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及其理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植物油(菜籽油)在NaOH催化作用下与甲醇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较适宜的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油质量的0.8%、反应时间为20min。对所得生物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进行了考察,发现除粘度较大外,其主要性能指标与我国O#柴油相接近,掺入少量柴油后完全可以作为柴油机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合成了一种磺酸基功能化离子液体,并用于催化高酸值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当醇油物质的量之比为8∶1,离子液体用量为废油质量的0.8%,反应温度为150℃,反应时间为180min,生物柴油的产率可达到90.6%。该离子液体可以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将餐饮废油的酸值从13.22mgKOH/g降低到1mgKOH/g以下,然后利用NaOH催化生产生物柴油,会达到更高的产率,更为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低压氧弹燃烧法研究了充氧压力分别为0.6MPa和0.9MPa时两种无灰型柴油添加剂不同配比对助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均匀实验设计和Matlab回归优化的方法,得到复配体系的最优配方,并对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由Matlab回归分析得到的完全二次回归模型最理想,0.6MPa时由该模型得到的最优配方为:添加剂A和B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300‰和0.700‰,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到的发热量达到最大,变化率为8.697%。0.9MPa时,结合直观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与实际相符的最优配方:添加剂A和B的质量分数分别是0.600‰和0.900‰,此时发热量皮化率为4.453%。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对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的影响。在柴油机油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的生物柴油和矿物柴油,通过热管氧化试验对高温清净性进行评定。结果表明,生物柴油自身较易氧化,加速了柴油机油的氧化变质,使柴油机油清净性变差;不同质量等级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受生物柴油影响的程度不同,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对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5.
以MRS-1J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为平台,提出了一种变转速条件下柴油抗磨性评定方法。利用VC++对试验机软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负荷-转速程序控制功能,实现了试验机自由设置转速、负荷的变化范围、变化速率和变化模式。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发现试验时间3N1min,负荷11N2N,油温60℃,转速在1 min内由100 r/min线性上升至20N3r/min再线性下降至100 r/min并依次循环时,该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区分性。在与高频往复试验机法的对比中,发现该方法的磨斑直径变化率大于高频往复试验机法,证明变转速四球机法优于高频往复试验机法。  相似文献   

6.
在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通过试验研究了掺混后的燃料对装甲车辆柴油机动力输出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的生物柴油对各转速下最大输出扭矩影响不大,最大降幅小于2%;常用转速下(1400r/min)全负荷范围内降低碳烟的效果较好,可降低23%~100%;同时,HC排放量可降低11%~70%,CO排放量可降低33%;外特性工况下,在中、高转速时亦可降低碳烟排放22%~46%,但NOx排放有一定程度升高,部分工况下升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7.
针对柴油和所需的油料方案B20D10(即在柴油中掺混20%生物柴油和10%碳酸二甲酯,Dimethyl-Carbonate,DMC),在某型重型车辆柴油机高压泵试验台上,采用定容弹和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掺混生物柴油和DMC后对燃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背景压力下,燃料B20D10油束的贯穿距离低于柴油,最大降幅达到7.0%,锥角最大增加约15.2%;在非破碎阶段,燃料的贯穿距离与时间呈正比关系;在破碎阶段,贯穿距离与时间的关系为s∝tn,其中n约为0.57。试验结果为建立该混合燃料的喷雾模型,并进行缸内燃烧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PDSC评定柴油氧化安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一种操作简便、检测快速的柴油氧化安定性评定方法,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对柴油氧化安定性进行评定,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分析了升温速率、恒容氧压、试样量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确定了3种因素水平分别为8~12℃/min,2.5~4.5 MPa,2.5~3.5 mg。