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机电设备油液渗漏是一种典型的多发性故障,利用人工嗅觉技术对渗漏油液挥发气体进行测试从而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使用人工嗅觉系统对模拟柴油、齿轮油和机油渗漏产生的挥发气体进行检测,结果为三维数据阵列(样本×时间×传感器)。应用二维主成分分析法和三维平铺主成分分析法、平行因子分析方法对三种油液挥发气体样本进行分类,结果表明平行因子分析法由于利用了数据集的三维结构信息,所以分类效果更佳;应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实现了机油挥发气体样本的定量确定,说明使用人工嗅觉系统实现设定阈值报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自行火炮油液泄漏故障形式和原因分析,综合考虑系统的工作压力、温度和混入空气量影响,建立了自行火炮油液泄漏量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指出了自行火炮液压系统内泄漏量主要取决于系统的温度、压力、液压油的动力粘度、油液的体积模量和热膨胀系数,揭示了泄漏量随工作参数峰值变化的规律,可为自行火炮的油液泄漏检测与定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低压氧弹燃烧法研究了充氧压力分别为0.6,0.9 MPa时4种无灰型柴油添加剂(有机硝酸酯A、胺类化合物B、表面活性剂C与酯类化合物D)不同配比对助燃性能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运用DPS软件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建立添加剂添加量与发热量变化率之间的回归模型,得到复配体系的最优配方为:有机硝酸酯A、胺类化合物B、表面活性剂C在油品中添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107 9%,0.024 9%,0.12%,该配方在2种充氧压力下均具有最佳助燃效果,发热量较0号柴油分别增加了11.73%和7.86%。对该最优配方进行低压氧弹模拟评价试验和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平原和模拟高原条件下,燃用含此配方添加剂的柴油较燃用0号柴油其燃油消耗率平均下降了1.98%和2.73%,碳烟排放平均降低了26.5%和15.5%,具有良好的节能减排功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柴油机在高原运行时存在的热负荷增大、冷却系统散热能力降低等热平衡问题,设计了电控共轨柴油机热平衡性能高海拔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基于冷却液温度的柴油机不同海拔热平衡试验,分析了在不同海拔下冷却液温度对柴油机热流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海拔不变时,随冷却液温度的升高,有效功热量、排气散热量以及余项损失均增加,而冷却液散热量却在下降,且各部分热量变化幅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大。海拔为0km、3km以及5km时,冷却液温度每升高10℃,有效功热量分别增加了2.65%、2.99%以及3.88%,排气散热量分别增加了1.91%、2.19%以及3.08%,余项损失分别增加了21.1%、29.3%以及43.4%,冷却液散热量分别下降了9.8%、10.6%以及11.8%。冷却液温度不变时,随海拔的升高,有效功热量和排气散热量均下降,而冷却液散热量和余项损失均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高海拔地区因缺氧和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的发动机动力下降和燃油消耗率增加的问题,将生物柴油以不同体积分数(5%,10%)掺混到柴油中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控制发动机进气压力模拟高海拔条件下含氧燃料的燃烧,考察平原和海拔3 000 m地区不同掺混比例的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原燃用含氧燃料,发动机功率较燃用纯柴油有所降低,且降幅随生物柴油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燃油消耗率上升;在海拔3 000 m地区燃用含氧燃料,发动机功率较燃用纯柴油有所增加,且燃油消耗率下降;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在海拔3 000 m地区,燃用含氧燃料均能够显著降低HC、CO和碳烟排放,但NOx排放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为分析某型装甲输送车发动机的磨损状态,针对油液监测中元素多、数据维数高的问题,应用投影寻踪法,对油液监测标准和监测样本进行分析,建立了投影寻踪模型,确定了投影特征值变化区域与磨损状态分类的对应关系,拟合了摩托小时和投影特征值的关系,实现了对监测样本的评价和对发动机状态的预测,为降低维修成本、实现装备预防性维修、提高战备完好率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1、使用新型节能柴油如使用生物柴油或添加了节能添加剂的混合柴油。使用节能柴油前最好将发动机油路彻底清选一遍。2、在滤清器上包扎丝袜在柴油、机油滤清器滤芯上,冬季也上1层,夏季包上2层丝袜,能提高油料清洁度,降低机油消耗。3、加装泡沫塑料滤芯在空气滤清器的两层金属丝滤网中,加一层透气性好,厚度约8~20毫米的泡沫塑料,可提高滤清效果,保证油料正常燃烧,降低消耗。4、及时清除积碳柴油机在工作中,复杂聚合物会在气门、气门座、喷油嘴和活寒顶部形成积碳,增加油耗。及时清除积碳,节油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在柴油中添加20%的生物柴油,通过试验研究了掺混后的燃料对装甲车辆柴油机动力输出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0%的生物柴油对各转速下最大输出扭矩影响不大,最大降幅小于2%;常用转速下(1400r/min)全负荷范围内降低碳烟的效果较好,可降低23%~100%;同时,HC排放量可降低11%~70%,CO排放量可降低33%;外特性工况下,在中、高转速时亦可降低碳烟排放22%~46%,但NOx排放有一定程度升高,部分工况下升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9.
用一种由膨胀珍珠岩材料做成的直径分别为2.3cm、3.0cm和3.7cm球状隔热浮子,对两种油品油罐火灾进行扑救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闪点油罐火灾的灭火效果差,而对于高闪点的油罐火灾,隔热浮子覆盖油液表面,能够减少上面高温火焰对油液面的传热,进一步减弱油液面的蒸发,灭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无灰型柴油添加剂不存在二次污染问题,将是节能降污柴油添加剂发展的趋势,但是无灰型添加剂的加入可能会改变燃油多项理化指标和发动机台架评定结果,采用灰模式关联决策在众多添加剂中确定最优无灰型添加剂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含有无灰型柴油添加剂油样的各项理化指标测试、模拟评价测试和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进行灰模式关联决策,...  相似文献   

