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个特征——立即要回报。很多人在做事情时,刚刚付出一点点,立即就要得到回报,否则便选择放弃。这是一种典型的失败者的习惯。对在生活中有放弃习惯的人,有一句话一定要送给你:“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永不成功。”在生活中,你想获得什么,你就得先付出什么,不要那么急功近利,马上想得到回报,轻轻松松是不可能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微言快语     
正@易中天:了解做每一件事情的目的;决策果断;善于倾听;设定当日计划;善于总结;做擅长的事;勤于练习基本动作;运用自我暗示的力量;运用冥想的技巧;保持体力或者创造更多精力;超越自我;建立系统;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  相似文献   

3.
学习有姿势     
张保振 《政工学刊》2013,(12):76-77
学习,是一种行动。行动,需要姿势。姿势,由所做事情所定。不同的事,有不同的姿势。就学习而言,姿势就不止一种。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克服“本领恐慌”,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只空谈不行,必须行起来、动上去。这就决定,我们的学习,至少要有两种姿势:坐读和走读。  相似文献   

4.
干部小王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事拖拉,办事效率比较低,不管上级布置的任务简单还是复杂,不到最后期限绝对完成不了。如果任务简单,他便不着急慢慢做;如果任务复杂难度高,他更是迟迟不肯行动,能拖就拖。领导曾委婉提醒他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小王也知道这种办事拖拉的习惯不好,也想改变,但是这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惯性,每天都是工作了一会就坐不住,不是喝喝茶水、整理整理物品,就是看报纸、发呆或与同事聊天,总之就是无法全身心地进入工作状态。结果导致白天时间不够用,有时晚上还要加班到半夜,感觉一直没有轻松的时候,总有一堆烦心的工作永远做不完。他自己也清楚再这样下去,不仅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影响自己的前途,更影响部队的风气和全面建设。他很焦虑也很自责,却不知该怎样改变。  相似文献   

5.
快乐处方     
《政工学刊》2006,(7):63-63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你的习惯无法改变,但可以用好的习惯来替代。成功很简单,只要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养成习惯,如此而已。以下是成功者13个价值连城的习惯,我们称之为“百万元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兵团建设》2012,(21):50
一位著名的美国行为学专家根据自己多年的研究,认为成功者大都具备如下十种心理品质:一、自我觉察大多数的成功者有一种自我觉察力。他们能觉察到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也觉察到由于遗传和环境给秘书造成的缺陷,更能觉察到大量对他们有益的事物。二、自我尊重成功者有很强的自我价值感和自我信心。"我愿意成为我自己而不愿是历史上任何时代的别人。"这是成功者正面的自我暗示。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现代舰船》2012,(10):8
"我觉得自己不是勇士。说实在的,我不想被捧得这么高。我这次成功了,是种幸运。我只是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更希望大家去关注保钓这个事情本身。这个事情现在关注的人越来越少了。"——方晓松,河南人,保钓人士。"美国政府官员已经明确表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不是针对中国、遏制中国,但是根据一系列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他搞的演习很多都是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比如日本、菲律宾、越南等,但是没有和中国搞演习。这些演习有的国家明确讲就是针  相似文献   

8.
胡伟 《政工学刊》2005,(3):51-51
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谁都会遇到一些自己不想面对,“力不能逮”的事情。正如陈毅元帅在一首诗中写的:“因知天地宽,何处无风云;因知山水远,到处有不平。”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生活中的挫折都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如何面对失落,怎样走出困境?生活告诉我们——站在那里痛苦地抱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自怨自艾,只能加重自己的痛苦,最多再附带上关心自己的亲人、朋友,让他们一起伤心罢了。现实生活不会像父母那样,宠爱自己的“小皇帝”。它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既没有也不会去抛弃谁,但也没有义务必须去接纳、宠爱谁。要想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就…  相似文献   

9.
与自己量较     
阿里在自己还不是拳王的时候,经常击打一个重量和形状都和自己差不多的沙袋。有人好奇地问他:“你为什么做这么一个沙袋呢?”阿里回答说:“为了与自己较量,我只有一次次地从技能、力量和心理上不断地战胜自己,才有可能战胜别人。”是啊。有时想想,我们一生中最大的敌人真的不是贫穷、灾难和疾病,而恰恰是我们自己。当我们遭受挫折时,扪心自问,是不是某些消极思想占了上风?是不是某种诱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战胜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一种勇气,一种魄力,更需要一种心境。面对艰难困苦时,我们要敢于征服自己。当灾难如泥石流一样袭来时…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责任感?简而言之,就是对分内应做事情的态度。据说美国前总统杜鲁门的桌子上摆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责任到此,不能再拖。”这就是他对总统这个工作岗位的态度。一个人责任感的强弱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责还是浑浑噩噩,而这又决定了他做事的好坏。  相似文献   

11.
上过一当莫学“乖”赵希庄,程伯福有个新战士在路上救起一位骑自行车摔伤的老人,将其送回家后,反被其子疑为肇事者。他清楚他讲明事情经过后,那家人却说:“即使不是你,我们也没法找到肇事者了,你就好人做到底吧!”硬是被逼着交出了200元“同情费”。新战士有口...  相似文献   

