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郭超英图 《政工学刊》2013,(8):I0004-I0004
在海拔4900米的藏北某雷达站,有这样一个炊事兵,他没有国家认定的等级厨师证书,但他做出的各种川菜深受官兵喜爱;他没有很高的营养学知识。但他一日三餐为官兵调配的特色营养食谱人人叫好;  相似文献   
32.
何强 《云南国防》2004,(5):40-40
新《大纲》施训近三年来,基层官兵中胖子数量大幅减少.5月下旬,成部军区某炮兵团组织了一次全员体检,统计数据显示:该闭体型超标的胖子比例降低了9.5%,96%的官兵达到《大纲》规定的体型标准。以20至29岁的分队男性军官为例,《大纲》规定的体型标准是“身高-105±10%”公斤,该团百余名分队车官只有1人体重超标。  相似文献   
33.
张建都  邓戈 《国防》2005,(9):73-73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摘柿子不能等到满树的柿子全熟以后,而应在有一半成熟时就开始采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收成。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一棵树上的柿子由于所在位置不同,接受阳光照射和吸收营养的情况也就不尽相同,所以,有的先熟,有的后熟,少则相差几天,多则相差半月。如果一定要等到全熟以后才采摘,先熟的则早已烂掉。由此联想到部队当前的一体化训练。一体化训练是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适应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发展要求,以提高部队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为目标的一项具有开拓意义的改革性训练。它属于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一,既要继承…  相似文献   
34.
营养是维护与保护部队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强对军队营养经济的监控十分必要。文章在确立营养经济监控目标、明确营养经济监控依据、分析影响营养经济水平的相关因素后,提出了建立营养经济监控指标体系和营养经济监控组织的措施。  相似文献   
35.
在军队食品加工的三种方式中,基层连队日常食物的烹饪加工及提供的膳食是最基本的方式,是补充军事劳动消耗的唯一来源,在目前国防经费支出的有限条件下,要充分发挥现有军费应有的效益;旅团生活服务中心责任重大,关键要发挥其服务、保障、指导、监督作用;军工厂或地方食品厂为部队加工生产的野战食品,是我军在战时或应急情况下保持战斗力的必不可少的给养物资,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显得更加重要,应在保证军队工业食品生产野战食品与供给的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食品质量。  相似文献   
36.
37.
彩色椒是各种果皮颜色不同的甜椒、辣椒的总称。由于它们是选用具有不同颜色花青素的遗传基因培育而成.因而具有不同的颜色。目前培育的品种有紫茄色、金黄色、橙红色。在日光温室内辟出一块地作为育苗床,将这块地整平。铺10厘米左右的营养土,营养土可用无病大田土加40%腐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38.
辐射损伤与抗辐射食谱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影响,远期预后可导致脱发、早衰、诱发细胞遗传学改变,并引起遗传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发生率上升,而慢性辐射损伤可以通过构建抗辐射食谱,加强饮食调理与膳食营养加以预防。构建抗辐射食谱的军事意义主要有两点,一是当前国际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需要,二是我军二炮及海军核潜艇部队的实际需要。构建抗辐射食谱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辐射条件下的营养要求;二是膳食构成;三是配在膳原则。  相似文献   
39.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营养代谢有一定影响,而某些食品及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素对幅射损伤的防护则有一定作用。因此,我军放射性作业人员营养素需要量和供给量标准应合理适度;并合理选择食物品种,完善食物定量标准。建议大力开展抗辐射强化食品、保健食品等方面的研究,以增强我军放射性作业人员机体的抗辐射能力,从而提高战斗力。  相似文献   
40.
针对军人在信息化战争中的体力脑力消耗,提出了坚持服务官兵,确立合理化、科学化、标准化的饮食保障,灵活运用多种膳食保障等军人营养保障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