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武器装备采办的理论需求出发,以博弈论为理论工具,对武器装备采办过程中的生产成本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激励的生产成本控制模型,并对成本控制模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解释;针对军方在激励合同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2类错误,对成本控制模型进行了优化。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优化后的成本控制模型不但能有效减少2类错误的发生,而且可提高军方装备采办效用,减少代理方合同风险。  相似文献   

2.
承包商的努力程度直接决定了装备的制造成本。为有效激励承包商降低装备制造成本,提高装备采购效益,基于里昂惕夫劳资博弈模型建立了成本分担定价方式的装备采购博弈模型。并在承包商边际效用非线性和定价方式多变量的假设基础上,分别对价格、成本、承包商努力程度和承包商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原模型进行了拓展,为定价方式中参数的确定提供了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军品定价成本审核,应充分了解影响企业成本水平的内外部因素,合理评价企业成本费用水平,科学核定军品定价成本;准确把握企业成本费用核算规则和特点,合理核定军品应承担的成本费用;充分认识企业产品定额工时和小时费用分配率的辩证关系,科学评价企业之间的成本费用水平;逐步建立目标成本机制,从机构、制度和考核体系三个方面综合判断企业成本控制意识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定价方式和定价参数的选择对于承包商会起到不同程度的激励作用。为提高装备采购效益,在承包商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装备采购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价格、成本、承包商努力程度和承包商效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证明了成本分担和固定价格的定价方式能够有效激励承包商提高自身努力水平降低成本,并提出了2种定价方式的参数定量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其他交易授权(OTA)合同是美军吸引和激励非传统承包商进入军品市场的重要制度。作者应用管理学、情报学、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分析了其他交易授权合同的时代背景、政策制度设计、运行机制、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三方面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装备采办中的风险总量控制,提出一种激励方式来提高承包商的积极性。在单目标风险控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多目标风险控制模型,推导出了激励机制下风险控制的最优合同公式。对激励机制中存在的两类错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得出了两类错误对收益的影响,并在成本控制中得到了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装备采办的质量和效率,为军方决策者在装备采办中提供了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行《军品价格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成本加5%利润的定价模式,不能激励军工企业有效控制成本。文章通过建立模型,探讨一种军品激励性定价方案,引入质量因素、努力程度和学习曲线等概念,给出了成本分担和成本节约分享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本加激励金合同在装备采办领域广泛应用,但存在供应商虚报成本以增加利润的弊端。为了使供应商提供其真实成本,对合同进行优化设计,提出由供应商制定目标成本而不是由客户制定,并根据目标成本确定目标利润和成本激励系数。模型给出了目标利润、成本激励系数关于目标成本的具体函数,并通过设置利润率上限以及最可能成本时的利润率控制了利润范围。从理论上和案例上论证了供应商在提出其真实预期成本时模型可达到最优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从军品价格构成的角度分析其变化。由于军工产品的核算方法、计价基础的改变和中间环节的增强,军品的成本构成发生了变化,并影响到军品的利润。而武器装备和生产订货及价格管理的变化,也使军品价格发生了变化。据此,在军品价格工作中,国家应重视和加强军品价格的管理;军队应重视和加强装备技术论证的科学性和经济性,加强合同管理和军品价格方案的审定。  相似文献   

