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翔 《国防科技》2011,(3):43-47
文章论述了军队形象及军队形象管理,军队形象管理包括形象规划、形象塑造、形象传播以及形象控制等四个基本环节.新时期,我军加强形象管理,就是要通过开展有效的形象管理活动,建立“忠诚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开放之师”的军队形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的学者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奉为《孙子兵法》的精髓。黄朴民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孙子〉精髓说之驳议》一文,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3.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以遏止战争为目的,以非战手段避免兵燹战祸的全胜战略思想.孙子认为,军事斗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安国保民,任何战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军民的伤亡和经济破坏.因此,“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谋攻篇》)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战略思想的内涵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以军事斗争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主要手段,以迫敌屈服为浅层目标,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需要强调的是,“迫敌屈服”只是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的浅层内涵,以“全”为最终目的,“安国全军以益天下”才是其深层和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有关战争观的论述,对于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借鉴“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利益观,着眼新形势新任务,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借鉴“不战而屈人之兵”全胜观,发挥大国作用,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借鉴“有以待”备战观,提高核心军事能力,不断夯实军队履行新使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孙武在其兵法“谋攻篇”中高层建瓴、大气磅礴地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要言不烦、主旨鲜明地指出“不战”、“非战”,并非宣扬消极弃战或胆怯畏战。而是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和主张的“全胜”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他对  相似文献   

6.
军事软实力作为现代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体现的是通过军队形象发挥柔性作用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美军通过强化公共关系建设以提升军事软实力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强化公共关系中隐喻情节的架构设计,提升对公众的情感引导力;强化高层处置公共关系的军事教育训练,提升军队形象的吸引力;强化公共关系中影视媒介的战略传播功能,拓展对全球军事文化影响的渠道和力度。  相似文献   

7.
李鹏 《政工学刊》2010,(2):46-47
一、着眼于我军的性质宗旨和特点,发挥形象教育在军队形象建设中的作用。要结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加强形象建设的重要意义,激发官兵维护我军形象的自觉性,使之成为每个官兵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8.
高强 《当代海军》2002,(1):36-37
一部人类的战争史.也可以说是一部心理战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大军事家孙武就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心理战思想。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也曾说过:“战场上的胜负,有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其他条件。”克劳塞维茨对战争的认识更是直接,他指出:“所谓战争,就是为了使敌人在精神上和肉体两个方面都屈服。”  相似文献   

9.
马璐  刘凤健 《国防科技》2015,36(3):92-95
美国十分重视军事影视题材作品对军队形象的塑造作用,针对受众心理、引发情感共鸣,运用传播技巧、满足市场需求,创作了传播广泛并对其军队形象起到积极效应的作品。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相互碰撞,要求我们在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创作和传播中,结合现状和实际,坚持理念输出与文化认同相结合,持续打造正义之师、和平之师的世界形象;坚持颂扬历史与面向未来相结合,全面展现我军发展成就和光辉前景;坚持科技手段与传播手法相结合,不断加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坚持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实施我军形象塑造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运用在“处突”任务时,应当遵循巧妙把握时机,准确区分对象,加强自身建设,灵活采取手段,充分谋划防范,强调智谋攻心等原则,才能正确理解并运用好这一谋略,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法律在对维护军队正义之师形象有重要作用.军队外宣工作要遵守国家法律,确保方向正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宣传有据;灵活应用国际法,确保地位有利.  相似文献   

12.
孙武在其兵法“谋攻篇”中高层建瓴、大气磅礴地提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孙子要言不烦、主旨鲜明地指出“不战”、“非战”,并非宣扬消极弃战或胆怯畏战,而是集中体现了他所倡导和主张的“全胜”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他对战争所希望达到的至高理想境界。“全”字在《孙子兵法》中高频出现,诸如“安国全军”、“胜乃可全”、“必以全争于天下”等等,孙子反复提及“全胜”的鲜明观点,足以见此思想乃贯穿孙子战略思想的“红线”,占据着核心地位。孙子的“非战取胜”、“不…  相似文献   

13.
国防的功能,既有为战的一面,又有“为看”的一面: “看”,就是通过恰当地利用“天时、地理、人和”等诸方面的条件,巧妙地显示军事实力,以形成威慑力,达到“不战而屈”、“不战而止”或小战而取大胜的目的。为战与“为看”二者是互相联系的,国防建设的立足点,是既要“中看”又要“中战”。“中看”而不“中战”的国防是脆弱的国防,而脆弱的国防是经不起严峻战  相似文献   

14.
赵利 《环球军事》2009,(19):58-63
“举国逢盛世,阅兵壮国威”! 56个方队、上百架飞机、数百件新型主战装备,如滚滚铁流,聚焦全世界的目光。 阅兵是展示,她完美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心理战思想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兵法》的心理战思想既有聚我军心和夺敌士气的二元结构,又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观和“死地则战”的战役战术观,并诉诸“爱”、“赏”、“教”、“戒”等方式培育心理战结构要素。孙子的心理战思想对后来兵家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战争指导的最高境界。《三国演义》妇孺皆知的“空城计”故事,描述了诸葛亮在兵败之际,通过细腻思考与分析,以其文韬武略和过人的智慧掌握了竞争对手司马懿内心世界的变化。由此,设置一个虚者虚之,疑中生疑,刚柔之际,奇而复奇的“空城计”来让司马懿下台阶,而自己也率军安全退回蜀境,造就了两方皆大欢喜的局面。同时,也成就了司马懿以后的霸业。  相似文献   

17.
心理战,我国古代称之为“攻心术”。它是指敌对双方为赢得战争胜利而进行的心理搏斗,旨在动摇敌方统治集团和指挥员的决心,瓦解敌方的民心士气,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或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目的。一些国家在近期的几场局部战争中。在进行地面心理战较量的同时,又把心理的对抗扩展到了外层空间。  相似文献   

18.
消防支队建设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支队党委一班人的形象至关重要.支队党委要树立团结向上、无私奉献、勤政廉政及不断探索四种形象.支队党委形象建设搞好了,才有良好的形象效应,才能解决部队建设的各种问题,不断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我国春秋末期杰出军事家孙武的一句名言。它是孙子进步战争观的体现,是孙子辨证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末期,周王室由盛而衰,各诸侯国之间轻起战端,攻伐无已,“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孙子看到战争对社会  相似文献   

20.
“谋攻”意为谋划攻战。本篇主要论述谋划攻战的策略, 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和“十则围之, 五则攻之”,即根据敌我数量对比选择不同战法的作战指导思想,主张“将能而君不御”,赋予前方将领充分的指挥权, 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等战争规律。本篇是《孙子兵法》中的名篇,占有重要地位,不但在军事上具有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