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舰载软杀伤武器为电子战设备。硬杀伤武器包括导弹、近距武器系统等,为使对反舰导弹防御的成功率最大,各种软硬杀伤武器必须以一定顺序和互相协调的方式进行分层防御。  相似文献   
102.
对一种新概念武器-“软炸弹”导电纤维丝的使用及对电力系统、军事设施的毁伤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3.
无人机蜂群作战正朝着智能化、实战化迅猛发展,将在未来战场上造成巨大威胁,反无人机蜂群作战研究势在必行。针对无人机蜂群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实战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从探测跟踪、硬毁伤、软杀伤手段三方面梳理国外反无人机蜂群作战研究现状,其中,硬毁伤手段包括通过常规武器、定向能武器和武装格斗无人机对抗打击,软杀伤手段包括电子干扰、欺骗控制。最后,提出反无人机蜂群作战的未来发展趋势:无缝全面探测预警和高效智能决策部署;常规新型武器协同,软杀伤硬毁伤结合;多维智能体系作战,标准制定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04.
在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建构和实施中,科技成为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安全战略、经济战略和软权力战略三个维度出发,对美国全球战略中的科技因素进行分析,力图梳理出技术优势如何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脊梁。  相似文献   
105.
现代战场,信息化弹药大量应用,火力打击的精确度越来越高。通过精确打击,不仅能对人的肉体进行硬摧毁,而且其产生的巨大杀伤效应还能对人员产生软毁伤。在从单个人员和群体两个方面建立精确火力打击对人员软毁伤的量化指标与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精确火力打击对人员战斗力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降低精确火力打击对人员软毁伤程度的相应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6.
非致命激光束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技术手段,使敌对人员或作战设备暂时失能并使人员致死性和附加环境破坏降到最小的武器。从非致命武器的概念看,在众多非致命武器中粗略地可分为两大类,即反人员的非致命武器和反器材、反能力的非致命武器,后者是指非传统的爆炸冲击弹药等软杀伤武器,如阻燃弹、碳纤维弹、计算机病毒、软破坏的定向能等。反人员的非致命武器种类很多,它包括低能的各种声、光、电磁波、化学失能武器、刺激剂、粘性泡沫、鱼网弹、软性弹丸等。近年来定向能、声波、生化、基因等技术的发展,非致命武器借助于这些…  相似文献   
107.
针对一种双管正激ZVT-PWM软开关电路进行了研究,笔者分析了其工作原理,给出了理论分析波形,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通过传真验证了电路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也发现了电路存在的缺陷。针对这种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双管正激ZVT-PWM软开关电路,通过电路仿真证实了改进型电路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8.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孙武的《孙子兵法》两书的主导思想 ,不是“主战论”与“不战论”之分 ,而是战争形态上的“硬战”与“软战”之别。  相似文献   
109.
软杀战是指用软杀伤武器削弱以及破坏敌军战斗力的作战。软杀战看不见刀光剑影,听不见激烈的枪炮声,也不会出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悲惨场面,它是在一种比较温和的战场环境中,使敌丧失作战能力,所以软杀战又叫“温和战”。  相似文献   
110.
邓苏  张维明 《国防科技》1995,16(1):9-14
本文介绍了机器学习现状和基本理论,在分析知识获取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软试验床的关键技术之一的知识获取方法、途径及其管理系统的结构、功能。重点研究知识获取工具、基于数据库的知识获取、知识推理工具和知识库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