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7 毫秒
81.
在光栅扫描雷达显示系统中,模拟随机扫描雷达显示系统中的余辉效应是新式雷达尚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讨论了新型的光栅扫描体制的雷达显示系统以及怎样实现余辉效应的方法。以伪随机序列为理论基础,用移位寄存器构成一个随机地址发生器,用高速只读存储器PROM查询数据,对视频存储器VRAM进行读改写过程,使视频数据递减,以达到模拟随机扫描雷达的余辉效应,起到了良好的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82.
提出并验证了基于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的主动相位控制脉冲激光相干合成方案.利用低通滤波器滤除脉冲激光光强变化导致的性能评价函数起伏,提取出相位噪声导致的性能评价函数变化,然后将这个低通滤波后的性能评价函数用于SPGD算法的极值寻优过程,从而实现脉冲激光的锁相.对该方案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进行了两路脉冲激光相干合成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系统从闭环到开环时,系统性能评价函数均值提高到开环的1.6倍,干涉条纹长曝光对比度从0提高到0.43.在该方案中,通过增加合成脉冲激光路数,并在各路脉冲激光中引入多级功率放大器,能够得到更高的合成功率输出.  相似文献   
83.
天线波束对飞机射频隐身性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寰宇  柏鹏  王谦喆 《现代防御技术》2012,40(4):128-133,137
射频隐身是新一代军用飞机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从隐身飞机的实际使用环境出发,针对以往只考虑个体对抗特性,采用Schleher截获因子评价飞机射频隐身性能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整体对抗特性,采用联合截获概率评估射频隐身性能的新方法,为射频隐身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隐身飞机的射频使用环境建模,计算了天线波束的空、地覆盖区大小,结合联合截获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仿真了不同情况下天线波束宽度对联合截获概率的影响。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天线波束对飞机射频隐身性能的影响,其结论可为隐身飞机天线设计时的折中考虑提供基础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4.
抛物面天线是火控雷达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跟踪天线,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可以形成很窄的波束,所以其跟踪精度很高,因为其波束很窄,所以搜索发现目标困难。利用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对连续口径天线进行分析,将抛物面天线改进成为一种集搜索、跟踪于一体的新型天线。同时,在改进后雷达的高频部分增加高频放大器,以抵消天线改进后引起的增益下降。新系统既容易搜索发现空中目标,又具有较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85.
美国空军第四代战斗机F-22上的低可探测性(LO)多功能射频系统(MFRFS)AN/APG-77,以及将要为联合攻击战斗机(JSF)设计研制的机载多功能射频系统(MFRFS),主要特征是使用了先进的有源电扫阵(AESA)天线.通过对AESA的共享,F-22的MFRFS能同时执行雷达、电子战和通信功能,其超视距目标探测、识别与拦截能力,丰富多彩的电子对抗招式,以及飞机具有的低可探测性能,使之成为21世纪夺取空中优势的重要武器系统,必将给未来防空电子对抗构成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86.
纳米精度光学表面在光刻技术、同步辐射、空间观测和惯约聚变等领域有重大需求。随着装备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这些光学系统对光学零件面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几乎接近于物理极限,对光学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挑战,使光学制造成为纳米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沿。通过攻克纳米量级材料去除的稳定性、复杂曲面可控补偿和装备运动轴性能设计等关键问题,掌握了以磁流变和离子束抛光技术为代表的可控柔体抛光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抛光制造装备和工艺实现了典型光学零件的纳米精度制造,为国家相关科技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制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7.
梁纯弯曲的大变形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平面应力问题中 ,分析了在梁端截面作用沿高度线性分布外力时纯弯梁大变形的几何非线性问题。给出了纯弯曲应力的精确解 ,并用欧拉法得到了位移的近似解。当泊桑比为零时 ,求得位移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88.
无衍射艾里光束的横向自加速特性使得光束在自由空间沿弯曲路径进行传输成为可能。利用一维傍轴波动方程对新型无衍射艾里光束的横向自加速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表明,当入射波长一定时,艾里光束的横向加速度大小与传播距离呈正比关系,而与任意横向尺度的大小呈反比关系。同时,利用波印廷矢量对艾里光束横向自加速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研究。最后,利用通用型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对二维艾里光束的产生和横向自加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所得结果与仿真计算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9.
主动毫米波导引头通过自主发射高频脉冲实现对目标的定位与跟踪,具有良好的抗目标雷达关机性能。圆锥扫描是一种有效的导引头寻的工作体制。借助傅立叶变换方法,从回波中提取出目标雷达相对导引头机械轴的角误差及其初始方位,利用这两个参数就能对导引头轨迹进行实时校正,从而实现对目标的精确瞄准。仿真结果验证了新方法对目标角误差和初始方位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90.
通过模拟电热毯在各种条件下工作并引起火灾的过程,制备出不同形貌特征的电热丝,然后分别用体式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热丝表面的宏观和微观形貌,通过比较和分析其火灾痕迹特征,鉴别出电热毯在火灾发生前的工作状态,为电热器具火灾原因的准确认定提供依据,并提出一种新的鉴定技术——微观形貌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