10.
高额装备费支出使对招投标合同优化问题备受国防经济学界关注,对装备采办过程中招投标线性合同的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招投标模型与委托-代理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先从道德风险与风险分担2个方面分析装备采购合同的优化问题,然后引入竞争效应,分析风险分担的问题。即使在双方为风险中性不需要风险分担时,DoD仍然需要在最初的投标竞争与中标后承包商降低成本行为之间进行权衡。一般的投标中,应使最终支付基于实际成本和投标值2个因素,并考虑最终支付基于道德风险损失。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固定价格合同应尽可能少地使用;若存在2个以上的投标人,成本加价合同也应禁止使用;在使用激励合同时,应慎重选择合同系数,提出了计算优化线性激励合同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武器装备研发成本超支是各国军队面临的共性难题,其原因主要是在武器装备研发阶段通常采用成本补偿合同,且在合同签订前武器装备承制单位(承制单位)过于乐观,对实际成本需求估计不足。通过采用激励价格合同模式,基于成本估算概率特性,结合项目成本风险等级,将承制单位成本估算概率映射为不同利润水平或损失等级,建立了基于成本估算风险的武器装备激励价格合同模式,促使承制单位在武器装备研发前提供更为客观的成本建议,降低成本超支风险,同时,提高军方武器装备研发项目的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马克思的价格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形成和运动规律,对军品价格定价模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行军品价格的缺陷,阐述了军品价格改革的思路:完善《军品价格管理办法》,改军品价格中的个别成本为部门或行业平均成本,在军品价格构成中增加销售费用和税金项目,对不同军品采用不同的利润率,建立独立的军品价格审价机构。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当前单一来源装备采购价格合同对装备性能提升无有效激励等问题,以目标价格合同为基础,引入承制单位努力成本,从理论上探讨成本是否具有确定性和有无隐藏努力成本等不同情形下的性能激励和成本激励的相互关系,并研究了性能激励奖励金的优化设计问题,指出了不同情形下目标价格激励合同设计的可行性和方法,进一步提升了目标价格合同在装备采购领域的适用性。该研究方法和思路不仅对军方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有直接指导作用,同时对政府采购也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装备采购是装备性能表现、可靠性与成本之间的权衡过程。在国防部选择代表其偏好的效能水平之后,采购的努力目标是去实现这一选择。在存在不确定性的经常性合同争议的情况下,本文将“质量保证”引入装备采购合同。着重分析具有“质量保证”条款的装备采购合同设计的基本原理;列出不同类型“质量保证”条款所能达到的目标,以及承包商相应的生产行为选择。  相似文献   

15.
1995年,国家计委、财政部、总参和科工委联合颁发《军品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军品价格是由军品定价成本和按军品定价成本5%的利润率两部分组成的。因此,军品的定价成本直接决定了军品价格。军品定价成本是指指定军品价格时所依据的计划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两个部分。其中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费、直接燃料动力费、直接工资及福利费、专项费用和制造费用五个部分,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相似文献   

16.
调价公式作为FIDIC合同中最重要的风险分配方式之一,通过对可调价要素价格指数或价格的调整,把合同中的隐性风险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分配比例作了明确规定.从承包商的角度,并基于业主的原因造成工期延长的条件下,对调价公式中各个组成因子及其权重对调价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索把调价公式同成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以期达到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利润最大化原则,提出了既使代理人愿意接受合同又愿意提供其期望真实成本的目标价格合同三参数优化设计方法,给出了三参数达到最优激励效果的满足条件,并从理论上进行了证明。具体的设计过程为:首先,改变传统目标价格合同由委托人提出目标成本的做法,转而由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代理人基于其自身成本估算结果提出目标成本;然后,委托人根据代理人执行项目的成本区间,采用目标价格合同三参数优化设计方法,为代理人提供目标成本、目标利润和成本激励系数的一系列组合,供代理人做出选择;最后,代理人根据自身对项目成本的估计情况,在目标价格合同的不同参数组合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选项,进而签订合同。运用实例对目标价格合同优化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代理人只有在提出反映其期望真实成本的目标成本时,即代理人愿意与委托人分享私人信息时,代理人的利润才最大,因而优化后的目标价格合同可以有效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并揭示代理人的真实成本。  相似文献   

18.
军品定价模式多样,我国军品定价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区分军品的属性、类别以及通用性来选择不同的定价模式。对于武器系统通用的小零部件等,可由市场提供,采取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性定价模式;对于军民通用的军品,应采取具有突出竞争性的军品定价模式;对于投资大、具有军事保密安全特性、战略性的军事专用装备的购置,则应采取单一来源采购的成本导向定价模式并重点关注对质量的要求,由国家宏观政策主导控制军品价格。  相似文献   

19.
在装备采购总承包合同管理模式改革背景下,针对军队加强装备采购供应链质量监督的迫切需求,构建了由总承包商、分承包商和零部件供应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质量监督模型,研究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基于质量奖励与惩罚、对称信息条件下基于质量管理成本分摊的质量监督策略,通过数据仿真对比分析了不同质量监督策略对供应链各主体质量管理行为的激励效果和装备质量水平的提升程度。所提方法可为提升新时代装备采购质量监督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建立科学合理的军品价格形成机制,实现从“个别成本计价”到“社会平均成本计价”的转变,应注意四个问题:确定同一地区、同一行业统一的综合小时费用率,各军兵种在审价过程中执行统一的综合费用率水平;按产品的生产特点和加工手段,合理确定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对任务总工时按照制度工时指标进行必要的控制,一般应控制在制度工时的1.5倍以内为宜;加强对材料费用的控制,适时更新和调整材料消耗定额标准,使审价执行的材料消耗定额标准符合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加工手段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