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非晶碳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地介绍了类金刚石膜研究现状,着重说明了非晶碳类金刚石薄膜的摩擦学特性,分析了沉积方法、掺杂元素、摩擦环境、基体及对偶材料对其摩擦学特性的影响。最后,简要说明了非晶碳类金刚石膜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极端环境下压力传感器在喷气发动机、火箭、导弹、卫星等国防军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首先对国内外可应用于极端环境压力传感器的关键技术:SOI制造技术、溅射薄膜技术、金刚石薄膜技术、声表面波无线无源传感技术、Si C高温压力传感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做回顾论述,并针对各自的主要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和讨论,最后展望了极端环境压力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材料在强冲击波作用下,状态参数温度的计算。在数十万大气压的冲击波作用下,固体材料的强度及电子对比热的贡献都可忽略。这样,可采用流体力学模型,用压力代替应力,材料的本构方程即为状态方程,本文取格留乃森状态方程形式。下面结合爆炸合成金刚石课题,讨论石墨、金刚石在强击波作用下,对其温度的数值计算。当然,对于其它材料,在动高压状态下的温度也可用这个方法估算。本文最后给出了适用于爆炸合成金刚石中对温度作工程估算用的解析拟合式。  相似文献   

4.
成果转化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车辆研究所超硬材料 多晶金刚石复合片(PDC—D)坯体是由多晶金刚石层和硬质合金基底组成的复合体。它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且具有非常好的韧性和可焊性,适用于制造钻削软至中硬地层用钻进钻头和取心钻头。 烧结型人造多晶金刚石是用细金刚厂掺入适当的结合剂,在高温高压下烧制而成,其金刚石晶粒是无  相似文献   

5.
针对柔性热控薄膜材料导电/绝缘多层复合、微纳尺寸厚度的结构特点,采用10~70 KeV电子辐照的方法开展了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材料充放电特性的测试试验,获得了表面充电电位、静电放电频次等关键参数,并采用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辐照电子在多层薄膜材料内的输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kapton基二次表面镜薄膜结构的特殊性,当辐照电子能量为10 KeV时未发生静电放电现象,随着电子能量不断增加,薄膜材料的表面充电电位幅值与静电放电频次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且在电子能量为25 KeV时空间充放电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钛酸正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柔性材料上制备了中孔TiO2薄膜光催化剂,利用TEM和Raman研究了薄膜的表面及结构特性,以甲醛、氰化氢、苯的光催化氧化反应为试验反应,考察TiO2薄膜光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制得了具有中孔结构、结晶完好的锐钛矿型TiO2薄膜光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成果转化     
亚微米超精密车床融机械、电子、光学、检测和计算机控制等领域中的高技术为一体,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计算机控制亚微米级精度超精密车床。用金刚石刀具在这台车床上,可加工各种有色金属材料。某些半导体材料和非金属材料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Ra≤0.02微米(镜面),零件尺寸、形状一致性误  相似文献   

8.
界面热阻对金刚石/银复合材料导热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金刚石/银复合材料的导热率与金刚石的含量、粒度等之间的关系,着重讨论了界面热阻对复合材料导热率的影响。并阐述了金刚石表面镀钛,能有效改善金刚石对银的润湿性,降低界面热阻,从而提高金刚石/银复合材料的导热率。  相似文献   

9.
以乙二醇甲醚为溶剂,采用Sol-Gel法制备出具有C轴取向、可导电的Al3+离子掺杂ZnO透明薄膜,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能谱分析、标准四探针和反射光谱仪等对薄膜的组成、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l3+离子掺杂ZnO薄膜为六方纤锌矿型结构,由六棱柱状阵列构成,具有C轴择优取向;薄膜电阻率随Al3+离子掺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可见光区域,薄膜透光率随Al3+离子掺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掺杂3% ZnO薄膜的透光率达到90%左右,禁带宽度为3.25 eV,具备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电极材料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技术新产品干式复合用胶粘剂聚氨酯系列干式复合胶粘剂是二液型高性能复合薄膜胶粘剂。该产品采用先进的树脂合成技术和质量控制手段,产品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是制造优质复合薄膜的理想粘接材料。其中J-660型主要用于PE、BOPP、CPP、PE...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模压制作工艺中高精度的光波导微模具加工工艺比较复杂的问题,基于金刚石超精密机械加工技术在光学元件微结构的广泛应用提出了光波导微模具的金刚石飞切高效快速的加工方法.通过超精密飞切加工系统以硬铝为模具材料进行了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背吃刀量对光波导微结构表面质量的影响相当敏感,主轴转速对微结构表面质量的...  相似文献   