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升温速率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最大,恒容氧压的影响最小。方差分析表明在升温速率为8℃/min,恒容氧压为3.5 MPa,试样量为3.0 mg时,试验方法的区分性最佳。在该试验条件下,考察了5种油样的重复性,结果表明PDSC法的重复性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由脂肪酸甲酯组成的生物柴油是一种替代传统苯类化工溶剂的理想替代物,但易水解的特点制约了其广泛应用。通过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技术,考察表面活性剂对生物柴油水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柴油在碱性介质中易水解,温度升高水解加剧。而阳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具有很强的抑制生物柴油水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PID在柴油发电机组输出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移动式柴油发电机组机械式调速器响应速度慢、精度差以及负载变化较大时发电机组输出电压和频率波动较大的问题,研究了PID在柴油发电机组稳定性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电子调速器电路的研究与设计。对75kW柴油发电机组进行了空载、半载及满载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电路和控制方法的正确性。该电子调速器采用PID方法对发动机转速进行控制,达到了改善柴油发电机组输出稳定性的目的,并且具有响应速度快和准确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根据舰船液压设备和液压油通常承受高温、高湿、高油雾和辐射等工作特点,分析了舰船液压油的特殊性能要求.此外,通过介绍外军和我军舰船液压系统的主要用油品种、特性和使用方法,结合不断发展的舰船液压技术和日益严格的环境要求,指出品种简化、洁净化、多功能化以及环境友好化是未来我海军舰船液压系统用油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利用热分析技术对受油类污染的棉纤维的热分解特性和热分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经过不同机制热分解模型的拟合,提出了受实验用油污染棉纤维的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并建立了其热分解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受油类污染的样品比未受污染的热分解起始温度明显降低,其热分解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热分解动力学机理为一维扩散控制,第二个阶段的热分解动力学机制相对复杂,可能为相边界反应,圆柱形或是球形对称机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起火灾案例火灾原因的调查,确定火灾原因系油麻氧化放热,并蓄热后自燃起火,分析了油浸可燃物质自燃的机理及自燃条件,提出了其自燃的基本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萃取-絮凝组合精制再生废润滑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溶剂精制再生废润滑油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应用极性溶剂为萃取剂、乙二胺为絮凝剂,组合精制再生废润滑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为正丁醇,精制时间为15 min,精制温度为25℃,剂/油质量比为5∶1,絮凝剂添加比例为1.0%。以该精制工艺操作,再生油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黏温指数达130以上,闪点达200℃,酸值为0.05 mg.g-1,灰分质量分数降低到0.01%以下,金属元素含量显著下降,再生油产率为80.6%,各项性能基本上符合HVI150基础油指标,表明该精制工艺再生废润滑油可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低温运动粘度测定仪测量PAO8(8#聚烯烃)合成基础油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按不同比例调和后混合基础油的粘温性能,运用Arrhenius模型和Grunberg-Nissan模型计算混合基础油的理论粘度,研究粘度偏差率随测试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Arrhenius模型能准确预测混合基础油的高温运动粘度,粘度偏差率最大值不超过1%,而Grunberg-Nissan模型能精确计算混合基础油的低温运动粘度;PAO8和45#变压器油基础油调和能够获得高低温粘度的匹配.  相似文献   

16.
二酚基甲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苯酚和甲醛在酸性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二酚基甲烷的反应。探讨了合成各条件对产物的收率、双核比例的影响,并对产物的分子量、熔点、双核含量进行了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油脂在无线电频率范围内的导电特性,发现了油脂的导电浴盆效应,提出了一种新的油脂水分快速检测方法,研制了相应的仪器。仪器已在我国粮油行业推广使用,解决了长期以来油脂现场水分快速、准确测量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以掺杂La的纳米TiO2作光催化剂,研究了光催化降解TNT的动力学规律,考察了TNT初始质量浓度、催化剂用量、初始pH、通氧速率及光照强度等因素对TNT光催化降解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质量浓度、初始pH、通氧速率、光照强度及催化剂用量为0.3~2.0g/L的条件下,TNT光催化降解反应遵循拟一级动力学规律,且可用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模型描述;当催化剂用量为0.1g/L时,该反应可认为是震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