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使中国崛起更具有理论的穿透力和现实的针对性:和谐世界是持久和平、稳定安宁的世界,中国崛起有助于实现世界共同安全与和平;和谐世界是一个“人人都能吃饱饭”的世界,中国崛起有助于实现世界共同繁荣;和谐世界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世界,中国崛起有助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依托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人口、资源逐步形成的现代化模式,其既具有现代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实现代化基本特征表现为原创性、自主性、持续性、全面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体现为坚强的政治保障、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合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在于推动社会主义伟大复兴,打破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认识误区,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高原 《中国军转民》2023,(23):53-55
把握历史主动的提出与运用是在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基础、根本动力、精神力量等方面继承的基础上,同时又对马克思世界理论的相关内容进行符合具体实际的创新性发展: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定位;第二,以“人民群众”为主体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实践主体;第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阶段性调整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价值目标。新时代新征程,国内外形势与挑战复杂多样,“逆全球化”错误思想潮流涌现。为此,要不断增强把握历史主动对马克思主义世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化意识形态教育。  相似文献   

4.
陈溪 《环球军事》2014,(24):67-67
“它描绘了成百上千万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史,以及战争如何促使现代中国崛起。这本书揭开了行将被人遗忘的历史记忆.为人类史料的丰富和完整化作出了重大贡献。”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如此高度评价的就是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的新作《中国,被遗忘的盟友》,这本书一出版即引起西方世界极大反响,赢得多国媒体的盛赞,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甚至称其为“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当代海军》2005,(6):F013
在这个30天里,中国人民心中装着的挥之不去的恐怕是,日本政府近段时间来一些不理智的有损睦邻关系的举动一事。日本的不善之举,引发了中国人民的愤慨。据此,日本政府应该重视中国人民的感情,正确认识历史,尽快把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的承诺落实到行动上,从根本上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即便如此,中国政府和人民依然坚持秉行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好态度。这是世界人民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只会对人类的进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作出的必然选择。和平发展道路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也符合世界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又用自身的发展来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念,真实表达了中国人民愿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追求。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进行了科学阐释。这既是对9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战略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本质特征,具有严谨的制度架构、鲜明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立足我国国情,使之越走越实;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之越走越宽;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成果,使之越走越活;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使之越走越稳。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持久、牢靠的发展,也才是既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市场,同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事实证明,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是植根于时代和历史的客观必然性之中的理论,是顺应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时代需要的产物,是植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时代条件的产物,是荟萃人类文明成果的时代精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1,(15):36-39
随着近年来中国崛起的步伐,所谓“中国的强大和统一会威胁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和平稳定”的说法,被一些国外媒体反复炒作。其实,早在200多年前的乾隆年间,俄国和中亚就曾出现过“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全球率先战胜国际金融危机总体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将呈现出缓慢的复苏,世界经济复苏将是艰难曲折的。面对全球经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国成功战胜国际金融危机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相似文献   

12.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通过对“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及其指导下的中国外交实践的深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建设和谐世界”思想,可以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可以消除国际上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疑虑和不信任,对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加快中国的和平发展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里,《周易》的位置尤其重要,它所蕴含的和谐理念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之所在,天人和谐以及社会和谐在《周易》中都有体现,深入剖析和解读它所倡导的"和谐"理念,对当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阐明了人和自然的关系,要求人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一充满智慧的生态文明思想,为人类走出生态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明确发展的科学内涵,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也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必须从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认识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破解我国发展中种种难题的现实途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从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机制着手。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弘扬中华文化包括在国内弘扬和向国外弘扬,二者不能偏废。本文将就后者进行论述。论述内容包括翻译的重要性、”中国文化欠缺型失语症”与译者的素质、文化交流的意义。向外弘扬中国文化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又有利于全人类文化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人类的未来。要向外弘扬中华文化,翻译工作者首先要深谙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无产阶级军事家对“高树勋运动”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兴起作出了各自的贡献:邓小平通过做争取高树勋的统战工作,为“高树勋运动”兴起创造出实践经验,树立起实践典型;毛泽东发出“开展高树勋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军广泛“开展高树勋运动”;朱德则把“高树勋运动”提高到符合历史规律的理论高度作出肯定。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军营文化与部队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其中,军事建筑的审美标准和文化特质有了新的内涵。从建筑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当前军事建筑的审美倾向,并通过实例分析提出了军事建筑的创作与批评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当前部队营区营房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维和警察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已成为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内容,把中国维和警察理论作为中国警学的新兴学科,研究由联合国维和行动基本理论、中国维和警察特色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基础理论、中国维和警察专业理论、中国维和警察应用理论构建的中国维和警察学科理论体系基本框架,对我国维和警察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和谐思维的本质和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深刻认识坚持和谐思维的重要意义,需要在与斗争哲学的比较中把握其本质和特征。和谐思维是对斗争哲学的扬弃,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创新、丰富和发展,是辩证思维在当代发展的最新形式。承认世界在本质上是和谐的,和谐发展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和谐思维的世界观基础;全面谋求我国全体人民的各种利益和人类的利益,是和谐思维的价值观基础;努力创造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是和谐思维的方法论诉求。今天,必须大力提倡和坚持和谐思维,摒弃斗争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