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4 毫秒
51.
冲击噪声背景下引信目标方位估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冲击噪声条件下基于高斯噪声模型的目标检测方法性能退化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引信目标方位估计方法。该方法引入α稳定分布模型对冲击噪声建模,通过对引信阵列天线接收信号共变矩阵的特征分解估计噪声子空间,再依据最小范数算法实现了对目标方位的估计。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了所提出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2.
在对海面目标进行光电图像跟踪时,由于跟踪技术的局限性,跟瞄点往往会出现对目标的"失跟"现象,为了判断这一情况,通常需要对前后帧跟瞄区域的目标图像特征进行对比判别。但红外图像基本不存在颜色及纹理特征,而仅使用形状特征对于持续运动中的复杂目标图像又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结构聚集度的特征描述及匹配方法。首先对目标图像进行均匀矩形划分,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矩形块填充比的邻域矩阵作为图像特征,计算相邻帧图像该特征的欧氏距离差,并加入面积差参数进行特征匹配。对多种不同情况下的实测及模拟目标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特征能够有效判断"失跟"情况,并且对于光学及红外目标旋转具有较好的不变性。  相似文献   
53.
为了改进复合开关特性,准确评估复合开关中电力电子器件的发热水平,以低压复合开关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开关的抖动仿真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负载条件下复合开关中双向可控硅本身及其考虑底板散热影响后的温升特性.通过加入散热片,大大减少了复合开关的发热量.研究结果为可靠地控制复合开关、延长其寿命提供了条件,并为进一步开发多路集成...  相似文献   
54.
基于维修性的产品拆卸序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品整个研发过程中,维修性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起到关键性作用.从维修性角度,通过矩阵建立拆卸序列的逻辑关系,得到最优拆卸序列.曲柄连杆机构的实例验证了该方法与实际操作具有一致性.此方法可以拓展到复杂的油料装备上,对进一步研究装备维修性指标与优化序列规划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针对相干信号源的DOA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特征矢量在线构造Toeplitz矩阵解相干的方法。通过接收到的数据,实时构造基于最大特征矢量的Toeplitz矩阵来估计相干源的DOA,它无需估计数据的协方差,计算量小,不损失阵列孔径。相比常规的解相干算法,在小快拍和低信噪比情况下,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双稳态复合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可变结构的设计。针对反对称铺层的圆柱壳,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Standard准静态分析,模拟其双稳态跳变过程和跳回过程,探讨在整个连续过程中圆柱壳上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应力随时间和载荷变化的趋势,从而对该类可变结构的设计起到指导作用。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材料圆柱壳跳变过程中最大应力出现在载荷施加点与约束点附近,第二稳态下应力关于板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最大应力沿板壳对角线出现在四个角内侧附近,而跳回过程中应力由第二稳态下的分布慢慢变为集中在约束点附近。而且整个圆柱壳上的最大应力时刻与最大载荷施加的时刻不重叠,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57.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experimental, finite element (FE) and analytical assessment of low ballistic impact response of proposedflexible'green' composite make use of naturally available jute and rubber as the constituents of the composite with stacking sequences namely jute/rubber/jute (JRJ), jute/rubber/rubber/jute (JRRJ) and jute/rubber/jute/rubber/jute (JRJRJ). Ballistic impac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by firing a conical projectile using a gas gun apparatus at lower range of ballistic impact regime. The ballistic impact response of the proposed flexible composites are assesses based on energy absorption and damage mechanism. Results revealed that inclusion of natural rubber aids in better energy ab-sorption and mitigating the failure of the proposed composite. Among the three different stacking se-quences of flexible composites considered, JRJRJ provides better ballistic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its counterparts. The damage study reveals that the main mechanism of failure involved in flexible com-posites is matrix tearing as opposed to matrix cracking in stiff composites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sedflexible composites are free from catastrophic failure. Results obtained from experimental, FE and analytical approach pertaining to energy absorption and damage mechanism agree well with each other. The proposed flexible composites due to their exhibited energy absorption capabilities and damage mechanism are best suited as claddings for structural application subjected to impact with an aim of protecting the main structural component from being failed catastrophically.  相似文献   
58.
金属膜陶瓷膜净水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金属膜陶瓷膜净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提出了用金属膜陶瓷膜净水工艺替代传统的加药混凝、沉淀过滤净水工艺的水处理系统。重点研究了不同种类金属膜对浊度物质的去除、膜压差及膜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陶瓷微滤膜渗透通量、出水浊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在不同膜压差、不同进口流量的情况下膜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了金属膜陶瓷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59.
主要目的是提出两种矩阵方法对C4ISR系统结构进行评价.其中邻接矩阵法用于评价C4ISR系统之间的互连互通性,对于评价规模较大、结构复杂的系统结构较为适用;模糊矩阵法用于评价系统之间的相似性,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消除系统之间的冗余.这些方法是当前主流的经验评价方法(如ATAM方法)的有效补充,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分别给出了两种方法的一个应用实例,体现了其在工程实践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60.
借助Z上矩阵A∈Mm×n(Z)的标准形式D=VAU=diag(d1,d2,…,dq,0,…,0),得到了整环上不定方程组AX=B的通解公式以及矩阵初等变换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