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5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 毫秒
81.
“在巴西的一只蝴蝶拍动翅膀,会导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它强调的是因小的因素、小的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轩然大波,即初始条件(在变化临界点的情况下)的小变化能引起系统的大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显然,“蝴蝶”就是小事情、小变化,是我们所说的细节问题,是好多人不容易注意的东西,但注意与不注意的结果却差别巨大。注意了,“蝴蝶”仍是“蝴蝶”,翻不起大浪;不注意,一“蝶”便会掀起多重“浪”,引发无法收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招致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狼狈结局。对于机关干部而言,既要认识到细节极其重…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某型无坐力炮弹战斗部的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以弹着目标不爆炸为顶事件建立了失效树,并根据该型弹药的功能构件在储存期间的特点选择了失效树的简化原则,建立了系统可靠度模型。确定了由储存因素导致弹着目标不爆炸这一事件的4种主要失效模式。并通过分析其不同的储存期失效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该型炮弹的储存策略。  相似文献   
83.
陶瓷基装甲抗枪弹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陶瓷基装甲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其抗弹性能的评定指标,讨论了弹靶撞击过程的划分,重点评述了抗弹机理的研究方法和陶瓷基装甲的耗能机制;并总结了影响陶瓷基装甲抗枪弹性能的4个主要因素:陶瓷厚度、约束条件、弹丸形状和撞击速度.  相似文献   
84.
85.
针对旋转弹在地磁空间运动时的环境条件,提出了基于零交叉点原理测量弹体磁方位角的模拟试验方法,并在不同的方位角、传感器倾角和转速等条件下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零交叉点原理可以实现弹体在地磁场中的角度测量,精度基本控制在±3°的范围内,并可进一步减小误差,但该原理也存在测量盲区,盲区范围与传感器倾角有关.  相似文献   
86.
这是个充满青春朝气的集体,16名科研人员,平均年龄不足35岁,组建6年,用9项国家和军队级重点科研大奖书写着一个又一个辉煌;这是个富有创新精神的团队,从白手起家,到硕果满枝;从国内首创,到世界领先,用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87.
针对通用发控单元的维护需求和共架武器系统的训练需求,设计了通用筒弹模拟系统.该系统通过1553B总线与通用发控单元通信,实现了筒弹功能模拟和筒弹故障模拟.经测试,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各项功能满足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88.
雷达脉内特征分析是信号分选领域一个重要手段,当脉内信号有多个雷达信号交叠在一起时,很难分析出其各自的调制方式。经验模态分解(EMD)在分析非平稳混合信号时效果显著,但其存在2个明显弊端。针对端点效应问题,首先采用小波分解将信号分解成各分量,随后对除噪声外的各分量利用ARMA模型对信号进行预测,接着对预测后的各分量进行小波重构,从而消除了端点效应,针对虚假分量的问题,结合雷达信号的特点改进了其终止条件,提高了EMD分解的性能。最后,对EMD分解后的各分量进行时频分析,得出雷达脉内信号的调制特征。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非惯性运动目标弹道预报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能拦截弹的助推段和中段一般针对预测命中点实施制导,这是以目标弹道预报为前提的.空天防御体系的作战对象将来要面对具有大机动能力非惯性运动目标,因此非惯性弹道预报技术将是空天防御技术的难点和关键技术之一.首先分析了非惯性目标运动与控制的特性,讨论了大升阻比空天飞行器的控制原理、飞行约束条件与制导方法,从而探讨非惯性弹道预报的技术可行性.根据现有技术条件,分析了非惯性运动目标弹道预报的关键技术以及弹道外推预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一、把握记忆规律。突出首尾,增强授课内容安排的科学性。心理学实验表明,人的记忆有“序列位置效应”,它表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例如,给某人一张足够长的名单,他会对这张单子上的开头几个名字和最后几个名字记得最牢,而中间的名字记得最差。这种现象是记忆过程中“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作用的结果,即在记忆过程中,前面和后面的内容是互相影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