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第一次提出了以两个参照系为标准理解人类创造活动的意义,即以动物的本能活动和自在世界为参照系,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创造;以他人的实践和人类世界的存在物为参照系,人的大量实践则是重复性实践,只有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为某种新成果的活动,才是创造.创造学主要研究第二个层次的创造活动,从创造的本质,创造的主体特征,创造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揭示了创造与一般性实践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体现了人的解放与社会解放的辩证统一、党的自我革命与伟大社会革命的辩证统一、民族解放与世界大同的辩证统一的三重逻辑,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是指一种社会类型向另一种社会类型的过渡过程。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特征,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特性。从唯物史观看,二者是辩证统一的。这种辩证统一性为我国现阶段实现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话外音     
正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你的目光所及,就是你的人生境界。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与其埋怨,不如思变。——毕飞宇■世界是不是完美,完全取决于心胸。心窄的人,以苛求完美的心态,活在不完美的世界,是人生最大的错误。心如止水的人,是了悟了残缺是人生的常态,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重从和谐的角度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指向目标;科学发展观注重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方针。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辩证统一,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和安定有序的辩证统一、共同建设和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制度建设和能力建设的辩证统一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6.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是以艺术为主,结合其他一切审美对象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它是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人们对社会、自然和艺术美的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的活动,也是教育人们不断美化自身、美化世界,不断追求“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美育的宗...  相似文献   

7.
尤剑平 《政工学刊》2007,(11):52-53
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讲的。艺术,乃创造美发现美的学问,萧伯纳把经济学看作一门艺术,说明这门学问里面包含着很多带给人美的感受和享受的东西。确实,经济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一旦掌握并遵循了它所提供的那些规律和法则,不仅在经济活动中能使人受益不少,就是在现实生活中,甚至在对人生很多问题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8.
有了问题勇自责苏发星一个人能否创造出人生的辉煌,并不在于他有没有缺点和错误,而在于他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没有正确的态度。只有正视挫折和失败并真正吸取了教训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乃至一个单位甚至是先进单位,都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和那样的过...  相似文献   

9.
人不能左右旦夕祸福,但可以左右自己的人生之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左右一个人的人生之路的,便是他的人格。有什么样的人格,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故事。心理学中的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其中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人的情绪像天气一样是不断变化的,时而阳光明媚,时而乌云密布,或有细雨霏霏,甚至大雨倾盆。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占据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实际生活,它既推动人的本能活动,又干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是整个人的活动的动力。在与官兵谈心时,若能看准心情的“晴雨表”,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55年的执政经验与执政能力是一个不断总结和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四代领导集体在执政经验和执政能力上的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执政经验与执政能力相互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党的执政经验与执政能力在自身理论认识上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2.
“劳动”颂     
在中国,人们往往把5月称为“红五月”。为何称“红”?大约是5月春暖花开佳节、大事集中之故。其中,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算是个首要原因。在普天下劳动人民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笔者也要为“劳动”唱一支颂歌。 “劳动”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所谓“劳动”,泛指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一切活动。而这种只有人类才有的高级活动,大约从我们的祖先——类人猿开始就有了。正因如此,世人执著地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 “劳动”是一个神圣的字眼 多少人用美好的字眼来形容它、歌颂它——  相似文献   

13.
继承军事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是邓小平新时期军事思想的鲜明特色与根本之点.在邓小平看来,对于军事传统这部历史,应该非常尊重它,珍惜它,并要确立它的应有的科学地位.对于时代精神这个现状,更应该追求它、弘扬它,并要把继承军事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高度统一起来.一、继承军事传统是弘扬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弘扬时代精神又是继承军事传统的最终目的这是邓小平关于“继承”与“弘扬”辩证统一思想一条富于哲理的重要论点,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继承”与“弘扬”辩证统一关系,推动军事改革大业发展的总钥匙.我们说,当今亟需大力弘扬的时代精神,就是改革与创新精神,而军事传统的真谛正是革命精神和创造精神.两者既是一致的,又是互为  相似文献   

14.
坚持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在指导基层建设中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在民兵基层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一是片面把某一有形的东西当作全部内容,一说抓基层就在装修房子上下功夫。在簿、表、册、卡上做文章,而对基层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建设、作风纪律建设、组织经常性的活动、参加“两个文明”建设等主要工作重视不够。二是落实上级指示,照搬照套,依葫芦画瓢。三是把上级规定、制度和一些传统有效的方法和活动,视为形式主义。四是不善于创造生动有效的形式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育是一种极具个性化、创造性和欣赏性的活动,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所在,已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美术教育不仅是要传授美术理论与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完成对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而达到促进大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升目的.这个过程必须要摒弃非艺术化、功利化的禁锢,突出美术教育的审美教育功能,激发大学生对客观世界想象、探索与创造的欲望,更好的提升他们对事物客观的直觉把握和本质领悟.  相似文献   

16.
干工作是实践的磨砺、知识的积累、智慧的孕育,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干工作可使能力在悄然中提升,素质在无声中锤炼,机遇在不觉中产生。多干一份工作,就会多一点收获、多一丝希望、多一次机会。多干工作,就会多创造机遇、多抓住机遇,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时下,有不少人对干工作存在认识误区:有的人把干工作看成是人生的负累,认为人生就是单纯的物质享受。  相似文献   

17.
人生价值,指一个人的一生对包括自己在内的人类社会的意义和作用,也就是一个人通过一生的活动在满足自己在内的社会需要和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何种意义的价值和何种性质的作用的问题。人要实现自身价值,就要遵循人生的价值规律。 人生价值规律有各个方面的表现,主要有:人生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相统一的规律,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规律,人生的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相统一的规律。任何社会,个人价值都存在着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物质  相似文献   

18.
赵良 《国防科技》2007,(2):58-61
中国历代兵家注重辩证看待自己所处时代的军事和战争问题,战略目标上注重全与破的协调,战略路线上追求迂与直的结合,战略手段上强调奇与正、虚与实、专与分、刚与柔等诸多致胜因素的辩证统一,从而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战争指导艺术,成为我国军事哲学、军事科学乃至世界军事科学的一部分而光照千秋.本文着重就军事辩证思想在中国历代兵家战略指导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点和规律,以及对近代、当代军事与战争的影响进行初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从一般意义上讲,称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而从接受学的角度来看,他们应属于接受主体.这种教育的客体性与接受主体性的辩证统一,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既不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我讲你通”,又不是接受者对教育内容随心所欲的任意取舍,而是教育者与接受者之间双向建构的互动过程.接受者作为一定历史背景下,从事不同实践活动的社会人,其主体性主要由社会性、实践性、传统文化视野、理论——经验格局和社会心态因素构成.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特征,影响着接受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个接受过程.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20.
欲望与市场     
经济学家马歇尔曾指出,社会发展的文明标志恰恰在于人类能自觉创造出为满足自身多样化欲望和需要的多样化市场.人的欲望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与发展的重要内驱力,没有欲望就没有人的经济活动,便没有市场行为,更没有市场的交换机制.在自然经济中,人的欲望及其满足欲望的生产这对矛盾,由于直接统一于落后、狭隘的、封闭性的经济生产单位,矛盾性状始终处于僵死的、静止的相对平衡状态.没有新的欲望和需求引起新的生产,也没有新的生产去激活新的欲望和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欲望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