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7篇
  免费   367篇
  国内免费   16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51.
中航二集团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是我国航空工业骨干企业和直升机科研生产基地,多年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和中航二集团有关航空产品质量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加强直升机科研生产过  相似文献   
152.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的特点,建立PMLSM在dq两相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介绍了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通过对控制电流以及电机位置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所研究的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矢量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3.
射面交叉分析及武器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多武器同时射击安全的重要因素——射面交叉的研究,分析了产生射面交叉的原因,建立了射面交叉的判断模型,研究了控制武器的方法,建立了禁止射击信号的产生模型。研究结果对舰艇的总体设计、武器控制以及作战使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4.
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离散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非线性模型研究船舶航向自动舵的离散变结构控制设计问题。通过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设计了二次型最优滑模面,采用离散趋近律方法求得变结构控制律。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离散变结构控制器能够快速准确地跟踪设定航向,并对参数摄动和外界风浪干扰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5.
为解决用水力测功器实现螺旋桨高海情下动态负载模拟的难题,首先给出了问题的数学描述并从工程应用角度做了适当简化,完成了开环辨识试验和神经网络建模;然后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水力测功器模拟螺旋桨高海情负载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证明,文中所提方法确实有效,可用于水力测功器建模及动态加载控制。  相似文献   
156.
分析了RSA和DES的算法优点和安全弱点,设计了一个新的密码算法方案。该方案以类FEISTEL结构为基础增强了左右两半部分结构的安全设计,利用了RSA进行密钥分配,并以序列密码算法的生成原理改变了固定密钥的缺点。该新方案具有一次一密的特点,给破译者获得大量的明密文对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可较好地抵抗差分分析与线性分析,是一种安全性较强的加密方案。  相似文献   
157.
针对砂弹新型填料强度不确定、装填精度低的问题,基于对新填料的化学物理特性分析,提出砂弹装填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8.
国防工程快速抢修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保障战争体系正常运转的支撑环节,国防工程快速抢修指挥控制是制约抢修效能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工程快速抢修指挥控制信息的重要性和特点入手,从战术思想指导工程保障行动的角度,分析了指挥控制信息在引导国防工程抢修体系的构建和运行中的作用;探讨了国防工程快速抢修的主要指挥控制方式,其特点和运用时机,力争做到战场实时、精确控制,提高控制效能.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基于现代项目管理基本理念,提出了计量科研项目管理的解决方案,介绍了计量科研项目的管理实践,侧重描述了项目计划与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0.
邹哲 《国防科技》2007,(9):65-67
在未来作战中,指挥自动化系统将面临着自然环境因素、硬件因素、软件因素、网络因素、人为因素以及对抗因素所带来的诸多风险.为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该文认为在战时应沿着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制定预防的思路,对系统风险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