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41.
《防务技术》2014,10(4):375-383
The influence of three factors, such as volume percentage of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i.e. Al2O3), tool tilt angle and concave angle of shoulder,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u–Al2O3 surface composites fabricated via friction stir processing was studied. Taguchi method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se factors for maximiz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urface composites. The fabricated surface composites were examin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for dispersion of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It was found that Al2O3 particles are uniformly dispersed in the stir zone.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the surface composit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volume percentage of the Al2O3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This is due to the addition of the reinforcement particles which increases the temperature of recrystallization by pinning the grain boundaries of the copper matrix and blocking the movement of the dislocations. The observ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correlated with microstructure and fracture features.  相似文献   
142.
针对校验矩阵形如准循环双对角阵的结构化LDPC码,对比研究了两类高效的编码算法:矩阵分解编码算法和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证明了两类算法从实现角度是等价的,但分项累加递归编码算法推导更为直观,且便于硬件并行实现。基于分项累加编码算法,提出了一种适合准循环双对角LDPC码的部分并行编码结构,设计实现了IEEE 802.11n标准中的LDPC码编码器。FPGA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DPC编码器具有硬件开销较小、吞吐率高的优点,在码长为1944bit、码率为5/6时信息比特吞吐率最高可达13Gbps。  相似文献   
143.
通过解决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环境光自适应技术、激光成像自拟合技术、分辨率自适应技术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炮身轴线偏移"检测系统,提高了"炮身轴线偏移量"检测效率。经实验验证,该检测系统误差符合检测要求,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精度较高的优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4.
地球外部空间扰动引力并行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司托克斯积分方法计算量大、模型复杂的缺点,通过将地球球面以适当的经纬度差进行划分及合理简化,实现了司托克斯积分法计算外部空间扰动引力的积分方程的离散化,建立了地球扰动引力的快速计算模型,并在快速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并行计算技术,实现扰动引力的实时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快速并行计算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地球扰动引力的快速、高精度计算。  相似文献   
145.
根据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的研究现状,讨论了一种基于FPGA为实现核心的总体设计方案,并详细分析该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对处理算法在FPGA上的实现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运算效率的同时降低硬件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前方车辆相关信息探测迅速准确,运行稳定可靠,能够满足汽车防撞雷达的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46.
分布式并行地形分析中数据划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据粒度是海量空间数据并行计算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不同性质的并行算法的对比分析,提出空间数据粒度模型,量化地反映并行地形分析中数据划分的规模,建立并行数据粒度评价模型。通过研究集群环境下不同算法的数据并行数据粒度问题,提出基于并行数据粒度评价模型的优化数据粒度调度算法。通过计算每一次并行计算的时间与数据粒度效率,从而实现对计算数据粒度动态更新以追求更高的加速比。经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较之传统算法,可提供更高的任务执行效率并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  相似文献   
147.
在气象火箭测温修正模型基础上,通过误差分析理论,对温度修正及其不确定度评估方法进行研究。根据火箭探空仪在空中下落过程中大气密度变化规律,建立温度修正数学模型,推导得到温度修正公式。根据误差理论,分析影响温度修正的八项误差因素,并逐项给出温度修正误差表达式。以气象火箭实测数据为例,运用上述公式,对探空火箭温度反演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反演不确定度在50~60 km较大,最大为3.6 K;40~50 km不确定度为0.3~0.9 K;40 km以下,不大于0.3 K。影响温度不确定度的因素主要是气动加热修正项、滞后效应修正项、结构热传导修正项和传感器对环境热辐射修正项。数据处理时采用参考大气或标准大气仅进行一次修正是不够的,需进行迭代修正,单次修正结果与迭代修正结果差异最大可达5.6 K。  相似文献   
148.
使基于构件的软件配置管理系统支持对配置资源的并发访问是一种必然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资源结构映像异步更新策略用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已由北京大学软件工程国家工程中心应用于青鸟软件配置管理系统(JBCM).  相似文献   
149.
基于神经网络的弹药消耗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弹药消耗预测问题,运用一种改进的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预测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并在时序训练样本中引入了遗忘因子,以提高当前预测的精度,以及在权值调整过程中,引入"惯性项",以改善学习收敛过程。  相似文献   
150.
针对国防科技大学自主研发的异构多核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SP)芯片的特征以及卷积算法自身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多核DSP架构的高性能多核并行卷积实现方案。针对1×1卷积提出了特征图级多核并行方案;针对卷积核大于1的卷积提出了窗口级多核并行优化设计,同时提出了逐元素向量化计算的核内并行优化实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并行优化方法实现单核计算效率最高能达到64.95%,在带宽受限情况下,多核并行扩展效率可达到48.36%~88.52%,在典型网络ResNet50上的执行性能与E5-2640 CPU相比,获得了5.39倍性能加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