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行领导干部交流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干部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认真做好领导干部交流工作,对于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领导水平;对于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对于改进领导作风,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一、要充分认识领导干部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领导干部交流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一,干部交流有利于培养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和领导水平。一个干部的成长需要在多种岗位、多个层面经受多方面培养锻炼。长期在机关工作的干部,通过基层实践锻炼,可以增长实际工作才干和经验;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的干部,交  相似文献   

2.
郑州军分区引导干部合理流动,通过机关与基层、基层与基层之间的干部岗位交叉互换,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能力素质实现互补。过去,该分区干部在岗位选择上存在认识误区,往往热衷于机关和市区单位,不愿意到偏远县(市)单位工作;热衷于管人管物等“权力”岗  相似文献   

3.
军官交流是科学配置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培养锻炼干部、推进勤政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军官队伍建设、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军在军官交流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总的看,在我军基层军官的交流方面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流动不顺畅的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三多三少”现象:“内多外少”,即基层军官在本单位内部流动相对比较多,跨单位、跨军兵种、跨系统流动少;“上多下少”,基层军官向上级机关或好的岗位流动的主动性强、数量多,从机关到部队、从大单位到小单位流动顾虑多、数量少;“近多远少”,向大中城市和沿海发…  相似文献   

4.
笔者最近翻阅一些案例发现,近年来人武系统预防犯罪工作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机关的重视,并加以研究解决。一是干部、职工思想不稳定情况突出。分析反映,人武部干部和职工中有的同志感到年龄大,发展没希望,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从上级机关调整到基层,有的从平原调整到山区,有的从边远地区调到偏僻地区,有的甚至从大城市调到小县城,以致产生失望心理,不安心工作。二是预防犯罪工作的组织不健全,工作开展不力。按照规定军队团级单位都要成立政法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预防犯罪工作。但是,目前多数人武部没有建  相似文献   

5.
高峰  路锋 《政工学刊》2005,(8):39-40
选拔机关干部到基层代职锻炼,是全面增强干部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作风、增进工作指导效能的重要途径。从总体上讲,当前团以上领导干部代职比较规范,无论是对代职干部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对代职单位工作的推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机关营以下干部到基层营连代职还存在着质量不够高、效果不够好的现象。从选派单位来看,安排机关干部代职存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轮流坐庄”式。干部代职计划下达后,有些机关因业务工作比较多,不能科学调整安排干部代职,于是采取轮流坐庄的办法安排。今年从这个科…  相似文献   

6.
近日,江西省永修县民兵装备仓库堵塞了近3个月的自来水管道终于修好了。此事一拖再拖的原因是,一名机关干部把基层多次反映的这一情况给截留了。县人武部党委从中得到启示:机关抓基层与抓落实必须解决中间层的堵塞问题,保证基层意见畅通无阻。 民兵装备仓库因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到用水高峰时,看管人员日常用水不得不到其他单位去打。仓库一没材料,二没修理工具,只好把情况汇报给机关一位干部,得到的答复是:我们马上会派水  相似文献   

7.
造成专武干部兼职过多,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有的单位一把手重经济轻武装,对武装工作的地位、作用认识不足,了解不够;二是有些专武干部本身参谋作用没有发挥好,军事机关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是武装工作在本单位没起色,民兵活动不经常。这样一来,有的单位一把手把武装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一个部门,既然没事干,不如安排专武干  相似文献   

8.
年年都有一批 干部交流到人武系 统工作,这些同志进入角色都比较快,但也有少数能力素质不错的同志长时间适应不了新的环境。因此,交流到人武系统的干部要注意克服四种倾向、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要注意克服到人武系统工作地位下降的模糊认识,树立有所作为、立足岗位创新绩的意识。少数同志感到离开正规部  相似文献   

9.
贾俊 《华北民兵》2013,(9):53-53
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的干部,如何加快转型、适应转变,是交流干部面临的新的课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新任主官,要在人武部有所作为,必须积极适应新岗位,投身新实践,创造新成绩。只有这样,才能无愧组织培养,无愧军人职责,无愧群众期望。适应新岗位,必须强信念固根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不论岗位如何改变,忠诚党的事业的政治信念不能变。人武部门领导双重、  相似文献   

10.
县人武部改归地方建制后,人武干部中懂军事,能任军事教员的越来越少了。原因一是人事制度改革,招聘干部已成为补充缺额武装干部的主要途径。由于人武部门没有招聘权,使一些军事素质较好的复退军人因统考落榜而无法录取。二是县市人武干部与乡镇武装干部的交流也有障碍。因为,现行人事政策规定招聘干部不得在县城行政机关单位交流。三是人武干部得  相似文献   

