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美军的装备试验鉴定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试验鉴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美军试验鉴定的管理部门、类型、发展历程以及技术领域进行详细研究,系统梳理美军试验鉴定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我试验鉴定的发展现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试验鉴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美军2012年在现有试验鉴定体系基础上提出了"左移"倡议,推动了试验鉴定工作的发展。本文对"左移"倡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内容可为军队试验鉴定后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介绍"左移"倡议提出的背景和定义,分析了其蕴含的实战化思想;其次,描述"左移"倡议发展情况和相关举措,说明其各项工作符合科学的发展规律;再次,总结"左移"倡议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证明其适应了美军作战思想和武器装备发展;最后,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几点启示,有助于准确理解试验鉴定工作内涵、深入掌握试验鉴定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3.
对 MIL—STD—331B 的内容及发展、变化做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修改GJB 573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4.
当前,军队装备试验鉴定正由性能试验向作战试验、在役考核全领域拓展。在装备试验鉴定体系全面重塑的历史背景下,为适应军队装备试验鉴定发展新变化,探索装备试验鉴定新理论,推进装备试验鉴定自主创新发展,亟需开展装备试验鉴定技术研究。美军相对较早开展了装备试验与鉴定工作,在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方面已形成了较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有较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成果可供借鉴。与此同时,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也面临许多新问题。本文剖析了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的内涵和管理模式,研究了2018和2019年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的重点技术领域,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期掌握近期美军作战试验与鉴定工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5.
装备体系整体性能试验基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分析了装备体系整体性能试验诞生的背景,阐述了相关概念,重点论述了装备体系整体性能试验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指出装备体系整体性能试验是当今装备试验工作发展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相关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距离实践实施还有很长距离,所以,深入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对于该领域趋向成熟并向实践转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美军装备试验鉴定发展历程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军装备试验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试验鉴定模式和管理评价体制,试验鉴定能力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军在装备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做法十分值得学习和借鉴。本文分析了美军装备试验鉴定发展历程和特点,研究了其试验组织结构的科学构成和运行机制,归纳总结了美军装备试验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顺应装备发展趋势、赋予作战试验鉴定权威、重视体系试验能力建设三点启示,希翼这些启示可为军队装备试验鉴定工作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维  王振  雷国强 《国防科技》2008,29(2):77-80
通过研究美军靶场数十年的建设历程,总结了美军靶场独立试验、联合试验和试验训练一体化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军靶场的自身定位,提出了通过拓展靶场职能、整合试验与训练资源,建设一体化试验训练联合靶场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美军标《电起爆器通用设计规范》从MIL-I-23659C到MIL-DTL-23659D和MIL-DTL-23659E的3次修订中有关可靠性指标及其验证方法规定变化的分析,研究了美国火工品技术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火工品可靠性技术发展现状,并结合我国的火工品可靠性技术的发展给出了研究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地基中段防御系统(GMD)的防御重点是洲际弹道导弹,其技术发展对于导弹防御技术研究具有带动作用。通过跟踪研究美国地基中段防御系统飞行试验,对其拦截飞行试验的靶场分布与拦截模式进行了分析;同时依据美国国防部作战试验与鉴定局提出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演示验证进展等级标准,研究梳理了GMD系统能力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0.
11月29日,第四届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技术发展战略高层论坛在京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是"以信息化技术创新为主线,提升试验与测试核心能力"。论坛就国防科技工业试验与测试句式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不断跟踪国内外试验测试领域的发展方向,重视试验能力建设,深入开展试验与测试领域技术发展的方向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研究,解决一些深层次  相似文献   

11.
静电放电试验是安全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参照IEC 61000-4-2标准,提出弹药装备静电放电试验方法为间接静电放电和直接静电放电.该方法拓展应用标准的"开放等级",构建试验系统,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从而为新型弹药装备定型或静电安全性评价提供了全面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方法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静电放电(ESD)抗扰度试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从静电放电电流的数学描述、静电放电电磁辐射场模型、静电放电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能量耦合规律及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4个方面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或改善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方法以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静电放电(ESD)对电子装置的危害,分析了半导体器件受ESD影响而失效的机理,及ESD对电子设备形成干扰的途径,介绍并分析了六种ESD模型,即人体模型(HBM)、带电装置模型(CDM)、场感应模型(FIM)、机器模型(MM)、增强型场模型(FEM)或金属体模型(BMM)、电容耦合模型(CCM)。  相似文献   

14.
对高频小功率硅双极结型晶体管2SC3356进行静电放电试验,并利用加速寿命试验原理对两组器件进行加速寿命试验。采用Arrhenius模型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分析,发现低于损伤阈值的ESD注入可以使器件的寿命缩短,得出ESD可以在高频小功率硅双极结型晶体管内部造成潜在性失效,使得器件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15.
对人体 -金属ESD模型和家具ESD模型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其放电电流波形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它们的主要因素。利用单极子天线和数字存储示波器对静电放电产生的电磁脉冲辐射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 ,ESD的辐射场在距离放电源几米以内是很短的窄脉冲 ,其脉冲持续时间约为几百ns,但其场强很大 ,典型可达几kV/m (在 1 8cm处 ) ,一般在约几百V/m (在 1 5m以内 ) ,共频谱主要分布在几十到几百MHz,频谱上限可以达到几个GHz.  相似文献   

16.
静电放电防护器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严重影响当今微电子器件的可靠性,使用静电放电防护器件是提高电路ESD可靠性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防护器件。文章介绍了当前最常用的几种静电放电防护器件(瞬态电压抑制管(TVS)、可控硅整流器件(SCR)、NMOS器件)的工作机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开展静电放电防护器件研究,对提高静电放电防护器件性能及设计新型静电放电防护器件有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静电放电模拟器辐照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模拟器ESS - 2 0 0AX与NSG435的静电放电 (ESD)电流波形及其辐照效应实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虽然两模拟器的放电电流波形均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 10 0 0 - 4- 2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标准 ,但进行辐照效应实验时 ,二者的测试结果并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IEC标准只规定了放电电流的波形 ,而对模拟器放电枪的结构和外形未做出规定 ,使静电放电电磁场尤其是近区电磁场存在差异。要解决不同模拟器间测量结果的不一致性 ,IEC的相关标准除了规定放电电流的波形外 ,还应对放电电流的导数波形和相关的电磁场做出规定 ,尽量对放电枪的形状和结构给出统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静电放电(ESD)对微机接口电路的干扰效应,设计了一种单片机系统串行数据传输电路试验模型。利用静电放电模拟器对自行设计的单片机系统进行了效应试验,并对测得的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这类典型串口通讯在静电放电环境下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19.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辐射场若干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标准IEc61000-4—2中对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方法和试验布局进行了规定,但是对间接静电放电(ESD)产生的辐射场没有进行描述。根据标准IEc61000—4—2,首先对水平耦合板和垂直耦合板放电时垂直耦合板上的场分布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几种医疗设备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试验得出:1)对两种耦合板放电时,水平耦合板上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随测试距离的变化趋势不同;2)试验结果对ESD模拟器的种类有着依赖关系。这些结果为研究电子设备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新方法、新标准和新的试验平台及诊断评估方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TMR(Trip le Modu lar Redundancy)容错技术的分析和研究,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芯片的TMR整体“硬化”技术,并分别对采用了TMR技术的电机容错控制系统和未采用TMR技术的一般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ESD EMP的辐照效应实验,得出TMR技术可有效增强控制系统抗ESD EMP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