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魏龙吉 《中国军转民》2023,(23):163-165
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提高“三全育人”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作用,推动教育数字转型,为实现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本文主要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为例,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及评价方法详细论述。针对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缺乏系统性设计,路径不明晰;缺少精准学情分析,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融合不深;课程思政目标达成度难以测量,评价结果缺乏精准等现实困境,基于教学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构建“数字赋能、三层协同、双向融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基于数据要素的诊断、反馈、改进与提升功能,探索协同、多元的课程思政评价模式,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更具科学性、适切性和推广性的实施路径与评价依据,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育人”先“育德”,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幼儿游戏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其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而目前高校课程思政融入幼儿游戏专业课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可通过加强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完善《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的集体备课制度、建设《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案例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完善《幼儿游戏》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制五方面来加强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杜垚 《中国军转民》2024,(4):137-139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网络营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专业课程教学应当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合思政元素,从而实现“立德树人”。本文围绕“网络营销”课程,以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的课程思政的现况,阐明了精准思政的重要意义,探究出了四种网络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精准思政的实施途径。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实际上是丰富和提升专业课教学内涵的发展过程,精准课程思政的探索应当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常态化方向。  相似文献   

4.
庄婷 《中国军转民》2023,(22):163-164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大学生要担负时代新人的重任。这也对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升课堂吸引力是高职思政课在新形势下亟需考虑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职业院校思政课对学生吸引力低的现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多维度,探索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地域、民族、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性,表现出民族特性鲜明、深受伊斯兰教影响、民族意识强烈、思想单纯、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新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课程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僵化、手段单一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德育资源,贴近生活、深入浅出,完善考核机制、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性教学,增进各民族大学生沟通交流,才能切实提高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内心认同、真心信服。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国家人才培养。课程思政内容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课程思政的建设成效。新疆高校是新疆社会人才资源重要输出地,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新疆高校担负着维护地区稳定及社会发展双重任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深刻理解新疆高校课程思政内容建设的时代意义,坚持新疆高校课程思政内容建设原则和要求,不断丰富高校课程思政内容,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为新疆培养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的各类人才”。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师范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不仅连接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承担着师德养成和职业规范形成的重要任务,因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核心,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活动、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讨,以期通过课程学习,对师范类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精神引领,同时也为其他师范类平台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课程秉承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的“大思政”教学理念,分析了课程思政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联系和差异,结合课程思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从设置课程思政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丰富教学方法和载体、优化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呈现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思路,挖掘、凝练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合,旨在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同时,培养符合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随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专题式教学可以科学合理地重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激发学生主体性、能动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以“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为例开展专题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推进思政课程质量的优化和提升。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资源被认为是大学生加强和巩固理想信念的重要教学资源,也被视为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控引擎。思考且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能有效推动思政教育见效,促进思政教育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探讨了其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提出注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优化专业队伍与融入保障体系和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与校园文化活动链接相关路径,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和高质转化。  相似文献   

11.
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政课是关键,但是其他课程同样具有育人功能。“三全育人”理念旨在强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课程思政”的提出,充分肯定了高校思政课这一主阵地的不可替代性,同时又强调其他任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应协同合作,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学生思想修养、政治水平以及道德品质的提高,从实践层面推进了“三全育人”理念的深入。当前,高校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存在一定的短板和不足,面临一系列的实际困难,这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深入和提升育人功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应协同所有教师,深化对“三全育人”以及课程思政理念的认识,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构建全过程育人链,融汇全方位育人空间,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有序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12.
李欣 《中国军转民》2023,(21):109-111
课程思政是高校专业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做好课程思政,要让教学目标与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视听语言》课程相融合,需要加强教师“引路人”的思政理论学习,创新课程教学环节,整合教学资源,以赛促学,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以此提升《视听语言》课程思政实效,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动态图形设计》教学模式中将思政元素融入课题设计,可以助推学生自己向前探索,激发自主学习思政的热情,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教学中的积累,探究当前《动态图形设计》课程思政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课题式课程教学模式中思政的教学思维、学习思维、应用方式等教学方案的可行性,建构动态图形设计课程融入思政的新形态教学体系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喻雯 《中国军转民》2023,(18):114-115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高校课程思政模式转变,有利于为民族地区振兴发展供给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的重点在于加强榜样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文化作用,创新振兴路径。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赋能民族地区振兴发展,要构建高校学生与基层党组织的沟通平台,设立民族地区振兴发展大学生工作服务站,引导高校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本校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对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认识,论述了从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在高校开设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是传承、传播新疆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要适应新疆高校的实际情况。课程的构建与改革要凸显新疆特色,课程的教学要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相结合,以便达到激发兴趣、促进科研、培养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当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肩负着用中国特色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是培养国家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一些研究表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提高其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其全面发展。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实现我国优秀传统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当代高校思政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本文主要就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红色资源的实践进行研究说明。  相似文献   

18.
开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军队院校普遍以线上教学的方式,把课堂从现实转移到网络,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思政课是军队院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必须因时而动、因势而新,在思政“新课堂”与疫情防控“大课堂”同频共振中,积极推动教学模式创新。线上课堂不仅是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举措,也应该成为占领网络阵地的有利契机。思政课应当适应信息网络带来的深刻变化,按照习主席关于思政课“八个统一”要求,打造全时学习、全员学习、全域学习的线上教学平台,盘活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开放育人格局,开创课程建设的新亮点、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李众 《中国军转民》2023,(23):180-182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教育教学方法,结合地方文化资源用于思政教育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历久而弥新、文化丰富且多元,地理环境的割据造成了文化的多姿多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具有属地性、亲情性、针对性等特征。将淮安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有效激发思政教育活力,提升思政教育的创新性,构建内容丰富的思政教育形式,拓宽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坐标、新定位,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期待。如何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一直是思政课教学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落实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多样化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