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加强应战应急一体化国防工业动员准备,健全国防工业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评估制度,本文重点借鉴美国国防工业动员潜力调查评估经验,研究分析了我国国防工业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评估现状和不足,提出了建立健全应战应急一体化国防工业动员潜力统计调查评估制度的思路和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美国国防部制造业和工业基础政策办公室的使命和职责,概述落实制造业和工业基础政策的相关工作,包括国防工业基础研究、国防工业基础评估、国防工业基础薄弱环节改进、干预市场以保护工业基础能力、工业资源优先分配、审查并购对竞争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05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并没有将美国国防工业基础列入专项评估的内容之一,但是在每个项目的评估中都能找到一些与之相关的重要论述。本文正是根据这些重要论述,分析提出了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未来将要拓展的新领域,及其体制改革方面需要重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点领域,也是国外军民融合发展的最为重要领域。冷战结束后,作为世界头号军工大国的美国对推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进行了全面深入探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较大进展。1994、1995年美国国会技术评价局相继完成了《军民一体化潜力评估》《军民一体化潜力评估精选案例研究》《中国和日本国防工业军民一体化的基本途径》等研究报告,勾勒了美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未来蓝图。而后,以制定《国防转轨战略》(1990年)和《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2003年)为标志,对国防工业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核心内容就是推动国防工业军民深度融合。近年来,美国政府把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民用科研、两用科研、技术转让和合作项目四个领域。美国国防工业的军民融合发展,既要服务美国继续维持其绝对军事强国的地位,又要服务其继续保持经济强国和大国地位,因而走的是一条"军民一体、军民并重"发展道路,并采取相应的战略举措,主要是把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作为核心内容,鼓励和大力推进军工大公司进行合并重组,发展和维持更多的可供替代和可靠的国防供应商,鼓励国防工业军用技术民用转化和开展多样化商业经营,支持国防生产使用商用(两用)技术产品和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构造科学合理的国防工业基础评估指标,更好地开展国防工业基础评估工作,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分层潜在狄利克雷分配(hierarchical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hLDA)模型的评估指标构建方法。为hLDA模型引入层次控制因子以降低层次化结果中部分子主题的集中程度,通过数学和实验方法对改进模型的效果进行了验证,以美国国防工业基础评估指标构建为例对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与权威指标体系的对照检验和实验结果评价,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可为国防工业基础评估指标构建理论和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国防工业是美国战略威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保持和实施军事霸权的重要支撑。美国十分重视国防工业基础和能力,将其放到事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以保护和加强美国国防工业,维持美国军事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美国的国防工业研发创新面临着国防预算削减、全球安全环境变化、自身使命任务拓展等新的挑战。面对挑战,美国科学制定国防工业研发创新发展战略规划,整体推进,全面提升国防工业研发水平;多点发力,打出激励国防工业研发创新的组合拳。这些做法,为推动我国国防工业研发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浅谈国内机电一体化发展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自从1952年美国第1台数控铣床问世至今已50个年头。我国机电制造业在80年代曾有过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在1999年后,国家向国防工业及关键民用工业部门投入大量技改资金,使机电设备制造市场一派繁荣。  相似文献   

9.
5月中旬,印度一个由国防工业专家、国防政策制定官员和国防工业代表组成的庞大的国防工业采购团对美国进行了考察访问。其间,代表团参加了美印国防工业研讨会,拜会、参观了美国防部、出口局和商业部,并同美国知名的国防工业厂商进行了会谈,对各类先进的武器装备进行了考察。同时,美印防务计划小组也举行了第二轮会谈,双方希望加快扩大双边联系,为美国增加向印度的武器出口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正>三、策略举措通过国防工业军民深度融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需以提高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效益为核心,以提升制造业水平为指向,加快推进制造业军民技术双向转化,提高军民(通用)标准化水平,强化关键核心技术军民联合攻关,提高军民融合设计能力,完善军民协同创新体系等,促进军民制造深度融合,在提高军民制造企业制造水平的同时,提升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制定《国防转轨战略》和《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为标志,先后对国防工业进行了两次重大调整,提出了建立统一的“国家技术与工业基础”的战略目标和构建“基于能力的国防工业基础”的战略思想,并辅以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较好地实现了国防工业的重组。美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改革的做法,对我国制定和完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世界军工发展"引民入军"的趋势情况,探讨了中国国防工业现状,提出了我国实现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双赢"的模式及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军品出口对国防工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验证俄罗斯军品出品对国防工业的影响,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Granger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俄罗斯国防工业是"以出口养军工"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对俄罗斯国防工业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我国国防工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一、结构美国国防工业基础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其在80年代的戏剧性萎缩。1982年有118489家厂商为国防部有关部门提供军品物资,到1987年只剩38007家。如果同时考察美国的制造业和国防预算,则这种萎缩更为显著。因为,这些厂商为所有的买主提供商品,而不止国防部一家。国  相似文献   

15.
程曼莉 《军事经济研究》2014,(9):F0003-F0003
21世纪世界国防工业结构呈现出新的特征:以美国企业为代表的全球巨型武器生产商出现,主承包商与分承包商互为依靠、界限模糊,美国与西欧国防工业差距扩大。冷战后,国防工业萎缩,各国军费预算削减,为应对新军事变革对军费增长的需求,美国改革国内国防工业的态度是:要么合并、要么死亡。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国会、政府和国防部都一直在积极地采取措施推进国防工业军民一体化的进程。但纵观美国这十来年的国防工业改革历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全面的、综合性的一体化政策,更谈不上以立法的形式制定军民一体化的长远发展战略。具体说,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军民一体化的推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调整国防工业企业结构 为军民一体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军民一体化是美国国防工业的发展方向,但要实现这种战略转变,美国必须首先大力调整现有的国防工业企业结构,以精干队伍。 冷战后,美国政府积极支持国防工业企业之间的…  相似文献   

17.
<正>焊接是制造业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材料连接方法,是现代武器装备制造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国防工业几乎所有武器装备的研制和生产都离不开焊接技术。作为一种永久性的连接手段,覆盖了钢铁材料,铝、铜、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举行全国修宪"公投"并顺利通过,将"议会制"政体修为总统制,赋予总统更大的职权。建立现代化国防工业是今天土耳其的全民意志,发展适合本国国情的国防工业也是其核心政策之一。这一点相信不会因土领导人、政治派别或政体变化而受到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土耳其国防工业门类相对齐全,军事技术来源多样,国际化水平较高,市场开放程度大。虽然不少关键技术受制于国外,但由于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一些军工大国保持多元合作渠道,从而也  相似文献   

19.
美国大型军工企业军民融合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信息战、网络战、非对称战等新的战争形式,满足美国新军事变革的要求,美国于本世纪初制定了《国防工业基础转型路线图》,提出了构建“基于能力的国防工业基础”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20.
美国国防工业要重塑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燕 《现代军事》2008,(12):63-66
美国国防工业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一直被公认拥有全方位的全球首屈一指的竞争力。但是美国国防部负责采办、技术与后勤事务的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却尖锐地指出:美国的国防工业是体制僵化的20世纪国防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