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为了研究反舰导弹各种末端机动弹道(蛇行机动、螺旋机动、摆式机动等)的控制和使用方法,首先对反舰导弹末端机动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然后依据反舰导弹与水面舰艇之间的攻防对抗机理和反舰导弹作战使用限制条件,得出反舰导弹在各种约束条件下的末端机动弹道控制参数解算模型,最后以舰空弹脱靶量最大为反舰弹最优机动准则,解算反舰弹各种机动方式下的最优机动策略。  相似文献   
82.
高级在轨系统吞吐量跨层优化虚拟信道调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CSDS高级在轨系统的VCLC子层的输出作为虚拟信道的输入,其复用效率与等待时间因子直接影响VCA子层和整个系统的吞吐性能.基于泊松分布,将效率问题转化为对满效率发生概率的研究,建立了MPDU复用的统计概率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跨层优化的加权时间片虚拟信道调度模型,并推导给出了满足吞吐量最优的公式.仿真结果表明,新跨层优化模型能够明显提离虚拟信道下行数据吞吐量,减小平均延迟.  相似文献   
83.
坦克动力舱空气流动与传热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和非结构化网格为基础,利用FLUENT软件针对某型主战坦克动力舱内的空气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仿真计算与分析,得出了环境温度、压力和坦克行驶速度等因素对动力舱内的空气流动和传热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交互加速度补偿算法(IAC)的滤波精度,通过引入一个改进因子自适应地调整过程噪声协方差,给出了一种新的算法.在给定的初始条件下,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将修正的IAC算法与IAC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修正的交互加速度补偿算法在目标发生机动时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85.
基于证据理论的常规导弹阵地生存防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着眼于阵地生存防护对策分析中的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理论判别来袭武器类型的方法,通过对武器威胁度的评估,建立了来袭武器威胁等级判据,构建了详细的生存对策,可为常规导弹阵地生存防护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86.
已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目标检测算法倾向于提取目标纹理特征,而非结构特征;因此,已有方法不能实现变纹理目标的可靠检测。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纹理随机化的结构主导目标检测方法,采用仿真纹理随机化方法减弱网络模型对纹理特征的拟合,实现基于结构特征的变纹理目标可靠检测。利用目标的三维模型,借助Blender渲染引擎,完成纹理随机化仿真训练数据集的生成。仿真及真实图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基于目标结构特征的变纹理目标可靠检测。  相似文献   
87.
针对路网、野区联合路径规划需求,提出了在雾计算平台上的路网-野区无缝衔接的路径规划方法,适用于路径规划区域同时覆盖城市道路与野区的情况.综合雾计算的特点,分析了路网-野区路径规划服务的应用方式.提出了适用于路网-野区环境下的启发函数,提供路径最短、时间最短两种模式的路径寻优算法.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供的基于雾计算的路网-野区路径规划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满足路网-野区的路径规划需求.  相似文献   
88.
导弹生存能力指数评定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导弹系统生存能力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生存能力指数评定模型,对各子指标的量化进行了分析,可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和作战运用提供评定依据。  相似文献   
89.
对双连杆机构的运动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活塞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及活塞侧连杆和曲轴侧连杆摆角公式,并且针对一实例进行了计算,与相同结构尺寸的传统曲柄连杆机构发动机作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0.
介绍了采用气体循环解决某型坦克发动机通气装置漏油问题的方法,通过建立进气系统模型、缸内过程模型、排气系统模型、气体循环系统模型,为进行精确的计算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硬件设计提供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