12.
观看教师合唱团演出,发现一位先生始终金口不开,遂试探性地问道:"那位缄口先生,课教得不怎么样吧?""咦?你怎么这么了解他?"我笑了,心说:隔着十万八千里,我怎会了解他?我只是从他脸上那种"不值得"的表情中看出了他是一个不幸被"不值得定律"所言中的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是"不值  相似文献   

13.
给自己减压     
每次只做一件事专心做一件事,把它做好,享受由此带来的满足感,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将你的注意力分成几部分,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上投入必要的注意力。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将其很好地完成,同时享受这个过程。  相似文献   

14.
1963夏天,在南下的列车上,王汝清凭窗远望,青山绿水,白云飘飘。一丛丛杨柳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向他招手,欢迎他这位转业军官到鄂南山区来工作。 他带着游子归家的喜悦,踏上湖北蒲圻这片热土。领导为他开欢迎会,亲朋好友为他接风洗尘,父老乡亲团团围住要他讲抗美援朝的亲身战斗经历。越是这样,他越发忘不掉自己骨子里深深烙下的绿色记忆,由衷感到自己依然是个当兵的。尽管不能直接干军事工作,也要多为人做一些事情。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讲起法律知识头头是道,却作出了违法违规的事情;有的人讲起道理论起是非很清楚,却经常干些自己表示反对甚至厌恶的事,等等。明明知道是错的为什么还要去做?明明知道是违法的为什么还要去干?这种心口不一,说到做不到,是知识没有内化为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一凡 《政工学刊》2003,(8):62-62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迈的富翁,他非常担心若自己给儿子带来幸福,反而会害了他。为此,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向儿子讲述了他自己如何白手起家的故事,目的是希望儿子也能发奋图强,靠自己的努力走天下。儿子听了很感动,就决定独自一人去寻找宝物。他跋山涉水历尽艰辛,最后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树木,这种树能散发一种浓郁的香气,放在水里不像别的树一样浮在水面而是沉到水底。他心想:这一定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为此他深感苦恼。一开始他还能坚守自己的判断,但日子如水,时间最终让他改变了自己的初衷…  相似文献   

17.
远离羡慕     
羡慕是一种幼稚病 ,是一个人缺乏自信的表现 ,是向往成功而又不能走向成功者内心派生的一缕惆怅、一声长叹。羡慕者有时也有追求 ,但他们的追求往往是茫然的 ,很难选准立足点 ;成功者则理智地剔除了追求前的羡慕和追求中的茫然 ,他们走向成功的基石是善于借助任何客观推力 ,并用自己的自信、果敢和成熟破解着征途上每一道难题。羡慕和崇敬不同 ,羡慕只能让人滋长自悲 ,自悲的结果是不思进取、走向颓废 ,与成功绝缘 ;而崇敬能让人看到不足 ,使人产生动力。有志者只会向成功者投去崇敬的目光 ,永远也不会随意滋生羡慕。我曾经一度置身于层层羡…  相似文献   

18.
《兵团建设》2012,(13):21
援疆干部、兵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郭灵计田百春同志来援疆没有夹杂任何的功利思想,纯粹是出于一种责任、一种使命,是对援疆事业的积极参与。他2005年就是副厅级干部了,当时报名援疆的时候,刚刚结束了驻港任务,组织上并不赞成他的这一决定。但是田百春却坚持自己的决定,他认为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他想亲自见证援疆事业的发展,这是他发自内心的对新疆的热爱。最让我感动的是田百春生病后,面对病魔的那种沉着和达观,处处都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每次去看望田百春时,聊天的内容都是关于兵团的事,工作上的事,很少谈及自己的病情。每次和他谈话的时候我都忘却了他是一个癌症  相似文献   

19.
对于他来说,"什么事情也不做,美美地睡两天觉"是一种奢望。全团绿化带管理要找他,楼房暖气不热要找他,居民家的水龙头漏水了也要找他,每一次不论大事小事他都尽心尽力,帮助大家解决困难。他就是农二师三十六团社区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王新民。刚到社区服务中心工作,大大小小的事情纷繁复杂。自来水管网都是1988年铺设的,锅炉房设备也是上世纪90年代购进的,均已严重老化。面对  相似文献   

20.
成败之间     
张明华 《政工学刊》2005,(11):32-32
成功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有一套可行的计划,相信自己做得到,并且投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失败的人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认为成功只靠运气,因而做事被动,不肯用心。成功的人是一流的推销员,深谙以友善的方式,让别人乐于配合执行自己的计划与目标。失败的人老是怪罪别人,挑剔的态度令人不敢恭维。成功的人在说话之前会先经过思考,时常赞美别人,对别人的批评则多半是一语带过,甚至只字不提。失败的人正好相反,经常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事后徒有懊悔与难堪,往往容易得罪别人。成功的人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才会表达意见,并且言之有理。失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