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国防》2006,(12):19-21
综合办公室是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在国防动员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国防动员的综合计划、组织协调和文秘服务等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肩负的重大责任,切实加强综合办公室履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国防动员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各项建设全面协调发展。一、立足“统”,努力提高综合办公室的综合计划能力国防动员体系是由人民武装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交通战备、政治动员、信息动员等各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统筹搞好各个系统的建设,将其纳入国防动员整体建设之中,努力解决好国防…  相似文献   

2.
宋菲 《国防》2007,(7):53-55
在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民经济动员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设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与政府应急管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应急功能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3.
张晓雁 《国防》2007,(7):51-53
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既是国防建设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经济建设是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根本依托和基础,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是经济建设在国防动员领域的体现和延伸,两者关联密切、相互牵动.  相似文献   

4.
桂锋  赵福臣 《国防》2002,(1):47-48
加速推进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发展,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需要。省军区作为地方党委的军事机关、地方政府的兵役机关,是军队连接地方的“桥梁”和“纽带”,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认真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动员工作。就当前而言,应重视解决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主动作为,建强经济动员队伍,完善动员力量体系,抓好经济动员演练,在加强动员力量建设上有新思路。要着眼供需矛盾,及时了解动员需求,准确掌握动员潜力,实现供需无缝对接,在完善军地对接机制上有新突破。要主动服务,运用经济手段调节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经济动员部门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激发各方内在需求上有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双扩协同”动员模型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动员常态化的一种模式,其基本构想是:以国防科技工业常备能力为依托,建设武器装备生产紧急扩产能力为扩产环;以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为基础,国民经济动员中心为纽带,民用企业响应为支撑,建立武器装备生产技术扩散能力为扩散环;以军民融合体制为依托,建设具有武器装备生产紧急扩产能力的核心环和具有武器装备生产技术扩散能力的扩展环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实现国防科技工业动员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联动式”国民经济动员机制理论的原初形态是企业“动态联盟”理论,其精神实质是组织核心能力的外部优化组合。“联动式”动员机制是现有的“应战”、“应急”分立的国民经济动员体制框架下的现实制度选择,应通过具体制度的设计得以实现,包括联席会议制度、动员信息共享制度、动员信息通报制度、动员资源联合使用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柳林  秦华  何开绪 《国防》2003,(8):61-61
国民经济动员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坚持“军民兼容、平战结合”的原则,以有限的投入产生国防与经济建设双重效益;另一方面,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要不断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主动革旧推新,保持动员活力。“军民兼容、平战结合”是我国经济动员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是指国家把进行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工作统筹纳入到整个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使国民经济动员准备尽可能做到平时与战时相衔接,军用与民用一体化。“民为军用”是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的共同做法。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认为,未来工业战略必须  相似文献   

9.
初论国民经济应变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民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除注重竞争力之外,还应具备“应战、应急、化解风险”的全方位应变力。国民经济应变力是关系国家安全与发展的重大战略能力,从我国实际出发,建设和提高国民经济应变力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整合已有的应变资源:将国民经济应变力纳入宏观调控体系;将国民经济动员扩充为国民经济应变管理职能;将国民经济动员机制完善为国民经济应变机制。  相似文献   

10.
彭大伦 《国防》2010,(12):23-25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国防动员建设积聚了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与此同时,国防动员建设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形成了自身特色和优势,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日益增强。胡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国防动员作为联结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1.
协调功能:“宁波模式”组织设计的独特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调功能是国民经济动员组织体制的重要功能之一,它制约着国民经济动员其他功能的实现及发展方向。浙江省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形成了“一个协调、三个为主”的“宁波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协调是核心,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行业与企业是协调的对象、是协调作用的平台。“宁波模式”启示我们,做好国民经济动员,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国民经济动员协调功能的重要性;要整体谋划,充分发挥国民经济动员协调功能的作用;要依托行业协会推进行业动员,增强国民经济动员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协调传力  相似文献   

12.
方文平 《国防》2006,(9):16-18
国防动员“双应”一体化建设,是以信息化为主导,有机整合分散的资源、分立的系统,强化国防动员体系战时应战、平时应急双重功能的一项重大任务。近年来,我们按照胡主席“坚持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眼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国防动员“双应”一体化建设进行了研究探索。从实践看,新形势下要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又快又好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统筹规划、科学建设、协调发展的理念,加大“双应”一体化建设力度,使这项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省军区系统履行职责任务的能力和军事斗争的实力,不断提高国防…  相似文献   

13.
马从清 《国防》2003,(12):35-36
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作为联系国家经济建没与国防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只有研究分析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问题与原因,才能找准工作切入点,使国民经济动员建没适应世界军事变革  相似文献   

14.
任民 《国防》2005,(7):15-18
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建设,主要是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保障军事需求、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防患未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能力。一、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发挥国民经济动员的转换功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动员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能力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发展将始终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国民经济动员作为国家平时…  相似文献   

15.
宁波模式:中国国民经济动员建设的重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经济动员建设必须注重动员机构组织架构的“适应性效率”。宁波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充分利用现有政府行政资源和行业资源,改变动员机构的组织架构,建立了以动员机构抓协调,政府部门为主导,行业组织为主线,动员企业为主力的“一协三主”模式,这种组织架构的创新从根本上提升了国民经济动员能力。  相似文献   

16.
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不仅关系国民经济的平战转换能力,而且关系“四化”建设速度的高低和综合国力的强弱。研究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设置,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本文在论述国民经济动员的内涵和体系、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的界说和内涵之后认为,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体制设置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一是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原则。二是平战结合、军政结合原则。三是精干高效原则。依据此原则,我国经济动员管理机构体系,可以按“两性四分支”形式构建。  相似文献   

17.
国防动员是连接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纽带。建立军民融合办公室,设立动员联络员,提高军民融合度,才能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国防动员军民融合,应注重政府职能的回归、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贯彻依法动员理念。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决打好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协调军地同心抗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防动员系统着眼“面向三军、协调军地”的职能使命,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力促军地抗击疫情力量联防联动,形成了军民同心、众志成城的战“疫”合力。跨军地联动,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襄阳请求支援!”“宜昌请求支援!”  相似文献   

19.
曹寅 《国防》2009,(12):13-15
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强调指出:要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良性互动,确保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确保军队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国防动员建设贯彻落实胡主席的这一重要战略思想,必须充分发挥联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军地协调工作,为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与国民经济动员有机融合,是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需要。搞好两者的有机融合,关键在于找准融合点。目前,主要应加强机制和机构的融合、资源配置的融合和功能作用的融合,并建立起军民融合、运行高效的社会化保障体系,军地一体、平战衔接的军事物流体系,寓军于民、快捷灵敏的国民经济动员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