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权”、“衡”说开去黄友谊“权”与“衡”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本意是“秤锤”和“秤杆”。《荀子·王霸》云:“权物而秤用。”《汉书·律历志》说得更为具体:“权者,钱、两、斤、钧、石也,所以秤物平施,知轻重也。”古人把秤砣叫做“权”,才有“锤谓之权”的...  相似文献   

2.
传本《孙子》十三篇当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所著录的“《孙子》十六篇”,而非《汉志·兵书略》所著录的“《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三”与“六”之差异,实际是古籍传抄过程中形近而误所致。后人受汉代学术分类所拘,往往先入为主地对联孙子》有了“兵书”之类的判断,故而习惯于在《兵书略》寻找《孙子》,而对著录《诸子略》的《孙子》察之不深。  相似文献   

3.
杨萍 《军事史林》2014,(8):51-52
中国古代汉朝军人之服色的基调为红色。《周礼·司服》汉·郑玄注:“今时伍伯缇衣。”《说文》:“缇,帛丹黄色也。”缇色接近现代的桔红。不仅衣服,头上戴的弁也是以荦末韦即用茜草染成浅红色的皮革制作的,和穿黑衣的文职官吏有明显的区别。汉代军人戴的弁有如后世的搭耳帽,颔下可用缨扎起来。  相似文献   

4.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史,被列入“五经”,其伦理大旨是“道名分”①,“惩恶扬善”。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②,司马迁也有孔子“作《春秋》”③之说。可是近代以来,相继有学者对此说进行考证,多以为孔子作《春秋》的说法缺乏史证,可能是孟子的伪造④。不过,孟子所谓“乱臣贼子惧”却从手段意义上道出了《春秋》的伦理价值。《春秋》被称之为“经”,解释这部“经”的书称之为“传”。《春秋》三传便是解释《春秋》的著作。《春秋左氏传》…  相似文献   

5.
步兵,春秋时期指徒兵或卒,《左传》说:“兴徒兵以攻之”,所谓徒兵,即指步兵。“步兵”一词的正式应用,始见于《六韬》。《六韬·战步》说:“步兵与车骑战奈何?”这是我国军事著作中使用步兵这个术语的开始。判定《六韬》的成书年代,也就  相似文献   

6.
坚卧     
所谓坚卧,是指遇到紧急事变坚定沉着,以稳军心。《孙子兵法·军争篇》说:“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草庐经略·卷九·安众》也说:“剧虏强寇、势若风雷,兵士鲜不恐惧危疑,是不战而有自溃之机矣。为将者苟无术以安此,敌乘势蹙我,斯败坏不可收拾故必处以恬静,示以从容或躬亲不急之务,或矫语不足畏之言,或虚张有可恃之势,或假托鬼神,或巧依于术数虽矫情镇物,事出非真实.所以安之,而使之无恐然后设施  相似文献   

7.
勇武是军人必备的精神和品质,是武德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历代兵家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对军人勇武精神的培育,并提出了许多具有真知灼见的思想和切实可行的方法。《墨子·修身》篇把“勇”作为作战的根本,指出:“君子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焉。”《六韬·虎韬·必出》把“勇”看作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首要因素。对于“勇”在战斗中的作用,吴子在其兵法《励士》篇中指出:“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韩非子·出见泰》篇则作了更进一步的说明:“夫断死与断生者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死也。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十可以对百,百可以对千,…  相似文献   

8.
南方 《云南国防》2001,(2):22-22
2000年4月21日,普京总统批准了新的《俄联邦军事学说》。“军事学说”是俄罗斯所特有的军事术语。它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学说,而是指必须贯彻执行的军事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新《俄联邦军事学说》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军官一词,在我国古籍中,最早见于公元一世纪东汉人班固所著《汉书·百官公卿表》。该书称:“搜粟都尉,武帝军官,不常置”。就是说,“军官”一词在公元前一百多年的汉武帝时就出现了。当时只是把掌管军粮的官员称为“军官”。宋代以后史籍中的“军官”就是泛指武职官员了。如《宋史·官职制》中说,“洪迈欲改三衙军官称谓”;元代将官吏区分为军官和民官两大类,但在职官制度的用语上仍以“文武”相称。  相似文献   

10.
春节溯源     
春节是农历的新年。春,《前汉书·律历志》、《风俗通》诸书的解释为“春蠢也”。“蠢”是昆虫活动的意思,春来虫动,幼苗吐绿,万物兴旺,《公羊传》又注说:“春者,天地开辟之端,养生之道,法象所出,昏斗指东方日春。”春又被神化成为春神东君执  相似文献   

