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21.
深刻认识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时代背景,全面理解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科学内涵,准确把握提高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的关键环节,对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2.
曾军 《政工学刊》2003,(10):32-33
针对政治理论知识不够扎实的问题,强化三个观念,不断夯实“一线带兵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根基澄清“学不学关系不大”的模糊认识,强化学习是“第一要务”的观念。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基层工作都是具体工作,基层干部只要按照上级指示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就行了,没有必要学习理论知识。为此,要抓好教育引导,帮助基层干部认清党的基本理论、方针政策是管方向、管根本、管长远的,是做好具体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强化学习是“第一要务”的观念。当前,要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抓紧抓好,用党的最…  相似文献   
23.
改进抓基层的作风和方法,解决好抓基层中的倾向性问题,是部队各级领导机关应当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掌握了这门学问,就可以大大减少抓基层工作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随意性,增强自觉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一、防止和克服领导机关抓基层的“本位”倾向,坚持依据《纲要》抓创新。调查中感到,有的领导机关抓基层受“本位”思想约束,不注意探讨研究基层建设的特点规律和新情况、新问题,凭老经验、走老路子,抓基层的方法简单,往往是一线平推,基层建设缺乏应有的节奏和活力;有的抓基层固守传统观念,按纲统揽基层建设的意识不强,计…  相似文献   
24.
李焕章  陈立新 《国防》2003,(1):25-26
新颁布的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大纲是结合新形势要求,着眼预备役部队战斗力生成和建设需要制定的,内容扩展,标准提高,难度和科技含量增大。结合新大纲和预备役部队自身特点,扬长补短,正规施训,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好新大纲,对于提高预备役部队训练层次和质量,提高快速动员和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做好新时期军事斗  相似文献   
25.
李国志 《国防》2003,(1):57-57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着眼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人民防空事业的改革,是新时期人民防空发展的客观要求。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和和平环境的影响,传统的人防建设观念根深蒂固,已影响和制约人防建设的深入发展,因此,加快人防事业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改革意识,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把思想转到为打赢高技术战争服务上来,转到为社会主  相似文献   
26.
课程改革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切入点,也是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议题,实施新课程改革,将会逐步改变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本文从新课改意义、必要性以及语文教学中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为做好新课程改革做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7.
信息化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信息内容的海量性要求教育资源广博化,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要求教育方式平等化,信息手段的特殊性要求教育技术现代化。  相似文献   
28.
<正>东华理工大学自2006年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以来,从"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思路调整为"稳定外延发展,加强内涵建设"的科学发展理念,稳步推进改革,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9.
杜人淮  曹超 《国防科技》2018,39(2):047-057
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构成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创新人才是战略资源,军民融合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包括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主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客体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方案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资源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制度系统、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培养考评系统,在系统构建过程中需加大统筹协调、投入保障、政策倾斜、法治保障、合理使用力度,注重体系推进。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