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01.
分析了垂线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导弹落点偏差的影响机理,针对目前垂线偏差修正方法存在方法误差的问题,提出通过修改初始姿态角的方法对垂线偏差的影响进行修正.介绍了垂直发射时导弹初始姿态标定方法并建立了初始姿态角修正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2.
结合舵减摇控制中通用线性模型与模糊线性模型的优缺点,采用了一种根据遭遇角的不同自动切换控制器设计模型的并行双模切换舵减摇控制方案。为在线自动辨识遭遇角,提出基于横摇功率谱密度柱状图的神经网络辨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辨识精度较高,且比传统重心法节省了在线计算量与存储数据库所需的存储空间,简化了辨识流程。  相似文献   
403.
讨论了一个非扩展映象的有限族所定义的迭代格式,证明了Banach空间中的一个非扩展映象的有限族的强收敛性定理。  相似文献   
404.
为了研究基于空间锥体目标进动特性的识别方法,通过对空间锥体目标的弹道建模,分析了进动锥体目标姿态角变化,引入平均视线角变化对回波RCS的影响,推导了空间锥体目标相对雷达波的姿态角计算公式,分析RCS随时间变化关系,通过回波RCS序列估计进动周期及进动角参数,以惯量比为特征,提出弹头和诱饵的识别方法,仿真试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5.
高雷诺数时筒形桅杆在均匀流场中的风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船模拖曳水池中,研究了雷诺数在3.19×104~1.15×106的范围内,表面倾斜且前后不对称的筒形桅杆攻角从0°~180°,以15°为间隔,在均匀流场中所受的风载。分析了桅杆所受的周向压力、轴向压力和St随雷诺数和攻角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倾斜壁面和攻角改变对压力分布和St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06.
3月下旬,在广东省湛江军分区第一季度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研讨会上,“如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军分区全面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再次成为大家研讨的焦点。会上,军分区政委罗亚波感慨地说:“实践证明,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必须不断破除‘零发展’、‘假发展’、‘虚发展’和‘负发展’的偏向,切实将视角调整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采访中记者感到,这或许正是该军分区不断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活水源头。  相似文献   
407.
干涉仪解模糊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模糊技术一直为干涉仪相位差测角系统工程实现所关注,为了对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先后讨论了基于长短基线、高低频率、单脉冲测角、测距、旋转基线和调频等6种方法的解模糊技术,从工程实现性、系统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了各自特点.给出的解模糊算法的6个步骤对讨论的解模糊技术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408.
在Banach空间和Hilbert空间中分别有强收敛和弱收敛。除此以外将定义一种新的收敛———次强收敛 ,并讨论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9.
高压压气机后面级的叶片吸力面三维角区内易堆积大量的低能流体。为了指导吸气槽设计,达到量化分析叶栅吸力面吸气槽位置与角区分离的关联性的目的,以一高负荷压气机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讨论了全叶高吸气槽轴向位置变化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并以角区分离起始位置到叶栅前缘之间的距离(ZCS)作为量化标准。研究表明:在设计工况附近,总压损失随着吸气槽轴向位置从前向后移动表现出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叶片吸力面吸气槽在不同工况下存在最佳轴向位置。在0°迎角时,当吸气槽距离分离点间的轴向距离为0.33倍的ZCS时为最佳,可使总压损失系数降低10.9%。这种量化结果借助角区分离结构实现了吸气槽轴向位置设计的标准化指导。  相似文献   
410.
小样本多元数据分析和数据压缩、编码等是装备维修与故障分析中的常用技术,这些技术的理论研究常常归结到用函数的Fourier系数刻画可积函数类问题。研究了正弦级数和余弦级数属于Lp函数类的条件,建立了在NBVS假设条件下的判别准则,推广了已有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