)技术产品和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11.
基础能力与结构调整1.美国兵器行业巨头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强做大当前.美军采办战略和国防预算的调整促使美国国防工业进行冷战结束后最大幅度的结构调整,大小承包商都在调整业务结构,例如,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出售了造船业务,  相似文献   

12.
程曼莉 《军事经济研究》2014,(9):F0003-F0003
21世纪世界国防工业结构呈现出新的特征: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全球巨型武器生产商出现,主承包商与分承包商互为依靠、界限模糊,美国与西欧国防工业差距扩大。冷战后,国防工业萎缩,各国军费预算削减,为应对新军事变革对军费增长的需求,美国改革国内国防工业的态度是:要么合并、要么死亡。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会、政府和国防部都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推进国防工业军民一体化的进程。但纵观美国这十来年的国防工业改革历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全面的、综合性的一体化政策,更谈不上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军民一体化的长远发展战略。具体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军民一体化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调整国防工业企业结构 为军民一体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军民一体化是美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方向,但要实现这种战略转变,美国必须首先大力调整现有的国防工业企业结构,以精干队伍。 冷战后,美国政府积极支持国防工业企业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主要军工生产大国都在努力实施军民一体化战略,以期实现寓“国防实力”于“国防潜力”、寓“军用”于“民用”的目标。所谓的“军民一体化”是指一国国防工业基础与民用工业基础逐步走向兼容的过程。具体来说,它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军事技术的商业化或日民用化,也就是军事技术向民用领域里的“溢出”(spin-off);二是民用技术的军事化,也就是民用技术向军事领域里的“溢入”(spin-on);三是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军工生产国,美国在军民一体化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可供我国“民参军”或“引民入军”过程中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卞冀 《军事经济研究》2014,(10):F0002-F0002
美国是推行军民融合时间早、成效好的国家之一。冷战结束后,为应对日益紧缩的国防投入和与日俱增的军事优势需求,美国的研究机构提出了军民融合的建议。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克服了采办政策、军用标准、军事专用技术等因素对军民融合的阻碍作用,实现了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基础的基本融合。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后,西方军事大国纷纷调整了自己的军事战略,并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其国防工业:缩小国防工业规模,军工企业进行合并与联合;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政府支持军转民与军民结合;进行军事科研与生产的国际合作;改革采办策略,保护国防工业基础;积极开拓国防军火市场,扩大武器出口。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国家地形也相当不利,最窄处仅14.5千米,边境线漫长,难以据守。历史上,以色列曾经历过多次战争,与周边国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周边安全环境一直非常紧张。恶劣的地理位置和安全环境,令以色列认识到必须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因此,以色列长期以来都采取了以“国防高科技工业为立国之本”的战略方针,高度重视国防。长期的战争状态迫使以色列每年将大量经费用于国防,年度国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常年占10%以上,对国防工业的投资占整个工业投资的50%。经过多年发展,以色列的国防工业体系完整、技术先进,不但…  相似文献   

18.
颐此 《环球军事》2013,(2):26-28
2012年的12月17习,美国《防务新闻》就推出了一份对美国国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的榜单。据报道称,这个榜单由美国报业巨头Gannett旗下包括《防务新闻》《陆军时报》《空军时报》《海军时报》《海军陆战队时报》等近30多名资深记者、编辑和主管,耗时5个月汇编而成。这样一份榜单,“囊括了大批美国精英、领导人、改革家、科技人员和梦想家”,几乎展现了美国国防领域从国防体制、军事工业、智囊团到军事组织等影响美军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实权人物稳居榜首这张榜单里有个非常“显眼”之处:奥巴马总统作为武装部队总司令,是榜单中“影响力”的最终“决策者”,因此不参加评选。此外,美国的国家制度中,军队由文官掌管,而且军费开支要经过国会批准,因此美军的编制规模、作战部署等重大事项由文官和军官共同决策。因此,“榜上有名”这100人,不仅来自军方各个部门,也不仅仅局限于名人,可以说涵盖了政策、预算、智囊、情报、战争、国会、国土安全、国防工业等与美国国防密切相关的诸多关键领域。他们或是重要部门的领导人,或是有着显著的工作业绩,或是掌管着美军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说,上榜的这些人,其“影响力”无疑会给美国国防“带来变革”。  相似文献   

19.
《国防科技工业》2009,(9):65-65
【印度国防周刊】日前报道.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表示,鼓励私人资本进入国防工业。他说.“印度准备效仿韩国,采取国营和民营结合、大力吸引外国投资和技术转让的模式,来发展本国的军事工业。”  相似文献   

20.
《军事经济研究》2013,(12):F0003-F0003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主要依靠赢利企业商业化运营,设计和生产尖端武器和维持系统,以保持国防工业竞争力。按2014年不变价计算,冷战结束后多年间,美国防预算滑落至4000亿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