12.
电刷镀含纳米粉复合镀层结构和磨损性能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含纳米金刚石粉的镍镀液电刷镀复合镀层,系统试验研究了复合镀层中纳米金刚石对镀层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的弥散强化作用,可有效改善镀层的生长、减小内应力,提高镀层的显微硬度.含纳米金刚石粉的复合镀层在室温、高负荷下具有优良的抗疲劳和抗磨损性能,其耐磨性是纯镍镀层的4倍.  相似文献   

13.
可展开遮阳罩一般是由多层轻质柔性高精度无褶皱薄膜和展开支撑臂及其控制装置组成,在轨后展开支撑臂有序展开多层大面积薄膜实现光控制和热控制性能,能有效改善和防护空间航天器。针对可展开遮阳罩结构,依据一维轴向、二维平面与三维周向的展开方式分类总结国内外可展开遮阳罩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遮阳罩结构形状、薄膜材料、层数与展开方式等进行对比分析;梳理出遮阳罩在杂光抑制、折叠与展开变形机理、极端环境下薄膜多场耦合、低温热控、太阳辐射光压力矩及其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并给出了中国研究遮阳罩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艺精金刚石公司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下属的四川艺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专业生产两面顶高品级人造金刚石及其制品。公司拥有居国内领先水平的两面顶金刚石生产线,先进的两面顶高压合成技术,高素质的研发及生产队伍。公司已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面顶金刚石合成关键技术,并成功用于工业化生产。年产  相似文献   

15.
植物叶片仿生伪装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设计和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植物叶片仿生伪装材料,其由透明聚氯乙烯表层、叶绿素/聚乙烯醇薄膜、含水高阻隔袋和纸张四层组成.其中,透明聚氯乙烯表层提供防水性能,叶绿素封装于高隔氧材料聚乙烯醇中提高了其光稳定性,水封装于高隔水材料中降低了其蒸发散失速度,纸张提供了类植物叶片的疏松多孔结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仿生伪装材料在可见光...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金属铜软基底的耐磨、抗蚀能力,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制备了金属铜基底上的多层结构类金刚石保护膜;其中的碳化硅-类金刚石循环层避免了类金刚石膜层中内应力的累积,降低了功能类金刚石层破裂的风险,碳化硅持力层降低了软质铜基底与高硬度类金刚石层的硬度差,金属钛层则使得铜基底与上层碳化硅层牢固结合。实验测试表明,多层结构类金刚石保护膜在铜基底上附着牢固,可通过美军标MIL-48497A规定的重摩擦和国军标GJB150.5A-2009规定的高低温冲击试验,同时能够承受弱碱溶液的腐蚀;摩擦系数低、处于0.093以下,耐磨性能好、2 h摩擦未见磨痕。针对不同金属基底特性改进工艺,该技术可应用于存在腐蚀性环境中机械工具的抗磨保护膜。  相似文献   

17.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气凝胶薄膜溶胶粘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低介电常数介质薄膜代替传统的SiO2薄膜是减小ULSI中互连延迟、串扰和能耗的有效方法.SiO2气凝胶薄膜因具有低介电常数、低密度、高热稳定性等性能而成为ULSI中金属间介质的理想材料.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采用酸/碱两步溶胶-凝胶法结合匀胶和超临界干燥等工艺在硅片上成功制备了SiO2气凝胶薄膜.研究了不同配比的SiO2溶胶粘度随时间的变化;确定了适于匀胶的溶胶的粘度范围为9~15mPa*s;发现溶胶粘度在9~15mPa*s的时间随溶剂异丙醇(IPA)用量的增加和NH4OH的减少而延长.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利用程序升温气相色谱仪的逸出气体检测(EGD)系统,用于测量液薄膜、固薄膜、纤维,粉末等材料中微量的热挥发及(或)挥发性热分解组分。这类微量用常规热分析法(如热重法(TG)、微商热重(DTG)及差热分析(DTA)等)一般难以测出。用该法测量的GuSO_4·5H_2O粉末样品、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及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薄膜样品逸出气的EGD数据同TG-DTG-DTA联用技术所得结果作了比较。还用该系统检测了硼酸(槽浴)阳极氧化铝箔、碳纤维、碳化硅纤维的逸出气体。阐述了本法的优点及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9.
杀鸡得宝     
湖南桃源县八公桥乡农民李云忠,前不久从自养的鸡群里杀了一只母鸡待客。这只母鸡已喂养三年,重三斤四两,剖开鸡肚冲洗内脏时,发现鸡内脏中有一颗光闪闪的石粒。石粒呈扁圆形,小黄豆大,拿到县金刚石收购站一验,是一颗金刚石,有一点八克拉重。他卖了这颗金刚石,得了九百五十元。  相似文献   

20.
DJB-823电接触固体薄膜保护剂是由北京邮电学院彭道儒教授于1982年研制成功的一种特殊材料,这种保护剂具有电接触可靠性高.与金属成膜牢固.有优良的润滑性能、耐磨性能,保持可焊性好及很强的防腐能力和优异的防银变色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