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空动能拦截器末制导导引方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高空动能拦截器为研究对象,为其末制导段设计了一种“逐段限制视线转率”的导引方法,使之最终能直接命中目标,实现动能拦截的任务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导引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2.
在不同碰撞质心能量下对氘-金(d-Au)碰撞中J/ψ核吸收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碰撞质心能量下J/ψ核吸收截面随动量分数xF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利用以上结论,计算了美国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能量下J/ψ在氘-金(d-Au)碰撞中与质子-质子(p-p)碰撞中的产生截面比,并与实验数据比较发现,理论结果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最后,为欧洲大强子对撞机(LHC)实验作了理论预言,理论结果将为即将运行的LHC实验所检验。  相似文献   
43.
在视景仿真中,经常会出现运动实体穿入或穿透其他实体的现象,而用现有的各类包围盒模型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一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介绍了包围盒方法,分析了实体平动、转动、组合运动及相应包围盒的碰撞检测;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动态碰撞检测方法,并建立了运动实体的动态碰撞检测模型;运用OpenGVS图形引擎,通过VC++编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4.
导弹制导控制与目标杀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协方差分析描述函数技术 (CADFT)对寻的导弹的制导精度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空气动力控制、直接侧向力控制的寻的导弹飞行末端的制导精度的一种新的解析模型 ,并研究了导弹直接碰撞杀伤目标的必要条件 ,该理论研究成果具有简单、实用、精度高的特点 ,为寻的导弹制导控制特性研究和揭示寻的理论普遍规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5.
针对无人机避免机动障碍物的问题,应用速度障碍法,在充分考虑障碍物可达范围和无人机最大机动能力的基础上,将问题空间转换到了速度空间,然后以速度障碍的边界条件替代速度障碍的整体范围约束,这样得到了速度障碍的简单表达形式。最后结合最优控制,在速度空间解决了无人机避免障碍物的问题,并直接求解出了合适的速度输出。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6.
针对如何提高碰撞检测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分解法和混合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首先利用均匀剖分法确定相邻对象,然后只对相邻对象构建混合层次包围盒树,最后引入任务树的概念加速包围盒树的遍历过程。在包围盒碰撞检测中,提出了一种顶层采用AABB,其他层采用OBB的混合层次包围盒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提高了碰撞检测的效率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7.
《防务技术》2020,16(3):588-595
3D-Honeycombed CL-20 structures with low critical size of detonation have been fabricated successfully for intelligent weapon systems using a micro-flow direct ink writing (DIW) technology. The CL-20-based explosive ink for DIW technology was prepared by a two-component adhesive system with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PU) and ethyl cellulose (EC). Not only the preparation of the explosive ink but also the principle of DIW proces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systematically. The explosive ink displayed strong shear-thinning behavior that permitted layer-by-layer deposition from a fine nozzle onto a substrate to produce complex shapes. The EC content was varied to alter the por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rheological behavior of ink samples after curing. The deposited explosive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of a honeycombed structure with high porosity, and 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EC content. No phase change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Both WPU and EC show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CL-20 particles. Apparently high activation energy was realized in the CL-20-based composite ink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refined CL-20 due to the presence of non-energetic but stable WPU. The deton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 materials can be precisely controlled by an adjustment in the content of binders. The 3D honeycombed CL-20 structures, which are fabricated by DIW technology, have a very small critical detonation size of less than 69 μm, as demonstrated by wedge shaped charge test. The ink can be used to create 3D structures with complex geometries not possible with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echniques, which presents a bright fu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weapon systems.  相似文献   
48.
为了有效防控航空器相撞事故的发生,保证航空系统安全、有序和高效运行,提出一种基于单一聚类过程的人为因素分析分类系统(HFACS)诱发模式分析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根据航空器相撞的具体特点建立了HFACS。然后,利用HFACS对发生的航空器相撞事故/事故征候进行量化,构建历史信息的数据表。最后,采用单一聚类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表进行诱发模式分析,识别出重要的诱发模式及模式中包含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防相撞的管控措施。实例分析表明,所提出方法的实现过程简便,定性定量结合,形式易于理解,分析结果也更加贴近实际,对于提升防相撞的管理和决策水平,防范航空器相撞及减少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碳化硼基3DMC材料抗弹性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通过7.62穿甲燃烧弹的射击考核,分析了碳化硼基3DMC材料的抗弹性能,发现其综合抗弹性能优于等厚度的某型号装甲钢,并具有抗击连续打击的能力,认为该材料可以独立用于装甲防护。  相似文献   
50.
三架固定翼无人机协同编队飞行避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无人机编队执行空战任务过程中存在无人机之间以及无人机与障碍物发生碰撞的问题,提出单向网络连接结构的多无人机避障算法和基于人工势场的控制方法,同时应用于无人机编队避障控制。以三架无人机构成的正三角形编队作为控制体,同时以长机的运动轨迹作为期望路径,长机提供僚机飞行信息,僚机接受信息保持编队飞行。多无人机编队发现障碍物到避障完成的过程包括编队集结、松散队形、最终恢复集结正三角形编队。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避障控制策略能够确保编队收敛于期望的队形和稳定飞行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