11.
机关既是抓好工作落实、联系上下级的桥梁和纽带,又是一个培养人、磨砺人的熔炉。机关干部表现如何,不仅反映单位的工作作风,而且体现个人的工作心态、党性修养、人格魅力。机关干部要想有所作为,必须解决好立身做人这个基本问题,具体应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一、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习主席指出:“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读书学习对机关干部来讲,不仅是兴趣爱好,更是政治责任和岗位要求。应把握好三点:一是  相似文献   

12.
刘晋波 《华北民兵》2004,(10):39-39
由于编制调整和部队建设所需,许多野战部队的基层干部交流到预备役部队,怎样使新干部尽快熟悉新情况,适应新岗位,实现从“野战军”到“预备役”、从生疏到胜任的转变,结合实际情况,立足岗位工作,强化“传承”措施,是不断提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注重偏远分散单位干部的学历教育王定宝加强偏远分散单位干部的在职大专教育,是部队在科学文化教育中反复强调的一个现实问题。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党委和机关都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并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使这项工作有了一定的起色。但是,从部队的现状看,目前...  相似文献   

14.
信息之窗     
安徽省军区司政后机关和各个军分区,派出大批干部,深入到县(市)人武部进行调查研究。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对一些在团结、作风上存在问题的县人武部进行了整顿;在做好干部交流工作的同时,耐心动员无法交流的干部就地转业;  相似文献   

15.
杨爱华  刘丰 《政工学刊》2008,(12):38-38
有计划安排机关、院校干部到基层部队任职,部队干部跨兵种、岗位交叉任职,是丰富干部阅历、提高干部任职能力、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干部代职难到位、少在位、无地位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倾向,应着力克服。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吉林军分区,还是吉林市丰满区,人们一提起区委书记李学抓武装工作的事,新、老武装干部都会由衷地说:“那可是一位党管武装的好书记,对民兵工作动真情,办实事,抓经济不忘国防事业。” “作为区委书记,不仅经济工作要搞上去,抓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更要尽职尽责。”1995年10月,李学从吉林市丰满区区长的岗位,调任区委书记。当时,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刚刚开始。作为改革重点单位的丰满区政府,不仅机构变动较大,而且人员减编幅度更大。区机关59个部门,要一次精简到30个部门;机关干部要由694人,缩编到350人,大量的编余人员被压缩到基层。乡(镇)机构改革,人员  相似文献   

17.
董智奎  颜凤生 《国防》2008,(5):30-31
根据我军干部工作体制机制,每年都有一批作战部队和其他岗位的干部调整交流到人武部工作。新调入人武干部要针对人武系统的职能、任务、环境特点,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努力适应和不断提高岗位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要切实走开干部培养性交流的路子 ,首先必须转变各级领导的思想观念 ,做到“三个解放出来” :一是要从传统交流模式中解放出来 ,变照顾性交流为培养性交流。这些年干部交流不少是逆向交流、照顾性交流 ,一些从作战部队交流到作战部队以外单位工作的干部思想是稳定了 ,但有的干部谋“打赢”、强素质的意识淡化了 ,干部交流的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要使各级认识到 ,干部交流必须从质量建军、培养“打赢”骨干的高度去考虑 ,多一些培养性交流 ,少一点照顾性交流。二是要从大陆战的观念中解放出来 ,变单一式培养为复合式培养。随着信息化战争的…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八一”前夕,记者到江西省水修县人武部采访,刚步入人武部机关大门,就被院内的“部误”公开栏吸引住了。只见上面张贴了今年以来部里的3次失误,细细读来,让人耳目一新,思考良久。为此,就此进行了采访。 “部误”公开为哪般? 永修县人武部实行“部误”公开,还得从一件具体事说起。县民兵装备仓库看管人员居住旧式平房,由于自来水管道年久失修,日常用水不得不到其他单位去打。仓库一没材料,二没修理工具,前不久只好把情况汇报给人武部机关一位干部,得到的答复是:我们马上会派水电工来处理。看管人员苫苦等了半个多月,连个人影也没看到,眼  相似文献   

20.
马庆恒 《国防》2008,(9):74-74
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几年前,部队搞精简整编,一些干部交流到了其他单位。这些干部在原单位大都表现比较一般,可是他们到了新的单位,却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成了各个方面的顶梁柱。这种现象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