11.
汽油与柴油混合用作柴油机应急燃料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急燃料对于提高战时油料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在-10#军用柴油中掺入90#车用汽油(简称为汽柴混合油)为例,从柴油机燃料应具有的品质性能着手,分析了汽柴混合油作为柴油机应急燃料的可行性。把车用汽油和军用柴油按照不同的比例掺兑,将试验结果与军用柴油的性能要求和美军应急使用指标对某些理化性能的要求相比照, 指出了汽柴混合油作为柴油机燃料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测定46#机械油基础油与PAO8(8#聚α-烯烃油)不同比例混合后油品的黏温性能,研究了黏度偏差率随测量温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发现:国际通用黏度调和计算模型能较好预测混合基础油的高温运动黏度,黏度偏差率最大值为3.56%;而美国标准局的黏度调和计算模型在混合基础油的低温运动黏度计算上精确度更高.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润滑油出现的高温性能差等问题,考察5W/40和15W/40两个黏度等级重负荷动力传动通用润滑油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实际使用性能。在BF6M1015CP柴油发动机和柴油车辆上分别进行1 000 h发动机台架可靠性试验和高原实际道路行车试验,利用红外光谱等仪器对定期抽取的油样进行理化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两个黏度等级的重负荷动力传动通用润滑油各项理化指标变化较小,均能满足高原地区大功率、重负荷柴油发动机的用油要求。使用两个黏度等级润滑油的发动机在功率和扭矩方面大小相当,使用5W/40重负荷动力传动通用润滑油的发动机在高转速区(转速高于1 600 r/min)油耗率低,在低转速区(转速低于1 600 r/min)油耗率较高;但在抗氧抗腐性、高温清净性和抗磨性等方面,15W/40重负荷动力传动通用润滑油的表现略优一些。  相似文献   

14.
温升控制是液压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液压系统工作的可靠性。针对某加油车液压系统连续工作时间长、结构紧凑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油冷蛇形管”式液压油温控制系统,即将加油车自身输转的柴油导入液压油箱内的冷却管,对液压油实施强制冷却。经试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温控效果。该方法取消了冷却水源,简化了结构,并达到了控制油温的目的,对类似系统的设计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MRS-1J型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为平台,提出了一种变转速条件下柴油抗磨性评定方法。利用VC++对试验机软件进行了改进,增加了负荷-转速程序控制功能,实现了试验机自由设置转速、负荷的变化范围、变化速率和变化模式。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试验条件,发现试验时间3N1min,负荷11N2N,油温60℃,转速在1 min内由100 r/min线性上升至20N3r/min再线性下降至100 r/min并依次循环时,该试验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区分性。在与高频往复试验机法的对比中,发现该方法的磨斑直径变化率大于高频往复试验机法,证明变转速四球机法优于高频往复试验机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介电谱测试技术对润滑脂进行种类识别及氧化安定性的研究,红外光谱分析、差式扫描量热计法、氧弹法等标准试验方法对润滑脂氧化安定性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介电谱测试技术可以实现对润滑脂基础油的种类识别及润滑脂氧化安定性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萃取-絮凝组合精制再生废润滑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溶剂精制再生废润滑油环保、经济、高效的特点,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应用极性溶剂为萃取剂、乙二胺为絮凝剂,组合精制再生废润滑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剂为正丁醇,精制时间为15 min,精制温度为25℃,剂/油质量比为5∶1,絮凝剂添加比例为1.0%。以该精制工艺操作,再生油性能指标得到明显改善,黏温指数达130以上,闪点达200℃,酸值为0.05 mg.g-1,灰分质量分数降低到0.01%以下,金属元素含量显著下降,再生油产率为80.6%,各项性能基本上符合HVI150基础油指标,表明该精制工艺再生废润滑油可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油库高黏油品黏度大、凝固点高,在常温下管输水力损失大,必须加热升温降黏后才能实施管输、收发及灌桶作业.分析了黏油蒸汽加热的不利因素,研究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输转理论与工艺技术,开拓了热边界层理论与技术的应用领域.研制了基于热边界层减阻理论的黏液输转装置,建立了黏油热边界层减阻工艺水力和热力数学模型,并编制计算程序,通过热...  相似文献   

19.
介电谱技术是一种鉴别油品种类的新技术,润滑油是一类典型的介电材料,在不同激励频率、激励电压和激励波形下,润滑油中的不同化合物组分会产生不同的弛豫运动,表现出不同的介电谱特征信息。利用石油产品介电谱分析仪采集了49个润滑油的介电谱数据,利用数据库识别方法对这49个油品进行种类识别,正确率达到93.88%。表明介电谱信息与润滑油的整体特性密切相关,可以通过介电谱技术对不同种类的润滑油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柴油机的最大扭矩、扭矩储备系数、喷油系统喷油量与柱塞几何供油量的差异和变化规律,认为这3个参数的现行定义不尽合理,并给出了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