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选择聚砜膜、醋酸纤维素膜和聚乙烯醇复合膜对单组分盐溶液和分别加入了螯合剂、表面活性剂及两者共存时的混合溶液进行分离实验研究 ,对比了 3种膜对不同溶液的截盐性能和透水速度 ,分析了螯合剂EDTA、表面活性剂SDBS以及两者共存条件下对 3种不同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52.
采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制备Ni-Co-MoS2复合镀层,系统试验研究了复合镀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Ni-Co-MoS2复合镀层在滑动摩擦条件下,摩擦因数主要取决于镀层中MoS2微粒的含量、滑动速度和载荷;MoS2微粒的减磨作用,可有效改善镀层的耐磨性;在滑动摩擦条件下,Ni-Co-MoS2复合镀层的耐磨性能将随MoS2含量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53.
B4C/Al复合板中应力波行为分析(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7.62mm穿甲燃烧弹与B4C,Al板的物理和力学特性,提出弹、板的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弹板碰撞后B4C/Al复合板的弹性动力学方程,建立应力波的传播模型,讨论了应力波传播时复合板的力学行为,最后确定了复合板承受的初始冲击应力。理论分析表明:一维应变条件的B4C和Al板的弹性极限高于一维应力条件下的值;弹、板间的作用力服从指数衰减规律;B4C板的初始应力高于430MPa时,应力波的作用使Al板在卸载过程中发生反向屈服。  相似文献   
54.
波速测量层合复合材料冲击损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层合复合材料横向冲击试验中,用应变片记录层合板表层在冲击过程中的应变响应,根据波的传播理论和连续损伤力学,从波速变化间接测得冲击下材料的损伤及损伤率。通过实验测得玻璃纤维/环氧(GE)正交层合板的动态损伤阈值,并证实了GE复合材料在拉伸阶段比在压缩阶段有更快的损伤扩展速率  相似文献   
55.
充电法在复合材料静电测试中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GJB2605-96中有关静电衰减性能测试的要求,自制了复合材料静电衰减性能测试装置。用这套测试装置对9种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利用充电法测试材料静电衰减性能时,由于电容效应,测试结果不能正确反映被测材料的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56.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损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拉、剪多向应力本构关系的实验研究,成功地用软x射线照相观察到材料内部微裂纹沿纤维方向近似均匀分布,并沿裂纹面扩展至破坏的损伤形貌,同时结合声发射技术等监测其扩展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微观机制的微裂纹损伤模型,预测材料的损伤非线性本构关系和破坏,以及实验观察到的一些复合材料特有的损伤现象,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57.
为了科学地指导DN150承插管线的使用与管理,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对带内腐蚀缺陷的DN150承插管线进行了剩余强度的评估。通过分析和计算,研究了腐蚀缺陷宽度、长度和深度对管线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腐蚀缺陷宽度对DN150承插管线的承载能力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随着腐蚀缺陷长度的增加,管线的承载能力略微减小,当缺陷长度达到150mm,管道失效压力基本不变;随着腐蚀缺陷深度的增加,管道失效压力呈线性递减,其对管道失效压力的影响程度远远大于腐蚀缺陷长度。  相似文献   
58.
根据非稳定流的一维流动理论,对圆锥形管道中的瞬变流动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适用于圆锥形管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和运动微分方程,给出了这两个方程的有限差分解法,同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相对误差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文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计算可以有效地减小误差.  相似文献   
59.
通过聚碳硅烷与四丁氧基钛的反应。可以制得含钛碳化硅纤维的先驱体聚钛碳硅烷。反应物配比(Ti(OBu)_4)/PC 将直接影响产物的结构与性能。随这一比例的增加,聚钛碳硅烷的可纺性与熔点将有规律地变化。这可归因于以—Ti—O—为桥的交联结构和以—Ti(OBu)_3为侧基的悬挂结构的形成。本文研究了聚钛碳硅烷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以具有良好成丝性的PTC-0.02与PTC-0.04为先驱体,制得了含钛碳化硅纤维。  相似文献   
60.
由于多余力矩严重影响了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加载性能,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方法对该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考虑承载对象运动带来的干扰,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然后,针对控制系统单独采用前馈补偿或自适应控制方法的局限性,进行了基于前馈控制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的复合控制系统设计,并利用Lyapunov函数的方法构造了自适应控制器。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复合控制方法能够大幅度消除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矩,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