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7篇
  免费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国庆阅兵的盛况令亿万人民激动与振奋,而南京理工大学的师生们在兴奋之余,更多了一分欣慰与骄傲,因为,在那一排排一队队的威武士兵的手持兵器中,在那一行行一列列的装备方队中,总有能够让他们指指点点津津乐道的新成果,这些新的成果或者浸透着他们汗水与智慧。或者书写着他们的先师或校友的故事与传奇。  相似文献   
32.
国防动员作为保障打赢的重要力量,贯彻落实习主席能打胜仗指示要求,推动国防动员建设转型发展,应注重在加强精准建设、精确动员、精细管理三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33.
新兵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础工程,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源头,是一名士兵从普通老百姓成长为合格战斗员的必由途径.推进我军新兵训练模式转变,应当在总结近年来新兵训练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调整训练内容、创新方式方法、改进训练保障.  相似文献   
34.
着力培养新型陆军海防指挥人才,是建强陆军海防的关键之举.着眼陆军海防部队转型建设发展的大势和实践需求,厘清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等问题,是陆军海防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35.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综合性大学需要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战略,以培养适应"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国内综合性大学,浙江大学承担着为"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使命.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究浙江大学的理论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现状,构建"一带一路"战略课程设置框架,探寻综合性大学课程设置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36.
从科举学校转变而来的中国现代大学在面对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下的物质诱惑时,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权.对照西方大学和社会发展互动的表现,可以发现它们虽然加强了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但是,在对学术自治的坚守、对外部资源的取舍和对学术环境的呵护等方面仍然做得很好.所以,从历史与比较的视角对照中外大学,并反思中国大学发展的困境和人的精神生活弱化现象,便觉中国大学精神重塑迫在眉睫.从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和西方先进经验结合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学需要从对人本质的坚守、对学术自由的弘扬和学者风骨的重塑几个核心维度重建中国大学精神,指引中国大学发展方向,成就中国大学脊梁,并为民族精神立标.  相似文献   
37.
抗逆力的提升对应对学业、人际、情感等逆境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通过对S大学333名一年级新生进行抗逆力调查,发现:多数新生抗逆力水平呈中等偏上;抗逆力水平受到民族、专业、专业意愿、生源地、家庭类型、身份类型影响.针对抗逆力现状,运用优势视角理论,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升大一新生抗逆力,促进其更好地融人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8.
多年来,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一直承担着兵团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的重任,将办好教师教育、全力为兵团教育服务视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为兵团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4年学院共承担了23个国家级及兵团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项目。圆满完成了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共9个培训子项目;兵团幼  相似文献   
39.
农村学生在重点大学中的比例下降引起社会不满,政府为此制定政策提高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虽然该项政策有利于缓解高等教育不公平状况,但是会妨碍大学理念的实现,造成反向歧视,损害正义,造成社会混乱.对此,必须坚持效率优先,注重公平,平衡各方利益和防止权力阶层的恶.  相似文献   
40.
<正>本文基于我国国防工业转型升级战略深入推进和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强势推进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对贵州"三线建设"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并进行了相应的评价,进而对贵州省"三线军工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军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阐述了贵州三线军工企业转型升级对于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最后就贵州三线军工企业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从政府角度和企业角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