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军转民》2008,(12):F0003-F0004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8月,是国内大中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中心,先后研制11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昆仑、太行两大发动机的成功研制,走出了一条中国自主创新研制航空发动机的道路,更实现了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历史上的伟大跨越。近年来所产品研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改革调整进一步深化,研制能力和手段得到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所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2.
《中国军转民》2006,(6):80-80
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8月,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现有在职职工2200余人,其中研究员67人,高级工程师240余人,工程师460余人。全所占地面积近百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7亿元。研究所科技实力雄厚,1996年通过了国军标GJB/Z9001认证,2003年9月通过了新版国军标GJB/Z9001A的换版质量审核。研究所奉行“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的核心理念,以“出装备、出人才、出成果、出效益”为宗旨,在自行研制航空动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先后研制10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其中…  相似文献   

3.
1961年建立的中国一航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大中型航空发动机的设计研究工作。45年来,研究所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先后研制了多种型号的涡喷、涡扇发动机,为国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十五”期间,一航动力所立志航空报国,坚持自主创新,超常拼搏,负压奋进,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2年,该所研制的我国第一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发动机——“昆仑”发动机横空出世,完成了设计定型,为我国航空工业铸就了一座里程碑,结束了我国只能靠引进、测仿、改进改型发动机的历史,揭开了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4.
军民融合发展是世界领先航空企业的成功策略之一以世界领先的小型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成廉姆斯公司为例,公司的发展在很长时间里都主要依靠军用航空发动机产品,民用航空发动机则是借助军用航空发动机发展.而公司的成功极大地归功于军转民、军民融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王兢 《国防科技》2014,(3):36-39
控制系统是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国外航空技术强国,特别是美国和俄罗斯的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了某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技术特点。针对该发动机控制系统提出了数字化改进方案,可以有效减轻控制系统重量,挖掘发动机潜力,并提升发动机性能。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技术(FADEC)是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会对航空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发动机修理工厂大修能力难以评估的问题,提出了航空发动机大修能力评估方法。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大修生产过程;根据航空发动机大修生产工作特点,建立了基于生产职能分解的航空发动机大修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出基于熵权和灰色聚类的评估指标赋权模型;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航空发动机健康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评估是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健康评估的特点,详细阐述了航空发动机健康评估的研究内容,并重点分析了发动机气路性能、发动机结构以及发动机机械系统健康评估特点,最后指出了开展航空发动机健康评估研究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在推动俄罗斯航空发动机领域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提升航空发动机研制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其能力提升举措,可为行业相关人员制定决策提供参考。阐述俄罗斯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的概况、发展历史、组织架构、能力建设等,基于其发展总结可供我国航空发动机科研院所参考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动力技术的发展将推动着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和进步。依照近、中、远期(分别对应第一、第二、第三梯次技术群)对发动机多变量控制技术、高增压比压气机技术、矢量推进技术、结构与材料技术、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发动机智能控制技术、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高超声速技术等关键航空动力技术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和分析,力求能够把握航空动力关键技术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国内市场对航空发动机的关注升温,厦门林巴贺公司乘势而上,致力于军民用小型航空发动机、游艇发动机、普通内燃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将创新融入发展当中,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通用航空发动机技术,为中国小型飞机拥有一个"中国芯"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1.
西安航空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动力”(股票代码:600893),其前身是我国大型航空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一中航工业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航集团公司)。2008年11月公司成功借壳重组上市,公司主要产品为:航空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外贸转包及非航空产品等。截至2009年未,公司股份总数为44亿股,西航集团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公司29亿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5.61%。  相似文献   

12.
主元分析法和模糊积分的航空发动机气路状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大系统,由于结构复杂、工作条件恶劣等因素影响,对其进行有效地健康状态监测成为航空领域长期难以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有效监测航空发动机健康状态,以航空发动机气路系统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主元分析和模糊积分的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测方法。首先,利用主元分析法提取发动机状态样本集的主元,对样本数据进行降维,实现样本的最优压缩。其次,利用BP神经网络和Elman神经网络对发动机状态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初步状态监测。最后,利用模糊积分对采用两种神经网络的初步监测结果进行决策层融合,从而有效地实现对航空发动机气路系统的状态监测。通过某型真实航空发动机验证表明,所提出基于主元分析和模糊积分的状态监测方法,能有效提高监测的准确度,满足航空发动机状态监测的实时性要求,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查理 《国防科技》2004,(3):11-15
发动机是动力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航空发动机(aero-engine)是将燃料的热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为飞机或其他航空器提供飞行所需动力的装置。航空发动机的性能是决定航空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之—。飞机的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航程、载重量和机动作战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动机的改进和发展。现代航空发动机具有推重比大,迎风面积小,起动、加速快,适应机动飞行,使用维修简便,工作可靠等优点。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是飞机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其主要功用是提供飞机运动所需的动力一—“推力”或“拉力”,用以克服飞机的惯性…  相似文献   

14.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始建于1954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是中国大中型航空涡轮涡扇发动机科研生产基地。五十年来,黎明公司始终承担着国家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任务,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近年来,黎明公司实施产品结构调整战略,选择“涡轮制造技术”作为公司的核心技术专长,集中力量在航空发动机、航空转包零部件、燃气轮机、汽车增压器等领域定向走位发展。2001年荣获美国GE动力公司“杰  相似文献   

15.
《国防科技工业》2005,(1):67-68
严成忠,曾任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所副所长兼总设计师.现任型号总设计师.参加了我国多种型号发动机的自行设计和试验.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难题并积累了丰富经验.是当前我国航空发动机工程研制方面的技术领头人。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控制系统,控制变量之间的相互耦合会严重影响系统的动态、稳态性能,在发动机最大工作状态时,甚至会造成超温、超转等现象,严重威胁着飞行安全,制约着发动机性能的提高。针对上述情况,利用改进型遗传算法对航空发动机双回路PID控制参数进行寻优,实现了对控制变量的解耦。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有效消除各变量之间的耦合影响,而且在控制精度、跟踪性能等方面表现良好,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航空发动机模型均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适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的军用航空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战斗机动力已实现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其性能和战备完好性有了大幅的提高.通用核心机技术、智能发动机技术、变循环发动机技术和多电发动机技术将使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在未来20年取得较大的进步.脉冲爆震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将使经济的超音速和高超音速飞行成为现实,正在探索中的新概念发动机将使航空动力的未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一航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以下简称一航贵发所)国家重点工程发动机研制攻坚,新型发动机设计研发、科研基础设施技术改造和非航空产品开发生产任务空前艰巨。一航贵发所党政领导班子坚持“航空报国”的集团理念,带领全体干部职工“激情进取”,不断超越,终于在2005年底实现了“十五”计划圆满收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军转民》2006,(7):80-80
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始建于1968年,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20.
目前内窥检测是航空发动机叶片原位检测的唯一方法,但是内窥检测对于叶片裂纹缺陷的检测效果不理想.为此,提出内窥涡流集成化检测技术,使这两种方法的优势互补,实现对航空发动机叶片的原位检测.研制了一种可用于航空发动机叶片原位检测的内窥涡流集成化检测探头,给出了航空发动机叶片的检测实例.检测结果表明:内窥涡流集成化检测技术的缺陷检测能力高,并且可以实现对裂纹缺陷的定量评估,因此较单一的内窥检测更有优越性.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