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将周海云关于m-增生算子的有关结果推广到极大单调算子场合。  相似文献   
82.
探讨了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战的关系以及在现代军事系统和民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信息战的概念模型、基本特征和实践效果。旨在加速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和应用,以适应未来信息战、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83.
复合材料结构传热分析的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及相应的有限元模型.新的高阶热层合理论比作者最初提出的一阶热层合理论[1]前进了一大步,它有效克服了一阶热层合理论中存在的计算缺陷.大量数值算例表明了高阶热层合理论的精确有效性.算例还对铺设角和纵厚比对层合板温度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4.
基于D-S理论的综合故障诊断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解决综合诊断中多诊断方法诊断结果的综合问题出发,介绍了D-S理论的有关概念和公式以及组合规则,提出了D-S理论在综合故障诊断决策中的应用方法,解决了综合诊断系统中多诊断方法诊断输出结果的综合问题,减少了系统输出不确定性,提高系统诊断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5.
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空战研究中 ,提出了一种通过属性约简提取空战决策的关键信息和战术规则的算法 ,以便对空战过程中的冗余信息进行约简 ,提高决策实时性。通过一个空战战术选择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在保证空战战术分类结果不变的情况下 ,该算法可提取出对空战决策起关键作用的信息以及最小简化战术规则。  相似文献   
86.
根据军用雷达成本涉及的各个方面,建立雷达成本波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其重要影响因子及权重,构造具有望小特性的评价函数可用于竞标决策选优,为军用雷达成本控制提供即时管理。  相似文献   
87.
根据雷达系统诊断信息多样化的特点,重点考虑雷达的BIT信息、FMECA信息、FTA信息和案例信息,提出将各类信息根据对故障现象的影响程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Bayes证据理论的方法将归一化后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的结果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克服各类故障信息中的量纲不一致性,可以提高诊断的可信度,降低诊断的不确定度,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基于运动状态和敌我属性的空中目标融合识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基于实时跟踪器的空中目标航迹身份识别问题。从分析目标运动状态和敌我属性的不确定性出发 ,建立了空中目标身份统计模型 ;根据建立的模型 ,通过采用Dempster Shafer证据理论方法 ,对空中目标进行融合识别。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应变局部化是物质内部应变积聚而生成的应变窄带,也称剪切带。固体材料特别是岩土材料的塑性变形和破坏常常与应变局部化现象相联系。应用经典连续介质力学来研究应变局部化现象遇到很多困难,如数值模拟的结果病态依赖于有限元网格等。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国内外研究者尝试着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应变局部化现象,包括理论、实验、数值模拟等方法。本文对应变局部化理论及其在岩土中新的应用进行了总结与回顾。  相似文献   
90.
This paper studies a queueing system with a Markov arrival process with marked arrivals and PH‐distribution service times for each type of customer. Customers (regardless of their types) are served on a mixed first‐come‐first‐served (FCFS) and last‐come‐first‐served (LCFS) nonpreemptive basis. That is, when the queue length is N (a positive integer) or less, customers are served on an FCFS basis; otherwise, customers are served on an LCFS basis. The focus is on the stationary distribution of queue strings, busy periods, and waiting times of individual types of customers. A computational approach is developed for computing the stationary distribution of queue strings, the mean of busy period, and the means and variances of waiting tim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 the threshold number N is analyzed in depth numerically. It is found that the variance of the virtual (actual) waiting time of an arbitrary customer can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N. © 2000 John Wiley & Son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47: 399–421, 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