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具有反作用控制系统(Reaction Control System,RCS)和气动舵两类控制机构的再入飞行器,提出一种基于脉宽脉频(Pulse-Width Pulse-Frequency,PWPF)调节器的最优控制分配方法。将RCS的输入信号转化为连续变化量,RCS与气动舵的控制分配问题被描述为二次规划问题,并采用有效集方法对其求解。采用离散法和PWPF调节器将优化结果转化为RCS的开关机状态。与混合整数规划问题相比,连续二次规划问题更容易求解,计算速度更快。通过对二次规划问题的重构,该算法能有效地应对故障情况。  相似文献   
52.
利用S-H热弹性扩散的基本理论,研究了无限弹性介质中圆形隧洞表面受随时间变化的热冲击的动力响应问题.采用直接求解方法以避免势函数的引入,利用Laplace变换技术,求解热、力、化学耦合控制方程,获得了弹性介质中温度梯度、位移、应力和化学势的积分形式解.最后,利用Laplace逆变换得到数值结果,分析了热、力、化学耦合条件下弹性介质中温度梯度、应力、位移和化学势响应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3.
飞机干扰条件下的非圆截面布撒器的气动力计算是新型航空布撒器研制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伍德沃德提出的面元法加以改进,用改进的面元法计算了在飞机干扰下某型非圆截面布撒器的气动力,与无干扰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4.
一种细长飞行器阵风响应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阵风响应是气动弹性动力响应问题之一。对较为细长的飞行器,结构采用有限元模型,利用准定常气动力理论计算阵风响应载荷,方法简单、实用。此种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非定常气动力理论。  相似文献   
55.
利用有限元理论对80mm口径的对称螺杆流量计转子的热变形进行了综合分析.整个计算程序分为平衡和非平衡两套系统.通过计算转子的热变形,推导出热变形对转子泄漏和运转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得出对生产有指导意义的具体数值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6.
2007亚洲国际动力传动与控制技术展览会(亚洲动力传动展)横向扩展趋势不减。届时,液压气动密封件产品展区、国际紧固件、弹簧及专用  相似文献   
57.
采用真空热安定性法和腐蚀性试验方法以及实际储存效果检验,研究了粘结型塑性602混合物与十几种接触材料的相容性。确定了这种混合物适宜、可靠、实用的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58.
舰船电缆热老化寿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某船用电缆热老化寿命研究的有关试验和结果分析.对电统绝缘材料失效的判断、机械性能变化的预测,以及如何根据电缆的负载情况和周围的环境温度确定绝缘材料的老化温度等,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9.
亚音速飞行弹道气动声源是宽带非平稳噪声。提出基于小波函数的波达方向估计算法,并采用时频分析方法进行特征分析,获取气动噪声显著目标特性。通过优化时间-空间谱特征,对在时频域空间谱的目标信号进行优化,从而增强目标信号在空间谱上的显著性,最终有效实现亚音速飞行弹道气动声源的角度估计。实验数据验证表明,基于时频分析阵列信号处理模型,可以更好地实现亚音速飞行目标气动噪声方位角估计。  相似文献   
60.
从激光晶体内部温度分布入手,对其热应力和热透镜效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不灵敏腔的理论设计以补偿热透镜效应。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激光器设计,提高其激光输出的稳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