11.
《左传·庄公》中记载: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国遭遇了大水灾,鲁庄公遣使去慰问。宋闵公对来使说:“都是我不好,对上天不诚敬,上天才降下灾难,也让贵国国君担忧了,真是感激不尽。”鲁国大夫臧文仲听到宋阂公的话感慨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勃;桀纣罪人,其亡也乎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城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财富的聚集之处,所以成为争夺的重要目标.城的入口是城门.门一般为木制,闭门后用大木材将门闩住.竖着闩门的叫“植”,横的叫“关”.它们不仅粗硕,还用铁环加固.即《墨子·备城门》所说:“门植关必环锢,以锢金若铁楪之.”如果城门被攻破,则此城势将沦人敌手.因此城门成为敌方攻击的首选,即所谓“犯门斩关”(《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攻打城门也可以简称为“门”,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  相似文献   

13.
领袖、领导与公仆王景堂领袖,本意是指衣服的领和袖。《晋书·魏舒传》载:“魏舒堂堂,人之领袖也。”是说堂堂正正的魏舒,可为人之表率。魏舒其人,少时父母双亡,寄养于外公家,自幼立志显达,后仕晋武帝为司徒。他之所以被誉为“人之领袖”,主要事迹有二,其一是“...  相似文献   

14.
佳作赏析     
《政工学刊》2014,(5):F0002-F0002
钟捷: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大众文化学会理事,李可染画院研究员。 出版著作:《中国美术家大系·钟捷(卷)》、《钟捷意象人物画》、《写意重彩人物画技法》、《白描竹子图》、《名画临摹“苏武牧羊”》、《当代实力画家——钟捷》、《中国画名家作品集·钟捷意象人物》。  相似文献   

15.
《孙子兵法》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战机思想。不战全胜的“胜机”思想、立足不败的“待机”思想、变中求胜的“创机”思想、兵贵神速的“夺机”思想和因情用势的“握机”思想等内容,是《孙子兵法》战机思想的核心与精华。  相似文献   

16.
秦川 《中国民兵》2007,(6):38-38
我是《中国民兵》的老读者,也是名业余作者。那是20世纪80年代,县人武部聘请我任民兵通讯员,部长王盛荣对我热情地说:“我在省军区政治部工作时,知道你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优秀民兵通讯员和业余作者,在1965年参加省军区‘四好连队、五好民兵’的征文活动中,你的诗词《玉楼春·库畔》经画家徐小昆配画后被评为优秀奖。”  相似文献   

17.
县令拉纤羞刺史程伯福据《新唐书·循吏》记载:唐朝时,益昌县令何易于上任不久,其顶头上司刺史崔朴携宾客乘船春游,途经益昌县境时,通知他派民夫去拉纤。何易于接到通知后,一个民夫也没派,而是只身一人前往拉纤。崔朴很吃惊地问:“这是怎么回事?”何易于回答说:...  相似文献   

18.
“史”最早是指一种特定的人。篆文“史”字写作“■”,“■”即右字,指右手。《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这里把“史”从字形结构上作了会意的解释。“记事者也”就是“史”字的本意。“史”原本是神职的人,如祝史、卜史、巫史等,他们都是构通人和神之间关系的一种职官。齐太史记崔杼、晋董狐记赵盾的故事,以秉笔直书为后人所称颂,恐怕同他们的职业性质有关。因为要对神虔诚、负责,就必须作忠实的记载。《孟子》开始,赋予“史”以“史事记载”的内容,但普遍用于表述“史事记载”的则是魏晋以后的事。司马迁写的书,原来没有正式的书名。东汉荀悦(148—209)的《汉纪》卷14中,才把司马迁的书称《史记》。《三国志·王肃传》也称《史记》。《新五代  相似文献   

19.
周波  辛伟 《政工学刊》2013,(4):60-60
《后汉书·马援传》载,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小时候聪颖过人,锋芒初露。他哥哥马况勉励他说:“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希望他不要急于崭露头角,要苦练内功,大器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是说一个高明的木匠不把非成品拿给人看,寓意一个真正的行家是决不肯轻易把粗糙的东西拿来问世的。这种精神,对于青年军人成人成长成才不无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漫话三国时期的砲战马鸿钧在中国古代作战中,是一种借助机械弹力抛掷石块来杀伤敌人的冷兵器,《左传》中写作“”(音kuai),《说文》曰:“,发石车也。”《孙膑兵法》又称为“投机”,《范蠡兵法》则曰“飞石”。此外还有“”(音pao)、“厥”、“霹雳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